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

菠萝蜜看看旅游 2025-02-04 03:32:42

增城区,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部,珠江三角洲东北角,东界惠州市博罗县,西连黄埔区,南与东莞市隔江相望,北接从化区、惠州市龙门县,总面积约1616.47平方千米,增城区下辖6个街道、7个镇。区政府驻惠民路1号。截至2023年末,增城区常住人口约158.67万人。区境内的方言主要有粤语(本地话)和客家话 。

气候

增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属南亚热带典型的季风海洋气候 。其气候特点为温暖、多雨、湿润,夏长冬短,夏季长达半年之久 。年平均气温 22.1℃,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38.6℃,极端最低气温 - 1.9℃ 。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 2039.5 毫米,但分布不均,其中汛期(4-10 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 80% 以上 。年平均相对湿度 78.8%,最小相对湿度 24% 。全年日照 1715.4 小时,年平均风速 2.1 米 / 秒,最多风向为 NNW 风 。

地形地貌

增城区北部地势较高,南部较低 。山地以低山为主,是九连山脉的延长部分,山脉呈东北与南西走向,平行排列的中山与低山,其间形成了东江与增江,山地占全区面积 8.3% 。丘陵地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占全区面积的 35.1% 。台地也多在中南部,占全区面积 23.2% 。南部是三角洲平原和河谷平原,占全区面积的 35.4% 。

著名景点

增城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道东桥东路90号。坐南朝北稍偏西,建筑占地面积496.8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约1500平方米。碑呈四方塔状,实心,共分两级,高约12米,碑身正面塑“增城革命烈士纪念碑”九个红色大字,碑的底部镶嵌四面黑色大理石,刻有抗战历史碑文和烈士英名录。

增城雁塔,被列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万历二年倡建,有450余年历史。塔基为红色砖石雕刻构成,塔身用砖石砌成,整座塔为楼阁式,绿檐红窗,共七层,呈八角形,边长2.5米,高32米。塔的第一层北面开有一拱门,北向石拱门匾上镌刻“雁塔”二字。

增城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原旧址在增城凤凰山,是广州市首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馆2017年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整体建筑层高5层,建筑面积6544平方米,有国家二级文物5件,国家三级文物163件,一般文物3500多件(套)。

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有丰富的温泉资源,水温28℃-73℃,日出水量4000吨。分为白水仙瀑景区(国家4A级景区)、大丰门景区、高滩温泉景区、车洞水车景区、牛牯嶂景区等景区。有中国大陆落差最大(428.5米)的高山瀑布——白水仙瀑。有围绕瀑布沿山修建号称“天南第一梯”的9999级登山步径,有九座海拔超千米的山峰,其中牛牯嶂为增城最高峰,海拔1088米。

当地特产

增城荔枝,闻名遐迩,品种繁多,有挂绿、桂味、糯米糍等,其中增城挂绿更是荔枝中的珍稀品种,品质极佳,果实成熟时红紫相间,一绿线直贯到底,果肉细嫩、爽脆、清甜、幽香,被视为荔枝中的珍品 。

增城丝苗米,米粒细长,晶莹剔透,油质丰富,米饭口感爽滑,香气浓郁,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

派潭凉粉草,是制作凉粉的优质原料,用其制作的凉粉口感爽滑,清热解暑,是增城当地的特色消暑食品,深受人们喜爱 。

增城乌榄,果实饱满,营养丰富,可加工成各种食品,如榄角、橄榄油等,具有独特的风味 。

历史文化

历史名人,涌现出了南宋丞相崔与之、明代三部尚书湛若水等历史文化名人 。湛若水创立了 “甘泉学派”,与王阳明齐名,他在增城等地兴建书院,推动讲学,对岭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文化遗产,拥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榄雕工艺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貔貅舞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何仙姑与挂绿传说等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外,还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如菊坡亭、莲花书院、湛子洞、何仙姑家庙、报德祠、长寿寺、雁塔寺等 。

0 阅读:0
菠萝蜜看看旅游

菠萝蜜看看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