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领兵2年、惨死60万,3次坑建文帝,朱棣仅用一招人人喊杀

董卓谈历史 2024-03-11 07:36:39

1402年6月,朱棣历经四年靖难之变,成功在南京登基称帝,史称“明成祖”。

在明成祖朱棣的朝堂上,有个有趣的事,李景隆排在众位功臣的前面,这件事让大家都感到忿忿不平,不理解朱棣为什么要把毫无功劳的降将放在第一的位置上。

明成祖朱棣自诩“不杀功臣”,他特意这样对待李景隆,其实是有“小心思”的,只是暂时众位大臣还不明白。

今天,我们在史料基础上还原明朝李景隆的故事,通过历史细节了解李景隆如何葬送朝廷大好局势,建文帝为何在靖难之变中输掉战争、丢掉江山的。

将门虎子是真是假、定策削藩周王遭殃

李景隆是李文忠的长子,而李文忠在明朝的地位和声望都极高,从血缘关系来说,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后来还被朱元璋收为养子,从功绩来说,李文忠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战功赫赫被封为曹国公。

因此,李景隆的家庭背景是极其强大的。

李景隆的出生时间并没有被记载,但史书重点描写了他的外貌,是一位个子高高的帅哥,眉清目秀、身形伟岸。

同时,李景隆格外注意“形象管理”,每次参加朝会都雍容庄重,就连朱元璋都多次盯着他看。

《明史》记载:“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太祖数目属之。”

此外,李景隆在年少时期就喜欢阅读兵书,明朝初期正是战将如云,朝中大臣大部分都是战功卓著,因此,李景隆“爱读兵书”的特点深受长辈喜爱,其中也包括明太祖朱元璋,他们都认为李景隆将来定会是智谋全双的将领。

1384年,即洪武16年,曹国公李文忠病逝。两年之后,也就是1386年,明太祖朱元璋命李景隆承袭曹国公爵位。

在随后十余年时间里,朱元璋经常安排李景隆到外地训练军队,其中有段时间,李景隆还负责管理与西番的茶马互市贸易,这时的一件小事甚至影响明王朝的历史走向。

后来,随着李景隆在各种环境下历练,朱元璋诏令李景隆直接掌管左军都督府,相当于拥有明朝京城之外四分之一的军事指挥权,还封李景隆为太子太傅。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确保朱允炆能够平稳登基,晚年时期已经格外注意培养“皇太孙系”,而李景隆就是朱元璋选定的“辅佐人选”之一,从朱元璋的封赏就能看出来。

1398年,盖世英雄朱元璋走到生命尽头,临终前还特意传旨诸位藩王不得离开封地,为朱允炆顺利登基可谓是操碎了心。

在朱元璋的精心安排下,朱允炆如愿登基,史称“建文帝”。但是,在朱元璋尸骨未寒的时候,建文帝就忘记祖父生前的谆谆教诲,私下密谋削夺藩王兵权。

在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下,建文帝最终确定削藩了思路,即“先弱后强、徐徐图之”,将目标确定为燕王朱棣的同母弟朱橚。

很快,建文帝收到一封朱橚谋反的举报信,建文帝迅速召集齐泰、黄子澄、李景隆商定“平叛”策略。李景隆是朱允炆的心腹将领,这次平叛任务主要是李景隆负责担任。

按照建文帝的计划,李景隆率领大军以防备边塞的名义出征,路上故意经过朱橚的王府,突然掉头包围朱橚府邸,将朱橚的全家妻小全部押解到南京,建文帝将周王朱橚贬为庶人。

《明史》记载:“帝使李景隆备边,道出汴,猝围王宫,执橚。”

建文帝首战告捷,这让他信心倍增,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连续削掉5位藩王,基本都是谋反罪名,其中湘王朱柏不愿受辱,竟然选择焚火自杀,临终前诅咒朱允炆“引火烧身”。

靖难交锋临阵换将、草包将军错失良机

1399年,朱棣在北平打出口号“诛杀奸臣、为国靖难”,正式宣布举兵讨伐,靖难之役爆发。

起初,建文帝还有些兴奋,他立即到宗庙敬告祖先,开除朱棣的皇室宗籍,降朱棣为庶人,随后任命耿炳文为主帅,率领朝廷30万军队平定燕王叛乱。

耿炳文是追随朱元璋的开国功勋,朱棣面对这样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将,心里还是很紧张的。

两军首次交锋是在河北雄县附近,朱棣出其不意突然袭击耿炳文的先头部队,斩杀南军9000人,取得首战大捷。紧接着,朱棣又使用“疑兵诈降”计谋在真定地区再次击败南军。

虽然耿炳文历经两次战场失利,但是他的核心军事力量还在,耿炳文收缩到真定城坚守不出,朱棣派兵攻打多日无果,只能无功而返。

就在朱棣感到难受的时候,远在南京的朱允炆得知耿炳文两战两败,有了阵前换将的想法。于是,建文帝询问黄子澄是否有合适的人选推荐,黄子澄强烈推荐李景隆。

1399年8月,李景隆被任命为北伐大军的主帅,再率领50万大军出征,已经在前线的军队也归李景隆指挥。

《明史 李景隆传》记载:“乃以景隆代炳文为大将军,将兵五十万北伐。”

