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不排寒,秋冬疾病缠!

鸿朗说健康 2024-08-03 12:52:37

三伏天,气候炎热至极,万物生长旺盛,人体气血趋向体表,从而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

所以此时应顺应气候,加大外在的阳气,去化解内伏(尤其是三伏主位:肺部)的积寒、积湿。

三伏天时而烈日炎炎,气温奇高,时而雷雨阵阵,上蒸下煮。

再加上天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易伤津耗气、损及心血,稍不注意就会给各种邪气可乘之机。

人体若被暑、热、湿、寒等邪气一齐入侵,轻则让人感到不舒服,重则大病小痛不断,给秋冬的身体埋下病根。

一般来说,大家对暑邪、热邪、湿邪比较忌惮,会想尽办法消暑、清热、祛湿,但对于大热天也会存在的寒邪,不少人不够重视。

可是如果一整个夏天都没有防寒、排寒的意识和行动,后果将不堪设想,具体来说——

三伏不排寒,秋冬疾病缠。夏天阳气生发,人体阳气盛于外,体内相对虚寒。而且很多人夏天贪凉,恨不得24小时待在空调房,时不时就冲个冷水澡,整天生冷瓜果、冷食冷饮不离口。

如此一来,体内寒气会越来越重,其中脾胃尤易羸弱,这也是夏季肠胃病多发的原因之一。

等到了秋冬寒冷时,寒邪当道,脾胃顽疾更容易复发。俗话说的“三伏不排寒,秋冬疾病缠”,正是这个道理。

因此,当下大家最该做的,除了改正以上提及的不良的生活习惯,还要驱散体内阴寒,储备阳气,万不能任由阳气一天天耗散。

《传家宝》里记载:「夏三伏极热时,汗要多出,则周身所染风寒湿气,由汗而出,可保一年无病。」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方式,在最热的时节适当多出汗确实有利于身体健康。出汗能够调动全身器官,改善循环,有助于排出体内的风寒湿气,让身体更清爽健康。反之,如果任由寒湿在体内积累,可能引起身体问题

比排寒更重要的是:别受风!聪明的你可能就会问了:身体里这纠缠不休的寒气,究竟是怎么进来的呢?

《黄帝内经》就说了:「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所以,身体还是很厉害的,只要「不得虚」,外在的风雨寒热并不能伤到你。

那么,「不得虚」是啥意思?邪为啥会伤到你呢?

接下来就内经就解释了:「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虚有两种:外有虚邪之风,内有身形之虚,内外夹攻之下,身体就中招了。

重点来了!中伏期间,尤其容易「两虚相得」,病邪伤人!

一年之中,热在三伏;三伏之中,中伏最盛。这9天里,阳气外张,腠理开泄,身体就像城门大开,体内的垃圾毒素确实是容易排掉,但一不小心,外界的风雨寒热也会轻易入侵。

务必要注意的是立秋节气。内经认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大节气交接当天,是「太一移宫」的日子,如果出现5级以上大风天气,是务必要躲避的。

所以古人在这八个重大的节气里,都是全国放假,官员也不早朝,就是为了避这虚邪贼风。如果没大事儿,我们最好也待在室内吧,不得不外出的话,记得穿上风衣护着点儿。

在最后的黄金季节,重点帮助身体排这3种寒气。

一排肺寒

如今已是秋天,秋养肺,更要排肺寒。正所谓,三伏不排肺寒,秋冬必有痰,正如《黄帝内经》讲:“夏受寒湿,气不得泄,秋则咳虐”。

经历一夏的空调冷饮,我们身体本该散发出去的火不得宣泄,汗也难以排出,积在身体中,成了湿和寒,夏季乃至三伏期间,阳气足,体内寒湿重并不会马上发作出来,但是入秋后,越往后,我们越容易咳嗽,这就是阳气渐退,寒邪开始作怪。

如果往年我们也有这样的情况,那就抓住末伏的尾巴,借助旺盛的阳气,把肺里的陈寒排出去。

二排肾寒

有句话叫万病从寒起,其中最根源就在于肾寒。很多人早上起床,都都如厕的习惯,但是总是觉得排不净,平时还容易腰酸腰痛,明明没做什么事情,总是很累,没精神,一直想睡觉,性格也越来越急躁,这种情况,大多和肾寒有关。

肾是先天之本,肾藏精,肾寒的表现就是全身怕冷,不光手脚凉,小腹腰部也凉,腰痛腰酸,身上正气不足,我们就容易乏力疲惫。肾关系到我们的生长发育,随着年纪增长,肾气越来越弱,很容易肾寒,《黄帝内经》中说:“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人至五旬以后,渐趋耳不聪目不明,正是与肾中精气渐衰有关。

三排脾胃寒

夏季我们吃冷饮,凉菜,瓜果都比较多,脾胃都会积累一定的寒气,如果不趁着末伏时候排出去,很容易到了秋冬,脾胃出现不适,手脚冰凉,气色差,拉低脾胃的运化能力,甚至影响我们后面的补冬。

脾胃虚寒,可以吃生姜,生姜是温热性的,暖胃驱寒,还有降逆止呕的效果,若是脾胃的阴寒过重,我们还可以用辛热性更强的干姜,温脾胃之阳。

姜驱寒的功效自古就被人们熟知,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经常跋山涉水,要知道在旅途中生病是件很危险的事儿,徐霞客的行囊中,必备的一件东西就是姜,每天早上他都会嚼生姜,促进身体阳气的升发,而且在野外露营,寒湿重,吃姜也能抵挡住这股寒湿,为身体护住正气,把受到的寒气湿气都排出去。

0 阅读:3

鸿朗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