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心悸的四种原因,教你从脾胃上辨证改善,超详细解读

冯华养身体 2024-04-14 08:31:14

心悸是一种常见病,患者能明显感到心跳不适,惊慌不安,还会伴有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我们的工作与生活,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改善这种情况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心悸产生的根源,我们的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上可滋心肺,下可泽肝肾。而心之气由脾胃化生,所以脾胃一病必会影响到心,如果出现了心悸的症状,脾胃也大概率不会好。今天呢,我就来跟大家分享下如何从脾胃上辨证改善心悸:

1、脾胃阳虚,心阳化生不足,心神失养而致心悸

若脾胃虚弱不能升发阳气,可致心阳化生不足,心阳亏虚,心神失于濡养,则见心悸不宁。津液与脾胃一体,脾胃化生津液,津液滋养脾胃,津液不足,则脾胃亏虚,运化无力,甚者可见水饮内停,上犯于心,故欲实心阳,当先调脾胃。

此类心悸可参考桂枝甘草汤,助心阳,补脾胃。方中桂枝辛甘温入心经,通心脉温心阳,补益中焦脾胃;炙甘草补脾益气,以助生化之源;二药合用辛甘化阳,补中气,养气血,温通心脉。脾胃得补,心阳得复,水饮得祛,心神可安。

2、脾胃亏虚,痰饮内停,上凌于心而致心悸

脾为生痰之源,痰饮内生会伤到脾胃,脾胃虚弱,化湿无力,则聚为痰饮,停滞心下。痰饮属水为阴邪,心属火主阳,火畏水刑,水饮凌心,则见心悸不安。

此类心悸可参考茯苓甘草汤,健脾益胃,温化痰饮,以振心阳。方中茯苓甘淡入脾,可淡渗水湿,生姜用量独重主入胃经,可温散水饮,二药与甘草合用可补益中气,防水饮再生;桂枝、甘草既可温振中焦阳气,又可补心阳。

3、阳明积热,循经上犯,内扰心神而致心悸

阳明胃经上通于心,阳明胃肠燥热,可循胃经上扰于心,出现心悸、心烦、大便干、谵语等症。治宜清降中焦,以泻心火,安神定志,火降热清则心悸可平。

若见大便干、谵语者可参考小承气汤,方中大黄清热泻下,枳实、厚朴消胀除满、行气导滞,功以导滞泄热;若仅见心烦者,可用调胃承气汤,方中大黄苦寒泄热通下,芒硝咸寒润下,炙甘草顾护胃气。

4、中焦升降异常,气机郁滞,上扰于心而致心悸

脾胃为脏腑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脾气升则肾肝之气皆升,胃气降则心肺之气皆降。若中焦脾胃虚弱,升降失常,则会影响其他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致气机不利,热郁于内,上扰心神就会导致心悸。治宜宣畅中焦,清解郁热,以清心神。

可参考四逆散、小柴胡去黄芩加茯苓汤。四逆散可调土疏木,和解枢机,宣布阳气。小柴胡去黄芩加茯苓汤,方中柴胡疏泄气机,引邪外出;半夏、人参、甘草补益中焦脾胃,助柴胡祛除外邪,半夏祛痰降逆止呕;黄芩去苦寒,茯苓增强利水之功。诸药合用,补益脾胃,调畅气机,令三焦枢机畅达,而无郁热内扰。

0 阅读:6

冯华养身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