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相术奇人故事系列(三)——官场相师杨大年

智者聊过去 2024-03-14 15:31:26

一、官场相师杨大年

宋代崇尚相术,许多官场的名人,本身也精通相术,善于识人。据说宋代宰相钱若水早年就有过奇遇,遇异人传授相术,相术高超。钱若水把他的这手绝技又传给了杨大年,所以官场上钱若水和杨大年都是难得一见的相术高手。

杨大年在翰林院供职时,同在翰林院里还有一位官员名叫章得象。杨大年就预言章得象将来一定能官至宰相,在官场上比自己走得更远。后来章得象果然成为北宋名相,被封为郇国公。杨大年又认识了著作佐张士逊,他觉得张士逊有宰相之才,就大力推荐他,后来张士逊果然发迹。同乡人吴侍问,曾经拜杨大年为老师,杨大年对他另眼相看,对他的其他学生说:“你们千万不要小看小吴,将来有朝一日他能登上高位,而且还能长寿。”后来的事实,果然印证了他的话。

扬州人仲简,少习明经,可是家中贫寒,只能到杨大年府上做了一个佣人,帮着抄抄文件什么的。杨大年偶然之际见到了仲简,当时就被他的面相惊住了,他将仲简叫到面前,说道:“你将来一定会进士及第,官居要职。”于是杨大年教仲简诗词歌赋,天禧年间,仲简参加进士考试,一举考中第一甲(前三名),后来官至天章阁侍制。

宋代著名学者谢希深,没中举之前,曾经写过一份拜帖,求见杨大年,请杨大年指点他的诗文。杨大年读到谢希深写的句子:“曳铃其空,上念无君子者;解组不顾,公其如苍生何?”赞叹不已,将这四句话抄写在自己用的折扇上,点评说:“此文中虎也。”谢希深因此名闻京师,后来谢希深经常去杨大年府中,每次去时,杨大年都高高兴兴地将他请进府中,等谢希深走的时候,杨大年时常叹息不已。杨大年的学生郑天休觉得奇怪,就问杨大年为什么叹息,杨大年看着谢希深的背影,说道:“此子官亦清要,但年不及中寿尔。”后来谢希深官至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去世的时候只有四十六岁,果然如杨大年所言。

二、张尧封骨贵

北宋时期,南京有一个读书人,名叫张尧封,早年的时候屡试不第,家里也是贫苦。可是有一个相师看到他的面相,却十分惊奇:“看你这面相,其实很一般,将来不过能在官府中当个幕僚。但是你的骨相却十分金贵,将来一定能被封王。”众人都觉得不太可能,认为相师只是在胡说八道。

若干年后,张尧封终于考中了进士,但是却没有做官,一直在官府中做幕僚,直至去世。然后让人没想到的是,他的女儿却有机会进了皇宫,深得仁宗皇帝的宠爱,被封为温成皇后。尽管有许多大臣反对,宋仁宗还是对温成皇后的家人大加封赏,已经死去的张尧封被追封为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后来又封他为清河郡王。直到这时,人们才领悟过来:原来当年相师所言果然没有错。

三、张永德早识明主

张永德是后周的驸马都尉,他娶的是郭威的四女儿郭安公主,郭威称帝后,他被封驸马都尉,很受重视。郭威死后,柴荣继位,对张永德也很是赏识,提拔他担任殿前都点检。只是后来,也不知道从哪里传出“点检做天子”的预言,柴荣对张永德有了防备之心,将他免职,任命自己的好兄弟赵匡胤接替张永德的职务。

张永德为人仗义轻财,乐善好施,喜欢结交那些相师术士。有一次,张永德与相师谈论天下大事,感叹天下纷争,兵戈不断,那位相师说道:“快了,真正的明主已经出现了,不久之后就会天下太平。”

张永德听了十分好奇:“谁是真正的明主?”相师却似乎不愿意明说,左顾而言他地答道:“天意所兆,安能识诸?”张永德再三探问,相师这才说道:“有一件事可以验证,您如果看到面部呈紫黑色,属相是猪,在战场上英勇善战,杀伐果断的人,一定要善待于他。”

张永德牢记相师的话,暗中寻找符合相师所说这些特征的人。后来赵匡胤在柴荣身边屡立功劳,官职地位不断提高,张永德觉得赵匡胤的外貌正好符合相师所说,他又打听赵匡胤的年龄,果然是亥年出生,于是他认定赵匡胤就是相师所说的明主,他感叹相师所言灵验,同时有意接近赵匡胤,听从赵匡胤的命令,凡有古玩珍宝之类的好东西,都先送给赵匡胤挑选。

后来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了宋太祖,论及旧恩,自然对张永德封赏有加。张永德也对宋太祖忠心耿耿,直到宋真宗时候,依然得到重用。张永德直活到七十三岁时,死后还被追封为中书令,他的子孙依然享受皇帝的恩宠。

0 阅读:2
智者聊过去

智者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