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6月,唐朝都城发生震惊朝野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发动兵变诛杀李建成、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册立太子。
8月9日,李世民在长安城显德殿登基称帝,成为唐朝第2位皇帝,史称“唐太宗”。
然而,就在8月19日,前线突然传来紧急军情,突厥的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率军突袭唐朝边境,此时距离李世民登基仅仅10天。
突厥此次入侵非同寻常,并非以沿途抢夺物资为目的,颉利可汗带领突厥部队先克泾州,再占武功,兵锋直指都城长安。
战事发生之初,李世民当即选派猛将尉迟敬德领军出征,唐军在泾阳附近击败突厥部队,共斩杀敌军上千人,但是并没有阻挡突厥南下的势头。
6月28日,颉利可汗已经抵达渭河北岸,唐朝都城近在咫尺,但是突厥部队却停止前进。
在《旧唐书》中记载,李世民仅带6名护卫来到渭河南岸,亲自与颉利可汗对话,大声斥责颉利可汗言而无信、背弃盟约。
仅隔2天,颉利可汗和李世民杀白马共同立誓,史称“渭水之盟”,随后颉利可汗带着突厥部队撤回草原。
细读“渭水之盟”的史书记载,会发现存在较多不合理的地方。
首先,从颉利可汗的角度出发,他得知唐朝皇帝易主,立即率军南下、直逼都城,不在于劫掠物资,绝不恋战,但是到渭水河畔自动停止,突厥的目的并不清晰。
其次,从唐太宗李世民的角度出发,起初李世民非常害怕都城被攻破,却能故布疑兵隔河对峙,还仅带6人前去隔河对话,从窘迫到伟岸,前后形象变化很大,李世民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最后,李世民有什么资格斥责颉利可汗背弃盟约,他所说的盟约是指什么,颉利可汗最终得到什么回报才选择退兵。
“渭水之盟”的故事似乎并不像史书中那样简单,今天,我们结合史料去还原渭水之盟的历史真相,唐太宗李世民又是为什么要掩盖真实情况的呢?
唐太宗的屈辱盟约在颉利可汗抵达渭水北岸的时候,他以执失思力作为使者,到长安城拜见唐太宗。
李世民当时直接斥责使者,他说“我和你的可汗当面定下和亲的约定,赠送的金钱、丝帛不计其数,如今是你的可汗擅自撕毁盟约,带领大军深入境内,对我没有愧疚吗?”
这段话出自《资治通鉴》,原文如下:
吾与汝可汗面结和亲,赠遗金帛,前后无算。汝可汗自负盟约,引兵深入,于我无愧乎。——摘自《资治通鉴》。
此外,在《旧唐书》中也有类似记载,李世民仅带6人骑马站在渭河南岸,隔着渭河与颉利可汗对话,“责以负约”,意思也是李世民斥责颉利可汗背负盟约。
《旧唐书》记载:“亲出玄武门,驰六骑幸渭水上,与颉利隔津而语,责以负约。”
很显然,在这次战争之前,双方已经都有了要遵守的盟约,那么,到底是什么盟约呢?
游牧民族面对农耕文化,在战斗力上具有先天优势,从隋朝末年开始,中原地区就陷入割据混战的局面,北部的草原部落迅速崛起,其中突厥成为佼佼者。
当时,契丹、吐谷浑、高昌等部落全部归降突厥,史书形容突厥“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意思是说,突厥的势力极其强大,达到游牧民族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隋末唐初的混战时代,窦建德、刘武周、梁师都、王世充全部向突厥称臣,接受突厥可汗的封号,这也让突厥的可汗有了入主中原的想法,想要效仿北魏的拓跋氏。
公元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之前,经过仔细权衡利弊,认为“如果不能与突厥搞好关系,就不可能成功起兵,更无从谈起成就大事”。
于是,李渊派刘文静作为使者,到突厥拜见始毕可汗,向其称臣。为了获得突厥可汗的欢心,李渊亲自书写信件,并且以下级身份使用“启”,而不是“书”,足见对突厥始毕可汗的尊重。
在这封信函中,李渊向突厥可汗许下承诺,征战得到的男女俘虏以及金银玉帛,全部归可汗所有。
《旧唐书》记载:“征伐所得,子女玉帛,悉归可汗。”
李渊抓住突厥的物质需求,成功打动突厥始毕可汗,双方就此建立盟约。
有了稳固放心的后方,李渊率领起义军目标明确、直奔隋朝都城,在路途上决不纠缠,率先控制长安城,为之后的登基称帝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全国战局形势逐渐明朗,公元625年,也就是唐高祖武德8年,李渊终于说了一句“硬气话”。
李渊说,“以前我因为天下还没有平定,对突厥格外优厚,即便这样,突厥仍然不能按照盟约约定的互不侵犯,以后要将突厥彻底消灭,再也不用容忍姑息。”
从《旧唐书》中的这段记载,也可以印证李渊的确曾经与突厥达成盟约,同时也可以发现,处于优势地位的突厥从来不遵守规矩,既从唐朝拿走金银玉帛等物资,又会出兵劫掠唐朝边镇。
唐太宗感到耻辱的两点李世民是在626年8月9日登基称帝,突厥颉利可汗是在8月19日率军南下,中间仅仅相隔10天,颉利可汗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时间点呢?
