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告别了李白之后,继续他的北国漫游之旅,杜甫到了山东泰安,经过了著名的东岳泰山山脚下,望着高大的泰山,杜甫写下了一首他早期著名的诗【望岳】诗如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的风格相当的快意豪迈,与杜甫后期沉郁忧患的诗作,差异很大,我想早期的快意豪迈,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天下太平,战乱尚未发生,另一个原因,也许是刚刚跟李白交游过,受到了李白的影响,所以,诗的基调开朗而奔放。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格局开阔的一个朝代,当时的读书人,大抵都会读书、漫游天下、结交一时俊彦,然后再去参加考试,期望进入仕途,一展抱负,这些士子在参加考试之前,都会把一些个人诗文作品,呈献给当时的社会名流学界大师,请予推荐给主考单位,这种拿出来自我推荐的作品,就是所谓的公卷。
在唐朝,除了武则天当政时期之外,考卷上的姓名都是公开的,因此,主考官在评卷的时候,对于已有才华名声的考生,会多予青睐,换句话说,唐朝科举评选人才,一方面是看考试当场的表现,一方面也会参考考生当时的诗文成就与社会声誉,已经具有社会声誉的考生,定可录取。
所以,当时的文人,一方面要好好读书,一方面要到处历练,以便写出感人而有内容的诗文,同时也需要多交朋友,进行文化串联,培养良好的社会关系,学问、历练、以及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条件都齐全了,考场的成功率才会高、个人的仕途前景才会好,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就应该是知识丰富、了解国家的山川文物、格局开阔、同时又具备了良好而正面的人际关系。
在大唐王朝的建国初期,国家所选拔的人才,大概就是国家所需要的人才,这个制度的成效,是令人满意的,任何的制度,实行的时间久了,就一定会有弊端,就象是一个人,如果上了年纪,就一定会老化一样,唐朝人才培育与遴选的机制,到了后来,流弊丛生,政治党派与主考单位之间,利益瓜葛纠缠不清。这个制度,到了唐朝中叶之后,就已经无法再为国家,公平有效的选拔人才了。
到了宋朝,科举考试制度采取了糊名制,公卷风气已经不在,宋朝的科举选取人才,防范弊端的措施加强了,人才的格局也变窄了。
杜甫在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决定到京城长安谋求发展,这一年,杜甫35岁,风华正茂,杜甫觉得自己的学问、见识、人格都已成熟,杜甫的自我感觉,十分良好。
在杜甫的诗中,他是这样的描写自己: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的意思是说,他觉得自己很优秀,决定登上仕途,为国效劳,杜甫相信皇帝是个贤君,他会努力帮助皇帝,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于是杜甫参加了一次特考,很不幸的是,这次的特考是一场闹剧,权相李林甫主持了这次特考,李林甫暗中不许一人入选,然后,李林甫上表给皇帝,跟皇帝道贺说野无遗贤,其实李林甫的意思,就是向皇帝夸赞,所有的人才,都早已纳入他的行政系统中,完全没有沧海遗珠之憾。
自谓颇挺出的杜甫,跟其他所有的考生一样,被刷了下来,杜甫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心愿,事后来看,真是天真而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