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初,战士垦荒生产野猪来破坏,一场“人猪大战”精彩展开

修为之 2024-02-13 07:14:13

50 年代初,新疆军区二十二兵团部队执行屯垦成边任务之后,仍然保持着团、营、连、排、班的建制。

26师78团各连队由于地处沼泽洼地附近,芦苇丛生,野草密茂,沙包连绵的缘故,野兽出没频繁,尤以野猪最为猖狂,对人身安全和庄稼生长造成很大威胁。

每年玉米播种开始,野猪就成群结队窜人地里拱吃玉米;幼苗期就咬吃玉米茎叶;开花结棒时就咬断玉米秆吃棒子。

为此,泉水地生产四队专门成立了一个对付野猪的建制班一一打野猪班。

人们习惯地把它戏谑为“野猪班”。

这个班由六人组成,班长赵玉龙是抗日战争参军的老兵,30开外,曾任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

他枪法好,也有作战经验。副班长姓蒋,转业战士,1.8 米高,大家都把他叫蒋大个子。

另外四人都是20 出头的小伙子。队里给他们配发了两支“七九步枪”,40发子弹、两面锣、两盏马灯、两根长木棒、雨衣和手电筒等。

“野猪班的任务是:从玉米播种的那天起,一直到收获归仓为止,没有节假日,不管刮风下雨,每天晚上都要严阵以待守护在地头上。

果然不出所料,刚播下玉米的那一天夜间 12 点左右,野猪群就从排水渠北面的沙包出动了,他们越过渠沟进人玉米地。“呼哧!呼哧!”沿着播行拱吃玉米种子。

埋伏在地东头的赵玉龙,隐隐约约看到他们的形影,忙把枪口对着那领头猪不断移动,正要扣机的瞬间,蓦然想到守护在西头的蒋大个子他们的安全,又考虑到万一打不中要害,惊慌群猪四处逃窜,向人反扑过来,岂不是惹出麻颇?

不如先敲锣驱赶,试看情况如何再行事。

于是他用手电简向对面老蒋发出信号,两头同时敲起“嗵!嗵!嗵!”的锣声。

这一招还真灵,野猪群仓惶逃窜。赵玉龙见此高兴地对伙伴说:这办法既安全又省子弹。

从此,每发现野猪群出动进地,就立即被驱赶,防患于未然。

七八月间,玉米抽穗结棒时期,是野猪伤害庄稼的高峰期,因为玉米长高了,有利于野猪的隐蔽。

尽管“野猪班”的战士倍加警惕,也防不胜防。

在一个狂风大作的夜间,玉米地里发出“哗啦! 哗啦!” 阵阵嘈杂声,听也听不着,看也看不清,使得“野猪班”同志们焦急万分不知所措。

大约十分钟左右,狂风稍许缓和下来,他们屏息地听出玉米地里传来“噼里啪啦”的声音。

赵玉龙断定野猪群已经进地咬吃棒子,他毫不迟疑地安排两位敲锣的迅速赶到南面点燃火堆,击锣驱赶。

他和老蒋4 人持枪拿棒疾步赶到北面排水渠附近埋伏等待战机。野猪见南面的火光,又听到锣声阵阵,便争先恐后跑出玉米地,往北面老路逃回。

先是一群小野猪前拥后挤地越过排水渠,紧跟着两个领头猪奋蹄跃渠时,赵玉龙和老蒋按原先约好的方案,迅速把枪口对准他们“啪!啪!”两声,一枪击中一只头部,马上四肢朝天滚入渠沟,一枪击中另一只野猪的腮巴上,他正龇牙裂嘴激怒场蹄反扑过来时,老蒋顺手举起枪托奋力向他头上一砸,枪托裂成两片。

说时迟,那时快,赵玉龙跟着补了一枪“啪!”的一声,那猪的肺门开了花,也滑落到水渠里。

战斗结束后,天已麻麻亮,赵玉龙把全班集合在一起,除一人回队部报告情况外,其余仍坚守阵地,以防逃去的野猪搬兵回来进行反扑。

连赵文德得知消息后,便派出拖拉机手开车奔赴现场。

当大家用钢绳捆绑好野猪拖上岸时,随便估量一下,两只野猪总共 300 公斤以上。

赵玉龙得意地说:“今天终于把你们制服了,让你们去西天团圆吧!”

拖拉机把它们拖回连部时,全连职工、家属老少都来围观。

一位职工用棍子捣了捣野猪脑袋说:“你们毁坏我们庄稼,今天我们就要吃你们的肉”

正巧,第二天是“八一”建军节,炊事班的同志不辞辛苦,连夜将野猪破肚刮毛,赶在聚餐时,为全连职工、家属增添了一道丰盛的野味佳肴。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修为之士

0 阅读:0

修为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