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陈奇:最高职务为师长的他,被破例授予少将军衔

人文之光啥 2025-03-18 08:47:36

相信喜欢看《亮剑》的朋友都知道,李云龙、孔捷、丁伟这三个将军,在1955年的时候,职务都是军长,但是军衔方面,却都是少将——将官里面最低的一个军衔。而在真实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开国少将,其职务最高是师长——要知道,在当下,在不存在元帅、大将军衔的情况下,师长对应的军衔是大校。因此相比存在元帅、大将军衔的情况下,1955年的师长能获得少将军衔,确实让人感到不可思议。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个景象?

1、1955年授衔

1955年我军第一次确立军衔制度。当时军衔的授予存在一些原则,同时也存在一些破例。

所谓原则,指的是从我军的历史角度来看,八路军时代参加我军的军官,最高军衔应该止步于大校。但是也有破例:比如吕正操将军是在八路军时代参加我军,但也依旧被授予上将军衔。此外一些少数民族将领,有的是在1950年之后参加的我军,但也依旧授予上将军衔。

同时军衔的授予还需要考虑代表性问题。比如东北抗联也有人被授予将军的军衔——这其实更多属于纪念意义——纪念东北抗联在东北的奋斗和牺牲。

因此在原则和破例共存的情况下,本文要说的这个师长少将,也自然也属于事出有因的存在。

2、陈奇参加红军

本文今天要说的这个开国少将叫陈奇。一般认为陈奇并不属于贫农,因为贫农多少还有点自己的农具这些工具,而陈奇出身家庭更穷:属于雇农。就是依靠给地主家打工为生。这种情况属于赤贫。

其实如果对农业社会有过了解的朋友会发现,因为生产力的局限,古代多数老百姓其实寿命也就50多岁,因为体力劳动+营养不良+压力大等综合因素,都很大程度影响人类寿命。因此陈奇少年时候,其父亲就因为积劳成疾的缘故死了。陈奇于是在地主家打工,来换取生活来源。

其实人类历史上像陈奇这样的情况可谓数不胜数。但是陈奇是幸运的,因为陈奇看到了红军来到自己的家乡,并在家乡一度消灭封建剥削。陈奇感觉到红军的伟大和进步意义,于是陈奇选择参加了红军。之后很多年时间里,陈奇跟着红军部队转战各地。

当然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红军的生活日常就是风餐露宿,加上战斗残酷、缺医少药。很多战士因为缺少医药而在伤病中牺牲。陈奇在红军时代就因为这些原因而种下病根。之后的战争年代里,陈奇甚至身体还出现了相对严重的伤残。

说到这有必要说一句:战争的操劳性对人的消耗也大。比如徐海东大将就是例子。徐海东大将在红军时代就是军长,在1940年以后,就因为重病缠身的问题需要休养。

3、因病去世

1948年左右,陈奇的职务是解放军师长。不过之后一年多,陈奇本来可以担任军长,但之前积累的伤病在这个阶段集中爆发,所以陈奇的身体情况必须去医院疗养。所以陈奇的军长就没当上。

而1955年授衔的时候,考虑到陈奇之前的职务是师长,所以原则上陈奇应该授予大校军衔。但是上级首长经过一番研究,认为陈奇的情况事出有因,所以1955年授衔的时候,破例授予陈奇少将军衔。而陈奇获得少将军衔之后没多久,就因病去世。

0 阅读:38
人文之光啥

人文之光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