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外卖小哥成为“正规军”,美团众包模式将面临“崩溃”!

沈之维阳 2025-04-26 19:37:28

如何的外卖行业打的火热,网络上出现两极分化的评论观点,大部分人认为刘强东的京东秒送入局外卖行业是怀着大义而来,以刘强东的人品,他入局外卖领域不单单是“看不惯”,还有京东的未来。另一部分人则在网络上不断指责美团王兴的战略布局和人品,很多话骂得都很难听。

说真的,美团能够持续经营十几年,将当初的对手打出局,也将依靠阿里的饿了么远远的抛在身后,在外卖领域的商业能力无人出其右。

然而,如今京东入局外卖行业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2025年,京东宣布以“品质外卖”和“全年免佣金”杀入即时配送战场时,此时,很多人并不知道京东为何如何急迫的与美团“正面开战”?要说理由,用一句话:“你不该惹我”!

在电子商务商品领域,京东曾与淘宝、拼多多、唯品会等电子商务平台竞争,京东依靠自配物流以及全国各地的商品仓,能够实现次日达配送的能力。这些是其他电子商务平台不具备的。

然而,美团作为外卖领域,曾经只是餐饮行业,如今却将商品加入了APP当中,直接模糊了电子商务和餐品外卖的界限,这也意味着美团早早的将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看成对手,而且以来本地配送的优势,成功的对那些电子商务公司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刘强东早早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且早年也布局本地京东超市但效果甚微,造成如今的在“正面开战”的局势似乎是不得不为。

于是很多人都在讨论:这场巨头外卖领域的竞争,究竟谁能成为王者?

有人看好美团,也有人看到京东,但在我看来,美团开始配送商品是对京东的“釜底抽薪”,而京东此时“拉拢”外卖小哥,五险一金、夫妻入职京东等等福利,对于美团而言同样是一招“釜底抽薪”。

此时结果只有一个:美团的众包模式将面临崩溃。

美团的外卖帝国是建立在两个关键支点上:

一是覆盖全国的数百万商家资源,二是由千万骑手构成的庞大运力网络。

然而,这千万骑手中,有超过80%是“众包骑手”,他们不属于美团员工,而是通过外包公司与平台松散绑定。这种模式的本质,是将劳动力成本和法律风险转嫁给第三方,而平台只需通过算法不断“优化”配送效率即可。

而京东的入场,正在却试图打破这种“算法压榨”的恶性循环。

让外卖小哥成为“正规军”,给予五险一金等多项福利待遇,此时就会形成一种以京东秒送“正规军”对抗美团外卖“游击队”的局面。同时,京东宣布与10万名全职骑手签订劳动合同,并提供五险一金,直接对标其快递员管理体系。而当京东秒送进一步“蚕食”美团众包小哥的时候,美团引以为傲的千万骑手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美团众包崩溃将是早晚的事儿。

可能很多人听说过众包,但对众包到底是什么仍然不清楚。

其实美团众包的核心优势在于“轻资产”:通过外包公司管理骑手,平台无需承担社保、工伤等成本,仅需支付每单配送费。这种模式使其在2018-2023年间快速扩张,日均订单量突破5000万单,市占率高达70%。

然而,代价同样惨重,同时众包也将成为美团的软肋。如劳动权益的保障问题, 骑手与平台无直接劳动关系,意外事故责任由外包公司和商业保险承担,平台得以规避法律风险。

与美团轻资产不同,京东则一条截然不同的“重资产”模式。这种“重模式”短期内也许难见盈利,但却符合刘强东一贯的作风,那就是“慢启动”——前期投入越大,后期爆发力越强。

此时,京东的“正规军”策略,正在猛戳美团的“众包”的软肋。

若美团效仿京东为骑手缴纳社保,每年成本可能增加超200亿元,直接冲击其利润率。 此时的美团似乎正在抓紧技术升级,加速无人配送的研发,试图用无人机和机器人替代部分骑手,但技术成熟度仍需时间验证。

而在这场巨头的“竞争”中,那些众包公司面临着生死抉择。

未来的外卖行业,属于那些愿意下“笨功夫”的企业——无论是京东的全职骑手,还是美团的技术革新,唯有扎根于长期价值,才能在“慢启动”后迎来爆发。

0 阅读:0
沈之维阳

沈之维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