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乩仙对下联
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最爱吟诗作对,时常和朋友一起喝酒吟诗,以此为乐。古人喜欢请乩,唐伯虎与好朋友在一起时,也时常玩请乩的游戏,文人雅趣,他们请来乩仙参与其中,吟诗作乐,别有一番趣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a6968b37b0dfdccfc70a4fd556e5c77.jpg)
这天,唐伯虎与几个文友相聚,又请来乩仙对对子。唐伯虎说了上联:“雪消狮子瘦”,几个人对了几个下联,都不太满意,于是唐伯虎便请乩仙来对。不一会儿,乩仙就对出了下联,写在众人面前:“月满兔儿肥。”众人都觉得乩仙对得很工整巧妙,齐声称赞。
众人继续对对联,有人想出了一个上联:“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一时又难住了众人。于是大家又请乩仙来对这个上联,乩仙写道:“五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文友中有一位名叫黄暐,后来担任过刑部郎中,他想出了一个十分奇巧的上联:“羊脂白玉天”,众人都很好奇,不知道乩仙会对出什么下联。大家都盯着乩仙写字的笔,很快乩仙的笔动了起来,写下一行字:“这个下联,会从丁家巷一个农夫嘴里说出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8df682be481cace7c0275ac80ed6c3c.jpg)
黄暐觉得半信半疑,他自己对不出下联,却也不相信一个农夫能对出下联。第二天,他亲自去了丁家巷,想看看乩仙所说的是否灵验。黄暐来到田间,见一位老农正在田间锄地,黄暐见田间土色发黄,与平常的田地不一样,便好奇地问老农:“这田里是什么土?”老家抬头答道:“你们读书人当然不认识,这种土叫鳝血黄泥土。”“鳝血黄泥土?”黄暐重复着这五个字,心中很是惊异:“这岂不是羊脂白玉天的绝佳下联吗?”
黄暐回去之后,将遇到老家的事说给众人听,大家觉得原来那乩仙游戏果然神奇,或许真的是仙人降临。
二、童言成真
殷士儋,是明代山东历城人,嘉靖年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在翰林院中担任编修。这一年他奉命在内书堂担任教读,教一群官员家的孩子读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ada1ab645cd5032a9cd9e53aa83b011.jpg)
有一天,殷士儋要去上厕所,他将帽子和腰间的银质腰带解下来,放在书桌上,转身离开了。那群学士见老师走了,顿时顽皮起来,教堂里纷乱起来。有一个学生名叫姜淮,他胆子最大,来到书案前,将殷士儋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顺手又拿起殷士儋的腰带,系在自己身上,然后学着老师的样子,大摇大摆地在教室里踱着步子,学生们见状都哈哈大笑。
殷士儋上完厕所,听到教室中哄乱,便快步走回教室。姜淮还在学着老师,突然见殷士儋来到面前,吓得手忙脚乱,他连忙将头上的帽子和身上的腰带解下来,可是慌乱之下,一不小心将殷士儋的腰带给弄断了。
姜淮人小鬼大,知道自己惹祸了,他怕殷士儋会责罚他,不等殷士儋发作,便扑通一声跪在老师面前,说道:“学生知错了,请先生免责,以后我拿玉带来赔偿先生。”姜淮的原意是他爷爷那里有玉带,他可以请求爷爷拿出来赔偿给殷士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ba5917f260fec34668307585ec99e47.jpg)
殷士儋听了,满脸喜色:小孩子的话,意味着他以后可以登阁拜相,蟒袍玉带加身。他于是让姜淮站起来,也没有再责罚他。
隆庆年间,殷士儋果然升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生,人称“殷阁老”。小孩子当初道歉时所说的一句话,竟然童言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