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明朝间谍出身,朱元璋最爱的“打手”,为什么下场悲惨?

董卓谈历史 2024-06-12 19:09:40

1356年,朱元璋敏锐抓住时机,亲率大军攻打集庆,在战斗的第3天,朱元璋就攻克集庆城外的守军,败将陈兆先带领麾下3万多人全部投降。

但是,归降的士兵并不信任朱元璋,害怕遭到“事后清算”,朱元璋洞若观火,特意从投降的军队中挑选五百人作为亲兵,负责保卫主帅营帐夜间的安全。

同时,朱元璋身边只有冯国用一位将领,酣睡一夜直到天亮。

太祖择骁健者五百人入卫,解甲酣寝达旦,众心始安。--《明史》

次日,朱元璋“毫无防备”的信任传遍军营,投降的士兵非常感动,纷纷表示誓死追随朱元璋。

人心齐,泰山移。紧接着,朱元璋仅用10天时间便攻占集庆,将集庆改为应天府,成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重要转折点。

朱元璋是名副其实的“草根”皇帝,能够在乱世脱颖而出,他对“信任”和“猜疑”的把握,可谓是炉火纯青。面对刚刚投降士兵的军心不稳,朱元璋以诚待人迅速建立信任,但是面对出生入死的麾下将领,朱元璋则是小心谨慎地防备。

在朱元璋攻下应天之后,很多人纷纷前来投奔,杨宪就是其中一位,他的命运与朱元璋的猜疑心态紧紧捆绑在一起。

虽然杨宪是明朝初期的重要大臣,但是《明史》并没有为他立传,今天结合零碎史料去还原杨宪的生平故事,了解他是如何扮演朱元璋“打手”,又是为什么被朱元璋“抛弃”的。

踌躇满志弃旧朝、心灰意冷遇明主

1321年,杨宪出生在太原阳曲,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太原,他比朱元璋还年长7岁。

杨宪的家庭条件还算优渥,本来是要考取功名,立志光宗耀祖,但是连续名落孙山,始终没有在元朝谋得一官半职。

1356年,35岁的杨宪来到集庆,投靠在朱元璋麾下。当时朱元璋广纳天下名士,于是安排杨宪掌管文书。

克集庆路,得儒士孙炎、杨宪等十余人,皆录用之。--《明史纪事本末》

在朱元璋领兵打仗过程中,杨宪负责起草和传递军中信件、文书甚至檄文。

有一天,朱元璋突然需要查看前几天的信件,没想到杨宪直接将内容背了出来,朱元璋感到非常惊奇,对杨宪的才能非常认可,从此开始重用杨宪。

随着朱元璋势力的不断扩大,他和韩林儿、张士诚、徐寿辉、方国珍等人都成为割据一方的“大人物”,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危险,有可能是利益一致的朋友,也可能是争抢地盘的敌人。

朱元璋多次任命杨宪为使者,出使张士诚、方国珍等人,为自身的发展谋取更大空间。

我们经常听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实际上这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风尚,出使敌营往往意味着极大的危险。

杨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总能化险为夷,因此更加受到朱元璋的器重。

在朱元璋攻克南京后,遣杨宪出使张士诚,当时张士诚已经和朱元璋剑拔弩张,局势非常紧张。

杨宪刚见到张士诚,就被扣押起来,直到后来张士诚的军队被徐达击溃,最终写信给朱元璋,以每年20万石粮食、500两黄金和300斤白金为条件求和。

然而,朱元璋在回复张士诚的信中,特意要求归还杨宪。

士诚兵大败,失张、汤二将,乃以书求和。太祖答书,责其归杨宪。--《明史·张士诚传》

从这里可以看出,朱元璋在心里始终记挂着杨宪的安危,也反映出杨宪的表现非常突出,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

暗中监视不避亲、缜密挖出肉中刺

在杨宪身上,朱元璋还发现他的“间谍”特质,因为杨宪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更重要的是,杨宪对朱元璋非常忠诚,他毫无私心地向朱元璋汇报他发现的问题,以及听到的流言蜚语。

1367年,也就是他投靠朱元璋的第11年,当时朱元璋已经击败张士诚,将原来张士诚占据的地盘改为浙东行省,决定派李文忠统管浙东军务,杨宪担任辅佐属官共同前往。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从血缘关系上,朱元璋理应更加信任他,但是在出发之前,朱元璋却单独召见杨宪,告诉他“李文忠是我的外甥,但是他年龄比较小,没有什么经验,浙东的事情你要及时禀告我,如果出现问题,拿你是问。”

朱元璋的意思非常明显,他对李文忠并不放心,安排杨宪随军前往,虽然仅是属官,但肩负着监督李文忠的责任,要把李文忠的动向直接报告朱元璋。

杨宪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很快如实报告他发现的秘密。原来李文忠悄悄任用很多张士诚的部下,浙东地区曾经长期在张士诚的控制下,朱元璋告诫李文忠不能任用有“前科”的人,没想到李文忠暗中违反圣意。

