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而又愉快的学习生活——忆延安民族学院(3)
宗 群
延安民族学院创办之初,校址设在延安北门外文化沟北面的山坡上。1943年春迁到延安东门外鲁迅艺术学院所在地的桥儿沟,同时迁去的还有其它几个学校,各校联合总称延安大学。1944年夏季,为了接近少数民族地区,又迁到三边。
在延安北门外的时间较长,有两年光景。那里山岭绵亘、岗峦起伏,沿山腰上下左右打下了成排的窑洞,每到夜晚灯火齐明,很像一幢幢的楼房。学校近邻有西北文艺工作团、青年艺术剧院和文化俱乐部。南面隔山沟有中山图书馆,西北方不远有八路军大礼堂。
隔山头东北是中央党校。再东北不足两公里就是党中央所在地的杨家岭。东距延水及其东岸有名的桃林公园约一公里,东南方与清凉山、宝塔山遥遥相对。每当夏季野花盛开、山草遍绿的时候,别有一番宜人景致。各民族师生能够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身边学习,又生活在山水幽雅的环境里,真是平生最大的幸福。
那时候,一般说来生活是比较艰苦的。全院师生都按一定的标准,实行供给制。每个学员和一般干部在供给标准较高时,每人每天19两小米、一斤菜、一斤煤;每人每月一斤油、一斤盐、一斤肉。每人每月还发一元零用钱。
因为每人每天实际吃粮15两左右就够了,多余的可以调剂着每周吃一两顿面食。衣服是每人每年发一套单衣、一件衬衣、一双棉鞋;两年发一套棉衣。
但青年们喜爱活动,有些人两年一套棉衣不够穿,为了照顾少数民族,就加发一套或一件棉衣。鞋袜比较缺,同学们就自己打草鞋,自己捻毛线织袜子。衣服脏了自己洗,破了自己补。
窑洞晚上点麻油灯。每月一盏灯发一斤油,要自己捻棉花做灯芯,还要防备老鼠偷灯油吃。冬季取暖,生的是木炭火盆。
但是,同学们个个都是精神饱满,心情愉快的。他们每周大约学习50小时左右。各班上课时数不等,研究班较少,普通班和文化班较多,除上课外都是自习和讨论。
星期天不上课,时间自由支配。从一天的安排看学习八至九小时,睡眠八至九小时,吃饭、休息和课外活动七至八小时,是充分注意到劳逸结合的。
因此,同学们在学习之外,开展了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每天下课后,有的到山上自己修建的篮球场打球,有的到山头上的大礼堂里下棋、打扑克,还有的自愿结合练习民族歌舞、扭秧歌。
每当节日或有演出需要时,他们经过短期的排练,可以演出不少精采的节目,其中有话剧、民族形式的歌剧和大型的秧歌剧。
在延安和三边演出过绥德、米脂一带的道情戏《周子山》,以及自编的《送公粮》、《纺线》等秧歌剧,都曾被称赞一时,显示了少数民族青年的聪明才智。
总之,延安民族学院的各民族师生在党的亲切关怀下,始终过着紧张而有秩序、严肃而又活泼,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的心情舒畅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