显然不是巧合,而是故意的。
当唐朝发生玄武门之变后,颉利可汗就一直关注唐朝宫廷局势,在李世民宣布登基后,颉利可汗立即出兵南下,根本目的是“吓唬”李世民,让他继续像父亲李渊那样定期纳贡。
如果颉利可汗只是普通的劫掠物资,他只需要突袭唐朝北部的边疆城池就够了,没必要率军突破层层防守直抵渭水河岸。
要知道,起初李世民已经派出尉迟敬德带兵截击,但是尉迟敬德这样的猛将都不能有效阻挡突厥部队,可见颉利可汗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饮马渭河,让唐朝感到害怕。
另外,从军事角度来讲,颉利可汗带领部队长驱南下,是非常危险的,容易被唐朝军队截断退路,最终被围歼消灭。
综合起来,基本可以确定颉利可汗的真正目的是“恐吓”新皇帝,迫使其继续履行纳贡约定。
那李世民是如何解决的呢?答案显而易见,满足颉利可汗所有要求。
前文说到颉利可汗派执失思力作为使者,李世民斥责他一番,最后将他囚禁在门下省。
门下省,是唐朝宰相的官衙,里面并没有设置囚徒监狱,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更加接近皇城,距离禁卫军的衙门非常近,所以门下省是非常安全的。
此外,当时门下省的最高官员是高士廉,他是李世民亲自提拔的心腹,也是后来跟随李世民到渭河谈判的6位之一。
也就是说,李世民虽然心中愤怒,但还是将颉利可汗的使者好生看管照顾着,这都是为后面谈判做准备。
李世民与颉利可汗的交谈过程以及谈判结果并没有显示在《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中,反而是李世民留下英勇睿智的历史形象。
比如在《旧唐书》中,描述当时唐军纷纷赶来,颉利可汗看到唐军阵势浩大,再加上使者被扣留,内心十分恐惧,于是向李世民请求议和。
《旧唐书》记载:“颉利见军容既盛,又知思力就拘,由是大惧,遂请和,诏许焉。”
这里显然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有歪曲事实、美化李世民的痕迹。
在渭水之畔,李世民是与颉利可汗单独交谈的,“独与颉利临水交言”,正是通过这次的单独谈判,李世民的目的是解除突厥对长安的军事危机,对于颉利可汗的目的,李世民也很清晰。
“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出自《旧唐书》
“卷甲韬戈,以金帛。”--出自《资治通鉴》
也就是说,李世民用“金帛”换取突厥的退兵。
双方的谈判非常顺利,李世民当天便回到皇宫,说明两人达成各自目的。
2天之后,即8月30日,李世民再次与颉利可汗见面,两人在渭水的便桥上重新签订盟约,随即斩杀白马立下盟约。
仪式结束后,颉利可汗带领突厥骑兵全部撤退,这场发生在李世民登基之初、历时仅11天的战争被顺利平息。
毫无疑问,此次“以金钱换平安”的盟约,是李世民向颉利可汗的一次屈服,让唐太宗倍感耻辱。
对于父亲李渊当年称臣突厥,李世民就曾表示“痛心疾首”,这次又签订城下之盟,让他“坐不安席、食不甘味”(出自《贞观政要》)。
耻辱为何获得赞美唐太宗李世民选择屈辱签订“渭水之盟”,的确事出有因,其中有太多的情非得已。
公元626年的唐王朝,还不能算唐帝国,准确地说,是破败丛生的国家。从隋朝末年开始,中原地区一直处于战乱中,相互征伐战争对国家的破坏极大,在李世民登基时,全国人口锐减、百姓流离失所,举步维艰。
在颉利可汗率军直抵长安城时,朝中将领纷纷请战,但是被李世民拒绝了,他选择以城下之盟的方式换取发展的时间。
从谈判的结果来看,李世民的确避免了突厥“放兵劫掠”的局面,保护京城以及周边地区免于战火浩劫。
纵观历史,与“渭水之盟”相似的事件也有不少:
前有汉朝刘邦的“白登之围”,被迫与匈奴订立和亲盟约,直到汉武帝刘彻时期才报仇雪耻;
后有宋朝赵恒的“澶渊之盟”,每年送给辽国金银布帛无数,整个宋朝时期都没能一雪前耻;
反观唐朝李世民的“渭水之盟”,是最快被结束的屈辱盟约,这都得益于李世民励精图治的决心。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对全国的经济状况非常清楚,任用贤良、奋发图强,对内善待百姓、鼓励生产,对外安抚四海、争取和平。
公元630年,距离渭水之盟仅仅3年多的时间,唐朝已经迅速恢复,李世民抓住突厥内部动乱的时机,唐军在定襄大败突厥,突厥颉利可汗独自逃走,还顺道救回隋炀帝的萧皇后。
随后一年时间里,李世民经过三次大战,斩杀突厥军队十余万人,唐朝的版图也扩展到贝加尔湖,很多少数民族纷纷前来归附,唐太宗李世民也被称为“天可汗”。
忍辱负重不是终点,而是奋起反击的起点。唐太宗李世民虽然签订屈辱的“渭水之盟”,但是他用实际行动积蓄力量,仅用3年时间便实现优劣转换、人生翻盘。
读史以明智,从唐太宗对待“渭水之盟”的故事中,后人也能汲取面对逆境的心态和继续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