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超母亲:以死相逼保下女儿,初见周恩来就说了这样一句话

开卷于甲子 2024-09-11 20:08:20

前言

“这是我的女儿,你如果要是带走她,就先杀了我!”这是邓颖超的母亲,在生下邓颖超之后说的话,只因为家里面重男轻女,母亲以死相逼,保下了邓颖超。

这位英雄母亲60岁入狱,在见到周恩来的时候只说了一句话。

她究竟说了些什么?这位英雄母亲做了多少伟大的事呢?

以死护女

邓颖超的母亲叫杨振德,祖籍长沙,她的祖父是当地有名的富商,只不过因为后代不会经营,所以到了杨振德父亲这一代,就渐渐衰败了。

杨父只有杨振德这一个孩子,所以对她十分疼爱,不仅教她读书识字,还指导她学习中医。

在杨振德14岁那年,父母相继去世,她并未放弃对医学的钻研,渐渐的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医生。

1900年,杨振德嫁给邓廷忠做续弦,四年后,生下女儿邓颖超。由于邓廷忠重男轻女,见是个女儿就非常的不满意,所以在邓颖超刚满月,他就想要把女儿送人。

听说丈夫想要送走女儿的那一刻,一向温柔恬静的杨振德,罕见的发了火,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菜刀威胁邓廷忠,“你要是敢把女儿送人,就先把我杀了。”

看到杨振德如此愤怒且坚定,邓廷忠也不免被吓住了,所以这次他选择了退让。

虽然不把女儿送人了,但是当时女子缠足还没有被禁止,邓廷忠再次要求给邓颖超缠足,这次依旧被杨振德反对了:“我的女儿不需要缠足。”因为有了母亲的保护,所以邓颖超从来都没有缠过足。

在邓颖超三岁那年,邓廷忠突然告诉杨振德,自己犯了欺君之罪,要被流放新疆三年,杨振德说会等他回来。

由于邓廷忠一生清廉,流放的他甚至连路费都没有,还是杨振德变卖家产首饰,为他送去了盘缠。

此后,杨振德与女儿相依为命,靠行医治病维持生计。只是她作为“犯官家属”,不能在广西挂牌行医,可是无牌就更不能行医了。

失去了为生条件的杨振德,只能带着女儿四处奔走。她们来到了广州,却因人生地不熟,赚不到几个钱,于是她们又来到了上海,可是在上海,不打点青红帮的话,根本做不成生意。

就在她们一筹莫展之时,邓颖超的三哥给她们寄了一封信,让她们来天津投靠。

所以母女二人又来到了天津。本以为到了天津,又能有所保障,可现实是,三哥自己都没有工作,他之所以让继母来天津,是以为继母手中有他父亲留下的财产,未曾想愿望落空了。

三个人大眼对小眼,总不能就这样干等着来钱,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总要找个工作的。

还好杨振德在这里遇到了邓廷忠的一位老乡,帮她找了一份育婴堂校医的工作,每个月十块大洋包吃住,这对于母女二人来说,已经够用了。

可是她们还得接济三哥,于是为了补贴家用,她只能让自己年仅七岁的女儿也在育婴堂的编织厂,做起了织毛衣的零活,一天能挣七八个铜板。

虽然有了收入,可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好在后来又有人给杨振德,介绍了一份戒毒所的工作,每个月有三十块大洋,她们的日子终于宽松了一些,邓颖超也不用再给别人织毛衣,可以专心学习了。

接下来的日子,杨振德就每天行医做活,等着邓廷忠回来,日子好像是终于有了点盼头。

然而等到邓廷忠三年期满,将要回家的时候,却病死在了陕西,从此之后,便只剩下母女二人相依为命了。

由于从小就跟着母亲漂泊,所以邓颖超比一般的孩子更懂事,很小就知道帮母亲减轻负担。

在学习上也很少让母亲操心。1913年的时候,杨振德带着女儿来到北平,在一个平民学校当教员,而9岁的邓颖超,之后也进入了这所学校学习。

在平民学校的日子里,对于杨振德和邓颖超的影响都非常大。杨振德在这里结实到了大量的进步人士,如果说之前她还只是一个,只为解决温饱,教育好女儿的家庭妇女,那从这以后,她就蜕变成一个关心时局,开始寻求救国道路的革命者。

学校的校长陈翼农,就是一位革命者,只是学校成立仅半年,陈翼农就被袁世凯抓住,残忍杀害了。

此时杨振德站了出来,不顾个人安危,和其他革命同志一起,为陈校长收尸,安葬了他。

她没有害怕,反而越来越坚定,因为她知道,革命总要流血牺牲了,倘若她的血能换来和平,那便死得其所。

杨振德在革命上的坚持,影响着年幼的邓颖超,从此之后,邓颖超会跟随母亲的步伐,踏上革命的道路,她会见证新中国的成立。不过在她成功之前,必须要先经历磨难。

初见周恩来

平民学校因为校长的离世停办了,杨振德又带着女儿回到了天津,只是这次她们的思想完全不一样了。

由于家庭贫困,邓颖超上学的学费,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1915年,邓颖超虚报了2岁,上了可以免除学杂费的女师预科,减轻了母亲的负担,一年后顺利升入女师本科继续学习。

