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0年,即明朝洪武13年,胡惟庸因叛逆谋反被诛杀,朱元璋决定取消中书省,不再设置丞相职位,紧接着,朱元璋诏令徐达回京参政。
在明太祖朱元璋深感不安的时候,他依旧最相信魏国公徐达,朱元璋毫不吝啬地称徐达为“万里长城”。
一天,徐达带着儿子入宫拜见朱元璋,明太祖却惊奇地发现徐达儿子非常机敏,当即决定赐名“增寿”,他便是明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定国公徐增寿。
纵观整个明朝,徐家拥有“一门两公爵”的传奇荣誉,两公爵是指魏国公徐达、定国公徐增寿,他们的爵位分别来自朱元璋和朱棣。
要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共册封6位公爵,明成祖朱棣共封5位公爵,在明初战将如云的时代,徐家能够独占两席,属实难得。
朱元璋赐名为“增寿”,寓意显而易见,可惜徐增寿并没有如愿长寿,甚至有点“英年早逝”的凄凉。
今天,我们结合史料还原、解读徐增寿的一生,了解他是如何用短暂的生命奠定明朝定国公240年的辉煌成就。
太祖赐名晋官爵、燕王出塞追偶像徐增寿,是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第3个儿子,如前文所讲,徐增寿从小就心思机敏、胆量过人,大概是受武将家庭环境的影响,徐增寿也喜欢舞刀弄棒,随着年龄增长,徐增寿的骑射技艺格外精湛。
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将徐增寿带在身边,让他担任贴身护卫。
《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记载:“长而勇敢善骑射,选为勋卫带刀侍卫。”
跟随在朱元璋身边的日子里,徐增寿为人谨慎忠诚,基本没有犯过错误,深受朱元璋的喜爱。
1390年,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明军大将,同时带领赵庸、王弼等人在燕地整军备战,这些军队都要听从燕王朱棣的号令。
朱元璋为锻炼检验徐增寿,也为创造加官进爵的机会,特意安排徐增寿随军出征。
众所周知,徐达长女徐妙云是朱棣的妻子,也就是说,朱棣是徐增寿的姐夫,因此朱棣对徐增寿也格外照顾。
在朱棣指挥下,明军迎着寒风从古北口出塞,根据斥候奏报,北元朝廷的太尉乃儿不花的部队正驻扎在迤都,朱棣立即率军赶往。
《明史》记载:“王倍道趋迤都山,获其全部而还。”
当明军赶路不足一半的时候,突然天降大雪,众位将领都建议原地扎营,等雪停止后再行军。朱棣却不这样认为,他坚信乃儿不花想不到明军会在大雪中抵达,此时正是突袭的好时机,就这样明军如期抵达,与敌军近在咫尺。
此时众位将领纷纷摩拳擦掌,做好冲锋陷阵的准备,但是朱棣却想要“智取”。
于是,朱棣派观童前往敌营劝降乃儿不花,当观童正在劝说乃儿不花的时候,明军已经将北元军队击溃,乃儿不花因此被俘虏。
随后,朱棣亲自在营帐中好酒好肉款待乃儿不花,成功招降。乃儿不花带着麾下人马、牲畜全部投降明朝,朱元璋在南京得知消息后,非常兴奋地说“肃清沙漠者,燕王也”。
经过此次出征漠北战役,明军俘虏北元太尉乃儿不花,朱棣在军中的威望更大了。
朱棣在此次战役中的谋略和勇气,让徐增寿深感敬佩,从此之后,朱棣成为徐增寿的“偶像”。
当明军得胜回师,朱元璋依功劳进行赏赐,徐增寿也升官进爵,但是仍然留在朱元璋身边担任护卫。
次年,即1391年,徐增寿再次被选派前往北疆,这次的主要任务是到陕西练兵防备边疆。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洪武二十四年三月,遣徐增寿往陕西等处防边。”
1393年6月,明太祖朱元璋正式开始重用徐增寿,任命他担任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相当于朝中正二品的官职。
三年之后,即1396年,徐增寿被晋升为右军都督府的左都督。这是权力很大、位置很重要的官职,左都督具有决策权,并且右军都督府是负责京城的军队,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徐增寿的信任程度。