建文帝对李景隆极其自信,亲自到长江边送行,还举行了“捧毂推轮”的仪式,也就是建文帝亲自扶着车毂,推着车向前走,这被视为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最隆重的待遇,以此足见建文帝对李景隆的信任程度。

《明史 李景隆传》记载:“赐通天犀带,帝亲为推轮,践之江浒,令一切便宜行事。”

一个月后,李景隆率领的南军抵达德州,传令前线各路军队,在河间附近驻扎。

话说朱棣这边,自从得知朝廷更换李景隆后,朱棣毫无惧怕,认定李景隆必败,并且列出5条理由:一是治军不严、上下不能同心同气;二是朝廷军队都是南方人,不适应燕地寒冷气候;三是李景隆贪功求胜,轻敌冒进;四是刚愎自用,在军中没有威信;五是率领的军队是乌合之众,配合度很差。

此时,朱棣麾下将领还不觉得燕王说的有多么准,事实将逐一验证。

面对耿炳文,朱棣即便连胜两战,也丝毫不敢懈怠;面对李景隆,朱棣根本不放在眼里,仅安排朱高炽留守北平。

朱棣率领精锐部队前往永平救援,成功后又接着奔袭大宁,最终获得宁王朱权的全部人马,实力大增,“成祖取天下,自克大宁始”,拥有争夺天下的实力。

《明史 李景隆传》记载:“遂命世子居守,戒勿出战,而自引兵援北平,直趋大宁。”

在这段时间里,是建文帝最接近胜利的一次,然而被李景隆活活葬送。

事情是这样的,朱棣率精锐外出,李景隆得知北平城空虚,决定直奔朱棣老巢,只有攻占北平大本营,叛乱的朱棣就变成无根浮萍。

由于北平城防守力量极少,朱高炽在姚广孝、徐妙云等人的建议下,将芦沟桥的守军全部撤回北平,积极准备迎接这场恶战。

李景隆指挥南军围攻北平城的九个城门,虽然北平城墙坚固,但是南军人多势众,猛将也不少。有一天夜里,都督瞿能带领士卒利用云梯攻上北平城墙,立即派人向李景隆送上捷报,请求派兵增援,以张掖门为突破口,迅速占领全城。

然而,李景隆得到奏报后,没有支援反而命令瞿能退下来,理由是不知城内虚实,不宜妄动进军,避免遭遇敌军埋伏。

瞿能接到军令,感到非常愤怒且无奈,但军令如山,又考虑到今晚可以攻上来,明天一定也能再次攻上来。于是,瞿能率部撤退。

《明史 李景隆传》记载:“都督瞿能攻张掖门,垂破。景隆忌能功,止之。”

其实,李景隆是害怕瞿能抢功劳,也许有人说,李景隆是主帅,不管谁攻破城墙,李景隆都是有功劳的。

并不是这样的,嫡系部队立功可以是视为自己的,非嫡系就关系不大了,更何况李景隆对瞿能早就恨得牙痒痒。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提出“以茶易马”战略,李景隆负责管理西番的茶马互市贸易,而瞿能就在蜀地治军,在他的管理下,以四川当地的茶叶换取进口马匹,为明朝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战马,被朱元璋高度表扬。

正是这件事,李景隆对瞿能恨之入骨。

视角继续回到北平城,事情并不像李景隆预想的那样,当朱高炽得知城墙被突破,大惊之余立即前往查看,发现城墙有可以攀登的地方,当时正值寒冬,朱高炽命人取水不断浇筑,经过一夜的冷冻,第二天的城墙成为光滑的冰墙,瞿能看到眼前情景,懊悔不已。

李景隆围攻北平城采取了很多种战法,有纵火焚城被燕军扑灭,有火炮轰击、云梯攻城,还有挖地道这种办法,但是没有任何效果,错失瞿能的突破后,南军再也没有机会了。

因为,燕王朱棣已经率领宁王军队赶回救援。

李景隆提前在郑村坝扎营布防,朱棣则是率领精锐骑兵连续拔掉南军7座营寨,燕军士气大振。燕军猛将张玉奉命率军直奔北平城,当守城的士兵看到援军抵达,山呼海啸般从城里杀出来,南军瞬间被里外夹击,很快就四散溃逃。

李景隆经历大败之后,顾不上整顿队伍,仅带着几名亲信护卫连夜逃到德州,这次南军部队损失惨重,辎重粮草全部丢失,让朱棣的燕军捡了大便宜。

建文皇帝深信不疑、主力尽丧再难翻身

次年,即1400年,李景隆在德州休整完毕,准备再次出兵讨伐朱棣。就在这时,李景隆得到情报,朱棣正在攻打大同,李景隆立即组织军队前往,本来打算也来个“里应外合”,没想到赶到时燕军早已攻克撤军。