朱元璋得到杨宪的密报,严厉斥责李文忠,将李文忠任用的人全部押回南京,这些人当中孙履、屠性被朱元璋处死,其余还有3人被充军流放。

从朱元璋的角度来看,杨宪的工作能力是很强的,并且是符合自己利益和目标的,因此格外宠信杨宪。

还有另外一件事,杨宪成功破获张昶离间案。

张昶是元朝的户部尚书,汉人能够在元廷担任这样的职务,是非常难得的,可见张昶的能力是很强的。

朱元璋公开宣称吴王之后,元朝派遣张昶作为使者,出访吴国,但是被朱元璋扣押起来。

由于张昶对国家制度典章都非常熟悉,很多政策都是他亲自制定的,朱元璋爱惜张昶的才华,故意留下他希望将来能够为自己效力。

当时,元朝势力还很强,元大都还没有被攻破,张昶内心是不愿意背叛元廷,于是张昶就悄悄派人上书朱元璋,歌颂朱元璋的功德,劝谏朱元璋及时行乐。

幸亏朱元璋发现张昶的苗头,但只是斥责他,并没有其他惩罚。

后来,张昶又鼓动朱元璋采取重刑的治国策略,想要通过刑罚让朱元璋失掉民心,朱元璋虽然是草根出身,却并没有盲目听从张昶的建议。

此时的元朝已经摇摇欲坠,张昶则因惧怕朱元璋而病倒,他给元廷做官的儿子写信,同时向元廷表忠心,希望能够回到元朝。

杨宪去看望生病的张昶,细心地发现张昶写的书信,背后赫然写着“身在江南,心思塞北”,于是立即密报朱元璋,盛怒之下诛杀了才华八斗的张昶。

从这个案例更加印证,杨宪此人心思细腻,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线索,他也逐渐成为朱元璋最欣赏的“检校”。

检校,是专门为朱元璋刺探情报,暗中监督官员的机构,而杨宪是检校中的头领之一。

淮西浙东暗较劲、背弃主公遭诛杀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选定国号大明,年号定为洪武。

在明朝建立后,朝堂上的官员分为两大派系,分别是淮西党、浙东党。

淮西党是朱元璋发家的乡亲,这些人大多数功劳极大,并且以李善长为首,紧紧抱成团,已经成为朱元璋心中忌惮的群体。

与此同时,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党也大权在握,成为朝堂上能够抗衡李善长的另一股势力。

刘伯温认为,宋朝、元朝都因为过于宽纵导致天下大乱,因此应该整顿朝纲、严明法纪。

不久之后,有位叫李彬的中书省都事被揭发贪污,由于李善长偏爱李彬,特地向刘伯温求情,但是刘伯温不给面子,最终将李彬斩首示众。

中书省都事李彬坐贪纵抵罪,善长素之,请缓其狱。基不听。--《明史·列传第十六》

从此之后,李善长与刘伯温的矛盾越来越深,实际上,李善长表面看起来温和宽厚,但是他的内心却非常容易嫉妒别人,自此不断向朱元璋告状,说刘伯温的坏话,鼓励官员诬陷刘伯温。

刘伯温此人自视甚高,并非阴险狡诈之徒,在两党斗争过程中,李善长捕风捉影捏造罪名诬陷刘伯温,恰好又遇上刘伯温妻子去世,于是离开朝堂。

由于刘伯温的离开,中书省没有人能够抗衡李善长,这是朱元璋制衡权术所不能允许的。

1370年的7月份,朱元璋正式任命杨宪为中书左丞,自此之后,杨宪成为浙东党的代表人物。

随着明朝的建立,朝堂上的党派之争暗流涌动,朱元璋对朝中大臣的猜忌心理越来越强烈,杨宪拥有丰富的情报经验,此时杨宪便成为朱元璋监督大臣最有力的“工具人”。

朱元璋特意安排杨宪进入中书省,目的是为了监督权势官员,平衡各方势力,实现皇权高度集中,真正将权力控制在自己手中。

杨宪非常善于观察,并且巧妙利用朱元璋的戒备心理。自从杨宪进入中书省,他不再忠于朱元璋,而是为自己谋私利。

以前,杨宪向朱元璋汇报,从来不夹杂个人情感,也讲究有理有据,但是进入中书省之后,杨宪借助朱元璋的信任公报私仇,他一直想扳倒李善长。

自从刘伯温归乡后,李善长的权势达到顶点,心里也逐渐膨胀起来,朱元璋开始对李善长感到不满,但这时仅仅存在于心里。

即便如此,杨宪也敏锐地捕捉到朱元璋的心思,于是杨宪开始一系列对李善长的“进攻”。

杨宪多次向朱元璋上奏,旁敲侧击说李善长的坏话,但又没有真凭实据,总是暗指李善长没有才能,不适合担任宰相。

朱元璋考虑到李善长曾经的功劳,对杨宪说“李善长追随我多年,虽然没有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但是负责后勤粮草供应,功劳是很大的。”

很明显,朱元璋在用这段话点拨杨宪,目的是让他不要公报私仇,利用国之重器满足个人贪欲。

然而,杨宪自认为了解朱元璋,以为自己伪装得足够好,没想到终究是栽在这里。

就在杨宪担任中书左丞1个月后,朱元璋就诛杀了杨宪,理由是杨宪“犯事被诛”,具体是因为什么事史书中也没有说,可以确定的是杨宪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

结语

杨宪,明朝初期大臣,从只身投奔朱元璋,到中书省负责人,期间有自己才华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朱元璋的提携,准确地说,是朱元璋暗中监视官员的“利刃”,但是这样的利刃,朱元璋只允许它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旦杨宪出现私心,朱元璋会毫不犹豫地“抛弃”。

这是杨宪的一生,也是明朝官场处世的生存之道,放在今天同样也适用,这也是阅读历史的其中一个意义吧。

0 阅读:43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66

用户17xxx66

1
2024-06-18 14:01

鸟尽弓藏[吐舌头眯眼睛笑]

董卓谈历史

董卓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