从朱元璋的行动来看,有理由认为“朱元璋有意将徐增寿培养为朱允炆的守护者”,然而事与愿违,朱元璋计划的一切,随着他的逝去也逐渐失控。
建文疑心难决断、增寿巧言做“内鬼”1398年5月,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登基称帝,成为明朝第二位皇帝,史称“建文帝”。建文帝最倚重两个人,分别是齐泰、黄子澄,他们在削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朱元璋为确保皇权平稳过渡,临终留下遗诏“诸位藩王都待在封地,不准到京师祭拜”,意图很明显,朱元璋将藩王限制在封地,避免与建文帝接触。
《明史》记载:“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建文帝登基不久,就开始紧锣密鼓的削藩行动:1398年8月,周王朱橚(朱棣同母弟)被废为庶人、流放云南;1399年4月,湘王朱柏不愿受辱,选择自焚而死,齐王朱榑、代王朱桂被贬为庶人;1399年6月,岷王朱楩被流放漳州。
其实,建文帝最担心的藩王就是朱棣,但他并不确定朱棣是否有谋反之心。
从建文帝削藩开始,周王朱橚被流放之后,燕王朱棣就感受到压力,在姚广孝等人的鼓励下,朱棣早已决心起兵,他需要时间来准备,因此在表面上收起锋芒,对外宣称重病在身。
《明史》记载:“王内自危,佯狂称疾。”
1399年5月,这是非常关键的时间点,因为明太祖朱元璋的一周年祭日即将来到,朱棣因害怕不敢前往南京,但是又必须派人代替自己,最合适的人选当然是儿子。
朱棣厉害的地方就在这里,他本来可以派一位儿子去南京,但是他坚持选择将3个儿子全部派去,希望这样可以打消建文帝的疑虑。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太祖小祥,燕王遣世子及其弟高煦、高燧入临。或曰:不宜偕往。王曰:令朝廷毋疑也。”
当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三兄弟到达都城南京,齐泰立即向建文帝请求“全部扣留”。但是,黄子澄却反对这样做,仅仅是怀疑朱棣就扣押他的儿子们,这样做是有害无益的,不如将他们全部放回去。(黄子澄从最开始都认为不要从朱棣下手,由弱到强循序渐进,思路出现极大错误。)
听完心腹大臣的争辩,建文帝犹豫不决。
就在这时,建文帝收到徐辉祖(徐达长子)的密报,说“我的这3个外甥,只有朱高煦勇猛强悍,而且还带有痞性,将来肯定会是祸害”,徐辉祖的意思是让建文帝扣下朱高煦。
建文帝摇摆不定,他决定再问两个人,分别是徐增寿和王宁。
徐增寿与大哥徐辉祖的观点完全相反,他说“燕王与先帝是亲兄弟,现在已经享受最顶级的富贵,怎么可能还会有谋反的心思呢?”
《明史·徐增寿传》记载:“建文帝疑燕王反,尝以问增寿。增寿顿首曰:燕王先帝同气,富贵已极,何故反?”
王宁是朱元璋的女婿,他迎娶怀庆公主,与徐增寿同时在右军都督府任职,他也认为朱棣不会谋反,不应该关押朱棣的儿子,免得落人口舌,给燕王谋反的理由。
至此,反对扣押的有3人,赞成扣押的有2人,建文帝最终决定释放朱棣儿子全部返回北平。
建文帝不知道的是,徐增寿是朱棣在朝廷的“内鬼”,早已倒向姐夫朱棣阵营。
《明史·徐增寿传》记载:“及燕师起,数以京师虚实输于燕。”
燕军南下建功业、建文临终怒斩臣1399年6月,建文帝放走朱棣儿子之后仅仅2个月,朱棣谋反意图被泄露,随即以遵从祖训、诛杀奸臣、为国靖难的名义,公开宣布起兵,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拉开帷幕,建文帝懊悔不已。
自从朱棣率军起兵之后,徐增寿多次将朝廷的动向密报朱棣,对燕王提供很大帮助。
朱棣先是攻占北平城,随后快速肃清北平外围地区,再“略施小计”骗取大宁卫,军事势力迅速增强。
但是,朝廷军队的后援补充能力远胜燕军,朱棣连续几次南下无果,被迫收兵撤回,燕军士气也出现衰败迹象,燕王有陷入战场泥潭的危险。
就在此时,徐增寿给朱棣提供了全新的速胜思路。
徐增寿在都城南京,很清楚城中布防以及防守力量不足的缺陷,于是徐增寿向朱棣传递密信,仔细讲述朝廷的布防情况。