面对李景隆在军事上的惨败,建文帝并没有责怪他,反而认为是李景隆的权力还不够大,于是传诏授予李景隆临机决断、杀伐征战的权力,同时赏赐黄钺弓矢。

《明史 李景隆传》记载:“帝虑景隆权尚轻,遣中官赐玺书赏黄钺弓矢。”

到了1400年4月,李景隆率领朝廷60万大军再次出征,结果在白沟河战役中又被朱棣击溃,首先撤回德州,仍然抵挡不住,又撤到济南。

其实,在白沟河之战中,李景隆又与胜利擦肩而过。

当时,南军名将平安已经击败燕军的房宽、陈亨两人,燕军部队出现混乱,朱棣带领几千人迎战平安的军队,与此同时,李景隆已经绕到燕军的背后,朱棣处于前后夹击的危险境地。

燕军的阵型更加混乱,而朱棣已经身陷重围,精疲力竭,朱棣的坐骑都换了3次,箭用完了只能挥舞长剑迎敌。这样的战斗一直持续到晚上,朱能率领麾下燕军赶到,奋力冲入敌阵,艰难将朱棣救出重围。

燕军且战且退,然而此时,李景隆害怕燕军有埋伏,不敢再追击,眼睁睁看着朱棣脱困离去。后面战场局势开始一边倒,燕军扭转局势,反攻南军。

李景隆再一次丧失获得胜利的机会,至此,建文帝再也没有机会赢得靖难之役。

1400年10月,建文帝终于决定召回李景隆,但仍然没有问罪。此时,朝中有不少大臣上奏请求诛杀李景隆,比如御史大夫练子宁,就连举荐李景隆的黄子澄都倍感羞愧,上书建文帝请求治罪李景隆。

《明史》记载:“黄子澄亦请正其罪以谢天下,皆不听。”

建文帝对这些要求全部置之不理,李景隆没有受到任何责罚。

建文帝决意求和、李景隆转脸投诚

1402年,朱棣率军挥师南下,一路过关斩将直逼南京,建文帝明白大势已去,再难挽回。就在这时,方孝孺上书建文帝,再次请求诛杀李景隆,建文帝仍然不听,反而还任命李景隆为“求和使团”。

与李景隆同行的还有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带着建文帝的旨意,希望朱棣停止进军,从此划江而治。

朱棣毫不犹豫地拒绝,雄才大略的朱棣要的是整个明朝。

建文帝派出的“求和使团”无功而返,不久之后,燕军就兵临南京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当朱棣率军来到南京金川门时,李景隆竟然抢着要给燕军开门,最终朱棣兵不血刃就拿下南京。

李景隆主动打开城门这件事,历史上被称为“金川门之变”,留名青史的方式有两种,可惜李景隆是这样选择的。

1402年6月,朱棣登基称帝,册封李景隆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1000石。

朱棣的册封理由很简单,只有六个字,“默相事机之功”,更出格的是,每次朝会议政,朱棣都安排李景隆站在第一位,这让众位靖难功臣感到不解、不忿。

《明史 李景隆传》记载:“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诸功臣咸不平。”

直到1404年,朱橚率先忍不住了,他向朱棣上书举报李景隆,与此同时,刑部尚书郑赐也弹劾李景隆偷偷养死士,有图谋不轨之举。紧接着,朝堂上出现一阵“倒李景隆”的声音,比如名将朱能、尚书蹇义等,朱棣削夺李景隆的官职,让他享受公爵闲居家中。

后来,礼部尚书李至刚举报李景隆,说他在家中要求仆人行君臣跪拜大礼,而且李景隆的弟弟李增枝,凭借李景隆的名声侵占良田、蓄养家奴。

明成祖朱棣终于展露出真面目,下诏褫夺爵位,囚禁李景隆以及李增枝全家,家产全部查抄充公。

李景隆为了表达不满,在软禁期间曾经绝食抗议,历经10天之久,但是朱棣没有任何反应表示,最终李景隆选择放弃“以死相逼”,也许朱棣根本不怕他死。

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李景隆去世的时间,但是可以大概确定是在永乐末期才去世,这位叱咤明朝初期的风云人物以这样的方式草草收场。

结语

李景隆,是明朝开国功勋李文忠的长子,但是他在军事上没有任何成就,被朱元璋特意培养,深受建文帝朱允炆的宠信,葬送朝廷60余万大军,始终没有被问罪,足见李景隆在建文帝心中的地位。

个人认为,李景隆可以是军事“投机者”,可以屡战屡败,但是忠诚的品格应该是底线,在朱棣抵达南京城时,李景隆如果选择拼死守护南京城,那也可以敬他是条好汉。可惜,李景隆的选择是打开城门投降,路是自己选的,后世谴责贬低之声也应该承受。

0 阅读:3
董卓谈历史

董卓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