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时光
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老公的妹妹从小在家备受宠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凡事只顾自己,从不在意他人感受。
去年春节,她没买到回家的车票,理所当然地蹭了我们的车。可一路上花了三千多块,她竟一分不出,实在让人心寒。
今年,她又开口要蹭车。我想了想,决定这一次,不再由着她了……
我曾为故事会、意林杂志撰稿多年,专业创作扣人心弦的作品!想体验更多类似的精彩故事?点击头像进主页,发掘更多让心灵共鸣的创作!这篇文如果您觉得可以,别忘了----收藏点赞关注----

春节回家的前几天,我正在卧室里整理行李,衣服、年货、礼品堆得满床都是。老公在客厅检查车上的备用物品,不时喊几声:“带上爸妈爱吃的腊肠了吗?”“车载充电器放哪儿了?”
我正忙得焦头烂额,手机忽然响了。
屏幕上跳出三个字——陈然。
我皱了皱眉,接起电话。

“嫂子,我买不到车票了,你们能不能带上我一起回去?”电话那头,陈然的声音一如既往地理直气壮。
“买不到票?”我一边单手折叠衣服,一边随口问,“这么早就没票了?”
“是啊,我前两天忙着和朋友聚会,想着今天再买,结果一查,票全没了!”她叹了口气,语气有些无奈,但又带着一丝理所当然的意味,“反正你们也开车回去,顺路带上我呗!”

顺路?七八个小时的长途驾驶,带个人可不是顺不顺路的问题。
我扫了一眼卧室角落里堆得高高的行李箱,心里犯起了嘀咕。我们每次回老家都恨不得把整个家都搬回去,后备箱里早已塞满了年货,后座也是我们夫妻俩轮流休息的地方,多一个人,意味着旅途的舒适度直线下降。
更重要的是——陈然这个人,实在是太不让人省心了。她从小被家里宠着长大,凡事只顾自己,没什么分寸感。小时候可以说是天真,长大了还是这副德性,就纯粹是被家里惯坏了。以往我们相处就有诸多不愉快,更别提长途同行了。

我正琢磨着怎么拒绝,就听见老公从客厅走进来,见我拿着手机,随口问:“谁啊?”
“你妹,她说买不到票了,让我们捎上她。”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淡。
老公眉头皱了一下,看向我:“顺路,带上呗。”
“可后备箱已经装满了,后座也……”我还想解释。

“再挤挤不就行了?”老公笑了笑,伸手拍了拍我的肩,“就一路的事,咱们一家人,没那么多讲究。”
我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咽下了想说的话。
算了,反正就这一次吧,忍忍就过去了。
然而,我却没想到,这次的忍让,换来的会是一场让我彻底寒心的旅途。

出发那天一大早,我和老公把行李一件件搬到车上,后备箱被塞得满满当当,甚至连后座的脚下空间都放了几袋年货。陈然姗姗来迟,背着个小小的单肩包,手里拎着一杯咖啡,一副轻松惬意的模样。
“哎呀,昨晚和朋友聚会,睡得太晚了,今天差点起不来。”她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随即看了一眼车里的情况,皱了皱眉,“哥,我坐哪儿啊?”
我正在调后视镜,听到这话,忍不住挑了挑眉——这话问得倒是理直气壮,难道她以为我们还得特意给她腾个贵宾座不成?

“挤一挤吧。”老公拍了拍副驾驶的座椅,“你坐这儿。”
“这才对嘛。”陈然笑嘻嘻地坐了上去,完全没看见我脸上隐隐的不悦。
车子缓缓驶上高速,正值春运高峰,路况比往年更堵。不到两个小时,车队已经在高速上排成了长龙,前方红色的刹车灯一眼望不到头。我盯着前方,手握着方向盘,眉头微皱——长途开车本来就累,现在还这么堵,心情更烦躁了几分。

陈然却一点不受影响,戴着耳机刷短视频,偶尔还发出笑声,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嫂子,什么时候能到啊?”她忽然摘下耳机,打了个哈欠。
“看堵车情况吧。”我语气不太热情。
“唉,真麻烦。”她撅了撅嘴,“早知道应该早点买票了。”

我没接话,心里却翻了个白眼——你早买票不就没这么多事了?
到了服务区,老公提议休息一下,我正好也想去洗手间,就停了车。
刚进便利店,我打算买两瓶水,回头却发现陈然已经推着购物篮在货架间穿梭,随手抓起东西往篮子里扔。我扫了一眼,都是些进口零食、瓶装饮料、护手霜,甚至还有两支口红。

“嫂子,你要不要吃这个?”她拿起一袋进口坚果在我眼前晃了晃,“这个超好吃的!”
“不用了。”我冷冷回绝。
她耸耸肩,继续往篮子里加东西,最后来到收银台,把篮子往柜台上一放,转头对我老公撒娇:“哥,你结账吧。”
我眉头一皱,看向老公——他竟然真的没说什么,掏出手机就扫码付款了。

“谢谢哥!”陈然笑嘻嘻地拎起袋子,转身往车的方向走去,理所当然得好像刚才只是点了一份家常便饭。
我顿时觉得一股无名火直冲脑门,强压着不满,低声对老公说:“她买自己的东西,凭什么让你结账?”
“就点零食,多少钱啊。”老公的语气有些不耐烦,“她一个小姑娘,花点钱怎么了?”
我冷笑了一声,不再说话,但心里的怒气已经积攒到了极点。

