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锡盟和对情况的了解——关于锡盟工作的回忆(1)
云世英 潮洛蒙
按:为搜集锡盟解放战争时期的史料,今年六月,由盟史编委副主任包明德同志等专程前往呼和浩特,对最早来锡盟开辟工作的老同志作了访问。这些老同志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讲述了亲历的斗争经过,对我们采编盟史工作予以很大的支持和帮助。这批回忆材料,是从现成书本上查不到的珍贵史料,我们现以访问录形式整理选刊。同时为了方便读者,整理时加了若干小插题。
——整理者
六月十八上午,我们访问了自治区党委书记云世英和宣传部长潮洛蒙同志,请他们给谈一谈抗日战争胜利后到锡盟开辟工作的情况。两位同志用半天的时间,将解放战争时期我党领导锡盟人民开展民主建政、反霸、剿匪以及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斗争经历,为我们作了详细、生动的讲述:
潮洛蒙同志开始介绍说:
我们是在一九四六年的春天,到的锡林浩特——过去叫贝子庙。察盟盟政权建立以后,有我、有老云——云世英同志,带了十几个人,(云世英同志补充说:我记得十六个人。)由察盟明安旗的女子部出发,那时候没有什么马,是坐牛车去的。
锡盟在那以前没有过咱们的工作,是一块“处女地”。也就是我们这十几个人上去以后,才开始开展革命工作和有了党的组织。那个时候锡盟共有十个旗,即:东乌、西乌、东浩齐特、西浩齐特、东阿巴嘎纳尔、西阿巴嘎纳尔、东阿巴嘎、西阿巴嘎、东苏尼特和西苏尼特。
共计有五万左右人,其中蒙古族占多数,汉族比例很小,只是在贝子庙东商、西商有点汉族买卖,一些旗所在地有点小手工业者、旅蒙商。那时锡盟还是很典型、很标准的封建王公制度(云世英同志:而且还有奴隶性质)。
有“王”、有“公”、有“贝勒”、“贝子”,下面就是图萨拉克其、梅林、扎兰等等,政权组织完全是封建王公制度的一套。我们从蓝旗、明安旗穿过了沙漠,正是东阿巴嘎旗王补得巴拉管辖的地方。
到了这个旗境就发现:补得巴拉的父亲死了以后,全旗牧民都得给他戴孝:第一不准娱乐、第二不准剃头。牧民见了王爷就得跪下磕头。不敢看。象唱旧戏那样,“赦你无罪”才敢抬起头来。
对初进锡盟的情况,云世英同志补充说:
我们从女子部出发的时候,究竟锡盟是个什么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有的说苏蒙军还驻在贝子庙;有的说那儿什么也没有。当时党组织决定我们十六个干部第一批去锡盟,由潮洛蒙同志担任副盟长,我是党的支部书记——公开出面以保安大队长的身份。
我们还没有到杨都庙(补得巴拉王府),补得巴拉、巴贝勒(指阿巴嘎纳尔左旗贝勒巴拉贡苏荣)什么都知道了,说是张家口八路军派人来了。到杨都庙第二天我们决定就住补得巴拉家。
当时是没有人敢到补王家住的,牧民见了补得巴拉老远就得给爬倒,不是跪,而是爬在那儿,那个统治严哩!补王府的蒙古包有十几顶啊,白白的,有一顶大蒙古包能住下一连人。去了以后介绍说这是我们的潮洛蒙副盟长,连理都不理,就那么大架子!因而也确实激怒我们。
潮洛蒙同志接着说:
当时我们是受张家口以乌兰夫同志为首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的委派前往锡盟的,让我担任副盟长。
可是人家王公们说:哪儿来的这么个副盟长,根本不知道。分明是“亚满德勒台”八路——穿山羊皮袄的八路来了。
到了贝子庙,现在糖业烟酒门市部那个拐角,那时是个庙仓,我们就住在那里,吃住由庙上负责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