有多少人开始习惯给他们好评了!
沈之维阳
2025-04-22 09:27:12
不知道是年龄大了还是心态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我开始对那些主动索要好评的平台或人主动给出“五星”的好评,并耐心的输入一些夸赞的文字。
有人说这样做是因为现在社会戾气太重,给好评会免去很多麻烦。
这么说也没错,但让我心态产生变化的并不是这个原因。
1.
先聊聊【评价】这个功能吧。
它最初出随着电子商务平台诞生,功能上线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给出商家最真实的评价,并给予其他消费者一定的参考,其中包括商家的服务态度、产品的质量等问题。
作为消费者,早已经习惯在购物之前查看评论,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值得肯定的信息,并愿意支付费用。
最初这一功能的确让消费者受益,然而刷好评的出现,让这一功能成了鸡肋。
消费者查看评价为得是“审核”商家和商品的品质,因此一部分人在【评价】系统中挖掘出了利益点。商家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愿意支付费用让商铺的商品“好评无数”。
比如说,一部分商家在符合电商平台规则的前提下,推出给好评返现金的营销手段;以及直接在邮寄商品时,将扫码返现单子一起邮寄给客户。
这一举措的确提高了商品的好评度,但提升并不明显。
而电商平台规则之外,一些人通过组织大量虚假账号或者利用代码程序模拟真实用户,按照设定好的模板和话术,在特定的平台或者商品给出高分好评,将商家以及商品营造出一种广受好评和非常优质的假象。
商家只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就能够达到想要的效果。虽然电商平台严禁刷评价,但因为【好用】仍然屡禁不止。
因为如此,我们开始吝啬给予好评,对于商家的请求也变得漠不关心,觉得这些都与自己无关,这种心态同时也延伸到现实社会中。
2.
如今社会上有三大行业被称之为“中年人的就业归途”,分别是网约车、外卖员以及快递员。
这三大行业都有一些共同点,都是通过线上接单、线下服务的模式,对社会的经济和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最主要的便是解决了当下社会大量的就业问题,同时也成了千万家庭的经济支柱。
可这三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却因为【评价】而被称为“社会底层人”,理由很简单:以前的评价是本书,翻开看就能懂;现在的评价是鱼刺,让从业者如鲠在喉。
比如当我们在外卖平台确认订单时总会弹出评价的界面,在滴滴打车结束行程的时候也会弹出“为司机打分”的提醒,这个评分对我们来说无足轻重,只不过是表达态度的一种方式,但对于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而言,却能够直接影响他们的收入。
一位美团骑手每天要完成一定的单量才能够保得住5000元的底薪,而在他们的收入构成中但凡出现一个差评,那么平台就会对他们进行罚款。为了保住经济,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会“低声下气”的“求好评”,并对客户的无端指责、谩骂等,开始“忍气吞声”。
另外,【评价】在网约车中的普及会直接影响到司机的运营,如果服务分低于某个分数,司机就会失去优质订单。这种原本服务于消费者的【好评】系统,因此成为倒逼商家的“好评经济”,也成为了行业“优胜劣汰”的唯一原则。
3.
一个评价可以延伸到改变一个人的事业发展甚至是人生,你敢相信吗?
也因为如此,我的心态产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的并不是因为一个评价会对他们的人生有多大的改变,而是因为没准哪一天【我】也会成为【他们】。
这里有一项数据。
2016年大众点评的调研显示,78%的用户认为主动写好评是"矫情做作"。但到了2023年,54%的用户会在获得基础服务后主动给出好评。这种转变似乎正在改变我们。
以前觉得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凭什么要好评,如今却完成确认之后,主动给出好的评价。
在经济下滑,消费降级的今天,打工牛马拥有一份工作已经非常不易。如果哪天被裁掉了,你会不会选择网约车、外卖、快递员这样的职业?如果是,那就不要吝啬对他们的好评;如果不是,换位思考一下,一个好评对他们有多重要。
这种心态的转变,正应了那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