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菠萝蜜看看旅游 2025-02-18 05:36:13

越秀区,隶属广东省广州市,是广州市的中心城区,位于广州市区中心,东起广州大道,与天河区接壤;南临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与荔湾区毗邻;北面到白云山山脚,与白云区相邻,陆地总面积约31.29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6月,越秀区下辖18个街道。截至2023年末,越秀区户籍人口约117.01万人。

气候

越秀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其气候特征与广州整体相似,终年温暖湿润,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约 22℃,夏季较长,气温通常在 30℃上下波动,虽然天气较为炎热,但因城市绿化以及靠近珠江等水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酷热。冬季相对温和,几乎无严寒,极少出现下雪天气。年降水量丰富,大约在 1700 毫米左右,降水集中在 4 - 9 月,充沛的降水为城市的水资源储备和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地形地貌

越秀区地势相对平坦,整体呈东北高、西南低的走势。区域内大部分为平原地形,这为城市建设和交通布局提供了便利条件。东北部有少量低矮丘陵,如越秀山,虽海拔不高,但山体植被丰富,景色秀丽,成为城市中的一片自然绿洲。越秀山周边地形略有起伏,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地形景观。由于靠近珠江,河流水系在区域内也有一定分布,珠江及其支流不仅为城市提供了水源,还在塑造城市景观和促进水上交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著名景点

越秀公园,作为广州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园内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其中,越秀山是公园的核心,山上古迹众多,如明代古城墙、镇海楼等。镇海楼作为广州博物馆,珍藏着大量历史文物,展现了广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此外,公园内还有五羊石像,这是广州的标志性雕塑,象征着广州 “羊城” 的美誉。

中山纪念堂,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是一座具有浓厚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建筑。其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技术相结合的设计,外观宏伟壮丽,内部空间宽敞。堂内的装饰精美,保存了许多与孙中山先生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物,是人们缅怀孙中山先生、了解近代历史的重要场所。

北京路步行街,这是广州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之一,不仅是购物的天堂,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街道两旁保留了众多古老的建筑,如千年古道遗址等,见证了广州商业的繁荣发展。在这里,游客可以一边购买各种特色商品,一边感受广州的历史韵味和现代都市气息。

石室圣心大教堂,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一间大教堂,始建于 1863 年,落成于 1888 年,历时 25 年建成,是全球四座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教堂由法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工匠建造,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为纪念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而建的陵园,陵园内松柏常青,庄严肃穆,烈士纪念碑高耸入云,铭刻着烈士们的英勇事迹,也是市民休闲和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

高第街,有着 “广州第一街” 的美誉,是广州著名的商业街,历史上是广州的商业中心和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集散地,曾是繁华的丝绸、刺绣等商品的交易场所,现在依然有许多服装、饰品等店铺,充满了浓郁的商业氛围。

当地特产

广式糕点,种类繁多,造型精美。鸡仔饼咸甜适中,内有猪肉、芝麻、瓜子等,香酥可口;老婆饼外皮酥脆,冬瓜蓉内馅软糯香甜;核桃酥口感浓郁,核桃的香味与面粉、糖等融合,入口即化。

老婆饼,外皮酥脆,内馅软糯,甜而不腻。传说它的由来与一段爱情故事有关,如今已成为广州的经典传统小吃。其独特的口味和精美的制作工艺,使其成为游客必尝的特色美食,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糯米鸡,荷叶的清香渗透到软糯的糯米和鲜嫩的鸡肉中,口感丰富,营养美味。它以荷叶包裹糯米和鸡肉蒸煮而成,是广东茶楼中常见的点心之一,在越秀区的大街小巷都能品尝到这道经典美食。

广式腊味,如腊肠、腊肉等,以独特的风味闻名。选用优质的猪肉、鸭肉等为原料,经过腌制、晾晒、烘烤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广式腊味肥而不腻,香气扑鼻,可用于制作煲仔饭、炒菜等,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

泮塘五秀,指莲藕、马蹄、菱角、茭笋、茨菇,在粤菜中运用广泛。莲藕可煲汤、清炒,粉糯香甜;马蹄清脆爽口,可直接食用或用于制作马蹄糕等甜点;菱角味道鲜美,可煮食或制成菱角粉;茭笋鲜嫩多汁,适合炒菜或做配菜;茨菇略带苦味,具有独特的风味,常与肉类一起炖煮。

海产干货,越秀区的一德路是国内外比较大型的海味干货集散地,有鲍参翅肚、鱿章墨鱼、三菇六耳、干果坚果等三百多种农副产品,如干鲍鱼、虾米、鱿鱼、干贝等,品质优良,价格实惠,是烹饪海鲜美食的优质食材。

历史文化

越秀区是广州最古老的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底蕴极为深厚。自秦朝以来,这里一直是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岭南文化的核心区域,越秀区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众多历史名人曾在此留下足迹,如海瑞等,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成为越秀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的粤语文化保存完好,粤语不仅是日常交流的语言,还在粤剧、粤语讲古等传统艺术形式中得以传承和发扬。粤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越秀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区内的多个剧场经常上演精彩的粤剧剧目。传统的岭南民俗文化,如春节期间的迎春花市、端午节的赛龙舟等活动,在越秀区也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内涵,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生活,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0 阅读:0
菠萝蜜看看旅游

菠萝蜜看看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