朱棣读到来信,突然打开新思路,决定放弃一城一地的争夺,挥师南下、直取南京,要与建文帝一决高下。
《明史》记载:“具言京师空虚可取状。王乃慨然曰:频年用兵,何时已屏?要当临江一决,不复返顾矣。”
朱棣的这次战略转折极为重要,甚至直接关系靖难之役的胜败,其中徐增寿功不可没。
1402年1月,燕王朱棣率领大军南下,6月,燕军已经抵达南京城下,足见朱棣转变战略的正确性。
本来以为南京城会是一块硬骨头,没想到建文帝的朝臣武将争相开门,最终由名将李景隆、谷王兄弟朱橞打开金川门,建文帝的都城彻底陷落,然而此时的朱允炆还有一口恶气没出。
在1402年,朱棣率军长驱南下、兵临城下的时候,建文帝意外发现徐增寿竟然是隐藏在朝廷的燕军“内鬼”,立即将徐增寿逮捕。
建文帝并没有立即与徐增寿对质,而是将其关押起来,因为朱允炆预感到大势已去,他派庆成郡主到朱棣军前求和,希望能够割地求和、划江而治,胜利在望的朱棣一口回绝,他的目标是天下君主。
《明史》记载:“驻军江北,天子遣庆成郡主至军中,许割地以和,不听。”
随后,建文帝慌乱布置南京城防,没想到朱棣却兵不血刃地入城,朱允炆知道无力回天,在自焚身亡之前,他命人将徐增寿带来。
建文帝当面质问徐增寿是否通敌,责问他如何对得起太祖赏赐,如何对得起父亲徐达,徐增寿选择默不作声。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燕兵进屯金川门,帝乃命左右厂增寿至,责以大义,斩之。”
愤怒至极的建文帝拔出护卫腰间长剑,亲手刺死徐增寿,随后朱允炆踉踉跄跄地转身离开,亲手点燃爷爷朱元璋为他精心打造的帝王宫殿。
在朱棣入城后不久,一场大火就熊熊燃烧,建文帝尸骨无存、生死难辨,而徐增寿可能是建文帝见到的最后一人。
关于徐增寿被杀的时间,在《明史·徐增寿传》中记载略有不同,这里显示徐增寿是在朱棣渡江时候被杀的,相对来说更早一些。
《明史·徐增寿传》记载:“比燕兵渡江,帝召增寿诘之,不对,手剑斩之殿庑下。”
无论是哪种说法,毫无疑问的是,徐增寿倒在黎明前。
成祖愧疚赏公爵、九世效忠报君恩1402年,朱棣先去明孝陵祭拜父亲,返回宫中就宣布登基称帝,成为明朝第3位皇帝,史称“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对徐增寿的去世感到非常遗憾、惋惜,他登基后,很快便追封徐增寿为武阳侯,谥号“忠愍”。徐增寿,也成为明成祖朱棣封赏的第一个功臣。
1404年,朱棣仍然感念徐增寿的贡献,再次追封徐增寿为右柱国、定国公,诏令徐增寿的儿子徐景昌承袭定国公爵位,并且子孙世袭,每年俸禄2500石。
徐增寿作为明朝第一代定国公,爵位传承九代人,一直到明朝灭亡,前后共有242年时间。
徐达的魏国公爵位传给长子徐辉祖一脉,由于徐辉祖不是朱棣的支持者,所以徐辉祖后代全部都在南京居住,远离明朝政治中心,虽然魏国公的爵位同样传到明朝灭亡,但远没有徐增寿一脉的定国公家族强盛。
定国公家族在朝堂上也多次遭到弹劾,但始终深受皇帝宠信,没有出现家族衰败迹象。
徐光祚是第5代定国公,明武宗驾崩后,他奉命到安陆迎接“嘉靖”皇帝入宫登基,此后深受宠爱、声望日隆。
徐文壁是第7代定国公,他在神宗皇帝时期担任太师,平日里行事小心谨慎,颇有徐达风范,史书称他“班首重臣”,明神宗多次委托他代替自己祭拜天地。
徐公允是第9代定国公,在崇祯皇帝时期承袭爵位,在1644年,大顺起义军攻破北京城时,力战而死。
魏国公最后一代传人是徐文爵,他在南京跟随南明朝廷投降清军,相比较来说,定国公后人的选择更像徐达的性格。
结语徐增寿,出生明朝勋贵家族,继承徐达的诸多优点,智勇双全更有眼光,朱元璋亲自赐名、精心培养;为人小心谨慎忠诚,在北伐战争中对姐夫朱棣敬佩不已,屡立战功走上都督府领导岗位;最关键的是在靖难之役中,选择站队“燕逆”朱棣,为燕军提供大量情报,帮助朱棣决定直逼南京,最终登上皇帝宝座;可惜的是,在靖难之役即将胜利的时候,建文帝临终前杀死徐增寿,没能享受明成祖的封赏;幸运的是,徐增寿后人非常“给力”,在明朝历代皇帝心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后人对明朝也尽忠到最后一刻,留名青史。
用户18xxx11
反叛者还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