回到车上后,陈然撕开一包零食,开始吃得津津有味,甚至还把副驾驶的椅背往后调,舒服地靠了上去,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多让人厌烦。
“嫂子,你要不要吃点?”她递过来一包巧克力,语气倒是很大方。
“不用了。”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些。
陈然耸耸肩,继续自顾自地吃着。

车子终于开回了老家,我长长地舒了口气,仿佛逃出了一场噩梦。
但噩梦还没结束。
回到家后,我清点了一下这趟旅程的花费——油费、过路费、服务区买东西的钱、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支出,总共加起来三千多块,全部都是我和老公出的。
陈然呢?不但一分钱没出,还心安理得地蹭吃蹭喝,丝毫没有要承担哪怕一点费用的意思。

我忍无可忍,终于和老公吵了起来。
“你惯着她惯到什么时候?她都工作了,凭什么让你替她买单?”
老公皱着眉:“她是我妹妹,我不照顾她,谁照顾?”

“她是你妹妹,不是你女儿!她都成年了,凭什么你得替她养着?”我气得声音都拔高了,“难道你没发现,她从来没觉得你为她付出是理所当然吗?”
老公被我吼得愣了一下,沉默地抽了口烟,没有反驳,也没有承认。
我冷笑着看了他一眼,心里已经下定决心——下一次,我绝不惯着她。

春节前夕,天气骤冷,窗外的风呼呼作响,吹得阳台上的风铃叮当作响。我坐在沙发上,一边刷着手机,一边盘算着今年回老家的行程安排。
正当我思索着该买点什么年货时,手机震动了一下。陈然:嫂子,今年回家还能带上我吗?
我盯着这条消息,嘴角忍不住勾起一丝冷笑。果然,她又来了。

回想起去年一路上的遭遇,我的心里泛起一阵厌烦。蹭吃蹭喝不说,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态度,最后连句“谢谢”都没有,简直把我们当成了免费司机和提款机。今年,她又是没买票,又是想让我“顺便”带她回去?
但今年,我不会再惯着她了。
我放下手机,端起桌上的热茶,慢悠悠地喝了一口,随后点开微信,毫不犹豫地打下一行字:“不好意思,今年车里坐不下。”我盯着那句话看了几秒,然后按下发送键。信息刚发出去,心里就仿佛松了一口气,甚至还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痛快感。

过了一会儿,手机再次震动,我点开一看,果然是陈然的回复——“哦,那算了。”仅仅四个字,没有抱怨,也没有再继续纠缠。我有些意外,本以为她会像往年一样撒娇耍赖,或者直接找我老公哭诉,没想到她竟然这样干脆。
“谁的消息?”老公从房间里走出来,顺手拿起茶几上的水杯喝了一口。
“你妹。”我淡淡地说,“她问我们要不要带她回去,我拒绝了。”

老公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我会这么直接。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闭上了嘴,沉默了几秒钟后,低声问:“她没说什么?”
“没有,就回了句‘哦,那算了’。”
老公抿了抿嘴,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身去厨房倒水。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有些复杂。去年我和他大吵了一架,他一向宠着陈然,却也许是因为那次的争吵,心里多少有了点变化。如今我拒绝带陈然,他虽然惊讶,却没有像去年那样固执地维护她,甚至没有再劝我改主意。

看来,他也在慢慢接受一个事实——他的妹妹,早该学会自己承担责任了。
晚上,婆婆打来电话,和我寒暄了几句后,语气温和地问道:“小然今年是不是又跟你们一起回家呀?”果然,陈然自己不闹,婆婆还是来了。
“妈,她今年没提前买票,我跟她说车里坐不下,就没带她。”我语气平静地解释道。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随即婆婆笑了笑:“那她自己想办法吧,都这么大的人了,总不能事事靠你们。”

听到这话,我有些惊讶——我原以为婆婆会劝我带上陈然,没想到她竟然没说什么。
挂了电话后,我心里竟然有些释然。原来,不是所有人都期待我无条件地包容她,更多时候,是我自己不懂得拒绝。这一天晚上,我睡得格外安稳。

春节当天,我们一家开车出发回老家。
高速上依旧车水马龙,但相比去年,今年的旅程格外轻松。没有人在副驾驶上乱动座椅,没有人在服务区里大包小包地买东西让我付钱,也没有人在一路上抱怨“怎么还没到”。
我和老公轮流开车,偶尔聊几句轻松的话题,车里氛围难得地融洽而安静。

到家后,吃完年夜饭,公公婆婆高兴地和我们聊天,陈然倒是没出现,一问才知道,她自己买了票,比我们早一天回来。
我忍不住笑了笑——看来,她并不是买不到票,而是习惯了让别人为她安排好一切。这一次,她学会了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我想,这就是成长吧。
而我也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有些人之所以一直不懂事,是因为有人一直在惯着她。

但今年,我不惯着她了,也不惯着任何不懂珍惜的人。
我认为不能一直溺爱自己的晚辈!大家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