邓颖超15岁那年,五四运动的浪潮蔓延至天津,邓颖超被这股浪潮感染,也加入到其中。也是这一年,邓颖超与周恩来相识,创办了觉悟社,这是他们缘分的开始。

1923年,远在法国的周恩来,写信向邓颖超表白心迹,里面还有一张他在法国的照片,邓颖超把周恩来的照片,拿给母亲看,杨振德看到后只说了一句话:“不错,这人靠得住!”

不过对于邓颖超和周恩来的恋情,杨振德还是有些担忧,毕竟她自己的婚姻并不幸福,所以希望女儿的婚姻可以圆满,纵使她觉得周恩来靠得住,还是劝女儿等到周恩来回国以后再确定关系,毕竟异国恋并不容易。

1925年8月8日,周恩来与邓颖超在广州结婚,杨振德未来他们送去了祝福,不仅如此,杨振德还成为了二人革命道路上的同行者。

10月,邓颖超从广州发来电报,让周同宇陪同杨振德一起去广州,此后,杨振德便一直尽自己所能,在革命事业上帮助二人。

她来到广州后,并不愿意完全依靠女儿女婿生活,反而去了一所中学教地理和历史,后来,又去了另一所学校做学监。

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他们经常会秘密辗转多地,杨振德不顾自身危险,帮他们打掩护,还积极参加地下组织工作。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周恩来和邓颖超等共产党人陷入了危机,为了继续革命,他们只能转到地下,杨振德则以行医之名,为他们做掩护。

1932年,57岁的杨振德,跟着女儿女婿来到中央苏区,在红军总医院当医生,为战士们治病。苏区的红军都非常的敬重她,还亲切的称她为“杨奶奶”。

女婿和岳母日常

瑞金的生活并不好过,由于国民党的封锁,这里就连最基本的盐都吃不上,因为缺盐,战士们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周恩来甚至还因此从马上摔了下来。

杨振德听说自己的女婿受伤后,非常的心疼,想尽办法解决缺盐的问题。她去硝盐厂打听了一下,只能挖20斤的上等硝土,就能换二两的硝盐,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她每天都会挑着担子去挖硝土。

有一天,她在一个废弃多年的茅坑墙上,发现了大量的硝土,于是就拿着铲子挖了起来。结果因为年久失修,墙体经不起挖掘,突然坍塌了,杨振德来不及躲避,刷进了2米多的深坑。

有人看到以后,赶忙把她送去了医院,邓颖超和周恩来听说以后,连忙赶到医院去看她。当周恩来知道岳母挖硝土的原因后,真是又气又感动。

毕竟岳母这么做也是为了他,可是这也太危险了,所以在岳母痊愈后,周恩来罕见的发了火:“以后不准再去了。”

之后他将杨振德挖来的硝盐送到了中央红色医院,也不算是白费力气了。

周恩来对于自己的岳母向来都非常的尊敬,和邓颖超结婚以后,他从来不称呼杨振德为岳母,而是尊敬的叫她“邓老太太”。

不要为我费心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长征,杨振德因为年纪大了,走不动,所以就留了下来,向白区转移。

1935年4月,杨振德不幸被国民党逮捕,敌人知道她的身份,就威胁她,让她劝说周恩来和邓颖超脱离共产党。

杨振德义正言辞的拒绝:“孩子大了哪由得了娘管,你们蒋委员长不是也管不了自己的儿子吗?如果要是想要用这个定我的罪,那杀头我也不怕!”

其实这话说的也没错,蒋经国当年在苏联的时候,加入了苏共,甚至还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宣布与他断绝父子关系,可见杨振德这话,是戳了蒋介石的心窝子了。

国民党拿她没办法,只能一直关押她,直到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达成,杨振德才被放了出来。

1939年,杨振德随女儿和女婿来到了重庆,虽然她这时候已经63岁了,但还是在坚持为大家治病。但是第二年,杨振德就因为几十年的劳累和颠簸病倒了。

邓颖超非常着急,想了很多的办法救自己的母亲,杨振德看着也是心疼,于是对他们夫妻二人说:“你们不要再为我忙活了,革命才是最重要的。”

结语

1940年11月18日,杨振德在重庆市逝世,终年65岁。这位英雄的母亲,操劳了一生,终于还是闭上了眼睛,这次她终于能休息一下了。

我们向来只关注英雄的成长,可英雄背后也离不开家人的教导,正式因为有杨振德这样伟大的母亲,才能让邓颖超他们专心干革命,迎来胜利的曙光。

而邓颖超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待,用自己的一生换来了新中国的黎明。

0 阅读:25

开卷于甲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