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表9万公里,赔偿50多万!合同上不保证公里数也能退一赔三?

检车行 2025-02-19 16:07:23

哈喽,大家好,检车家老司机又和大家见面啦!作为一名驰骋二手车市场10余年的二手车检测师,见到过不少卖二手车套路。其中最难维权之一的套路,可能就是合同套路了。不说远了,最近半年我就接手过几起维权案例,在合同上明确写明了此车是水泡全损车,或者事故修复车,买家买车之前粗心大意没有关注,事后追悔莫及!大家觉得这种情况是不是没有办法维权?错了!马上给大家分享一个我最近刷到的案例,原来签了这种合同也是有机会维权的。

2022年,石先生花17.8万买了一辆2018年上牌的丰田皇冠2.0T,据卖家介绍这辆车是本市一手车,实表7万多公里。但买回去之后去4S店保养,发现这辆车调过表!实际里程已经有16万公里了,足足调了9万公里。于是石先生就找到卖家要求退车。

但卖家拿出了当时签的二手车买卖合同,上面写着“乙方对甲方所卖车辆已作充分了解,甲方不保证公里数的真实性,亦不承担法律责任,乙方已知晓并接受所购买车辆的车型和现实整体车况”。坏了,石先生知道自己被套路了,当时签合同的时候没有仔细看,怎么还有这一条呢?可能到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吃一个哑巴亏,毕竟有合同嘛。但石先生不认输,直接找了律师,起诉了这家车行要求退一赔三。不过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商家给石先生设的是连环套!

商家被起诉之后说石先生不是和公司签的合同,而是和吴某签的合同,要退车或者赔偿,都应该去找吴某。大家可能不知道,“退一赔三”只适用于个人对商家,个人对个人是没办法退一赔三的!而且吴某说现在车已经过户,二手车合同履行完毕,所以他不同意解除合同。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石先生输定了?其实不然。

首先石先生当时加吴某的时候,他自称是某某车行的员工,沟通也是以车行的名义沟通的。

其次,当时石先生买车的首付款20800元是付到了公司的账户上。

第三,交易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公司车行的展厅和办公室完成的。你说这次交易是吴某的个人行为,合理吗?

最后,法院也认定吴某构成法律上的表见代理,也就是所有的法律后果,都应当由二手车公司承担!那么公司有没有构成欺诈销售呢?还好石先生有一些证据。

当时被公司告知的里程数是7万多公里,车辆的表显里程也是这么多,并没有如实告知真实里程数,就是在误导石先生做出购买的决策。

而石先生查到该车的真实里程为16万公里。

并且他还查到了公司当时的收车记录,当时的成交价是14.5万,里程数是16.7万公里,证明卖家对车辆调过表是完全知情的,同时,卖家作为专业的二手车公司具备专业的鉴别能力。而合同上写的“乙方对甲方所卖车辆已作充分了解,甲方不保证公里数的真实性,亦不承担法律责任,乙方已知晓并接受所购买车辆的车型和现实整体车况”,法院认为这明显是卖方在规避如实告知车况的义务,不能免责。

综合判断下来,完全构成欺诈销售的完全构成要件,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退一赔三的规定!

所以最终法院判决撤销二手车买卖合同,退还购车款178000元,三倍赔偿534000元,并且公司还要承担一万五千多块钱的诉讼费。这就是黑心车商为自己的不诚信销售付出的代价!这种让销售员签合同,包装成个人对个人的交易,规避商家责任的行为,在二手车市场中还是比较多的,但说实话这次商家也太敷衍了,做戏都没有做全套,要是换个级别高点的商家,说不定维权之路更难走!

所以大家买二手车的时候,一定要体现检查好车况,一定要仔细看好合同!在车行买车一定要签对公合同,盖公章。所以石先生这50多万的赔偿款很香,但不是所有人都有他这个运气和坚持不懈的毅力的。不过,如果遇到不良商家,被欺诈,也不可大意妥协,该找律师找律师,该做鉴定做鉴定。不要觉得签了白纸黑字合同,就不敢去维权起诉。这次的判决书都写了,约定不保证公里数的真实性,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法院审理案例不会只看文字的表面,会综合考虑整个案件的交易背景。

好了,这次的案例就分享到这里,咱们下次再见。

0 阅读:188
检车行

检车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