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或许会遇到一些孩子,他们如同被阴霾笼罩,显得死气沉沉,失去了本该有的朝气与活力。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沉睡的星星,只要我们用爱和正确的方法去唤醒,他们就能重新闪耀。
曾经有一位家长分享,自己的大儿子变得面无表情,碰到高兴或伤心的事都很少有情绪反应,每天和家人也没什么交流,这让家长十分苦恼。

他觉得自己的孩子每天死气沉沉的,明明是青春期的大好年华,却已经像个老头子了,一点也没有年轻人的活力。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这个家长多次试图和儿子沟通,想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想要唤醒儿子的活力,但都没有效果,后来经过老师的提醒才意识到,是自己在孩子情绪表达上的不当反馈,让孩子觉得怎么做都不对,所以只能面无表情。于是,家长开始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当孩子开心时给予肯定,当孩子难过时表示理解。慢慢地,孩子情绪低落的时间变少了,又重新展现出了活力 。
还有在国庆社区活动中,一群孩子聚在一起却不嬉戏打闹、鲜有交流,他们要么抱着手机玩,要么放空发呆。本该充满朝气的他们,却被“懒、宅、颓”的标签所笼罩。
心理学家约翰·马理的研究表明,人需要“彩排期”,也就是玩耍的自由,才能成长为健康、有活力的成人。而现在的孩子,每天早起上学,放学后又被送往各个课外班,失去了玩耍的机会,也就失去了活力 。

那么,我们该如何唤醒这些“死气沉沉”的孩子呢?
首先,要重视孩子的积极意愿。当孩子表达出想要改变的决心时,父母不要怀疑和嘲讽,而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就像有个孩子说“我要早睡早起,少玩手机,努力学习”,父母不要上来就打击孩子,应该相信孩子,并鼓励他们从最小的行动开始,比如制定一个简单的作息计划,或者每天少玩半小时手机。当孩子迈出第一步时,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让孩子在小行动和小改善中逐渐建立信心 。
其次,要发现并利用孩子的资源。很多父母总是盯着孩子没做到的部分,却忽略了他们已经做到的事情。其实,孩子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哪怕是很小的成就,都值得被挖掘和利用。
有个孩子报名参加运动会的3000米比赛,虽然知道自己可能跑不赢别人,但依然坚持跑到了终点,这种坚持和努力就是孩子的资源。父母要将这些资源呈现给孩子,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激发内在动力 。

最后,父母要保持持久的耐心。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会有波动和反复。不能期待孩子立刻变得很好,也不能因为孩子的一次反复就失去信心。比如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努力调整作息,但突然有一天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这时父母要接受结果的滞后性,耐心地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他们的生命中都藏着无限的可能。让我们用爱、耐心和正确的方法,去唤醒这些“死气沉沉”的孩子,让他们重新绽放出生命的光彩,向着美好的未来展翅翱翔。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温暖的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自己人生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