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选择迁台的最大原因:李宗仁再三逼其出国

论史近现代 2024-12-11 00:04:31

文/林桶法

1949年4月,眼看蒋家王朝大厦将倾,蒋介石开始考虑在惨败之际的退路。4月下旬,蒋介石拍板:撤守台湾,建立“反攻大陆,复兴党国”之基地。蒋介石即使在下野后,也还没有打算将政府迁台,那么他是何时决定迁台的?其决定迁台的原因为何?

蒋介石去台是因为孙中山的“遗训”吗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在全面突破了蒋介石精心策划的“长江防线”后,占领了其“首都”南京。国民党的江南“半壁江山”已支离破碎,心急如焚的蒋介石立即在浙江定海举行了紧急军事会议。

会上,蒋介石便引述了一句所谓孙中山先生的“遗训”:“外战不出(四)川,内战不出(台)湾”,以说明自己撤守台湾乃源于先总理事先已确定的“伟大思想”,可谓用心良苦。会议结束后,蒋介石拍板:撤守台湾,建立“反攻大陆,复兴党国”之基地。

为此,蒋介石采取了一系列应变措施。命令国民党海空军主力南移,以台湾为中心,把经营的重点放在上海、福建沿海及西南地区。并且早在1948年12月24日,蒋介石任命心腹陈诚担任台湾省政府主席,蒋经国为省党部主任委员,随即,他又加委陈诚兼任台湾省警备总司令和省党部主任委员之职。

首先要说明的是,蒋介石决定迁台湾虽不是仓促决定,也不是下野前就已经确定,台湾是蒋介石下野后安排退路的选择之一,但不是唯一的选择。蒋介石曾有过多种打算:其一,将国民党军队转移到西康,建立以西昌为中心,以西南广大地区为依托的根据地;其二,撤退至海南岛,以该岛为中心,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凭借,作为国民党的最后坚守阵地;其三,以台湾作为最后的存身之地。

1949年1月17日,蒋介石写信给其妻宋美龄,表示:“政府绝不迁台,兄亦不即刻赴台。”宋美龄此时正在美国积极争取美国的援助。2月1日,蒋介石在日记中提道:近日关于迁都与政府裁员问题,谣诼纷纭,人心动荡,致公务员与社会皆呈紊乱不安之状,乃由行政院院会决议,表明绝不迁都,以辟谣言。

即使在1949年4月23日,蒋介石在离开溪口后电宋美龄谈道:“南京国民党军全部已于今晨撤退,但上海准备固守,绝不放弃。”蒋介石此时是有固守上海及江南的决心的。

其二,蒋介石的部署是多方面进行的,他在引退之前对固守南京之决心,并做若干的军事部署,先守长江,长江不保,全力守上海,上海被占,将重心移东南的广州、西南重庆及台湾。

台湾确实是蒋介石最重视的地区之一,大约在1948年底就已相继安排各项事宜;个人迁台可能是在国共北平谈判失败后,李宗仁一再进逼,加上中共渡江,上海已有立即性的危险,遂决定去台,时间应该是1949年4月底;至于整个政府迁台的决定,应是5月的定海军事会议,而5月16日国民党中央会议上也再度确定。

5月17日蒋经国的日记中提道:“此时中枢无主,江南半壁业已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父亲决计去台,重振革命大业。”5月18日,台湾省即简化入境申请手续,一些国民党军政机关及人员陆续迁入台湾。台湾固然是蒋介石计划的一部分,但最后政府迁台与蒋介石去台则是经过时局的变迁而下的结果。

蒋经国、陈诚等人建议蒋介石去台湾

蒋介石对台湾印象不错。1946年10月21日,蒋介石偕夫人游台湾,深觉:“台湾尚未被共党分子所渗透,可视为一片净土。”此外,台湾还有其独特的条件,它是中国沿海的最大岛屿,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又有丰富的矿藏。

而且在经过日本的长期霸占之后,台湾的经济脱离祖国大陆而独立存在,自成系统,尤其是它与祖国大陆之间隔了一条100多公里宽的海峡,没有现代化的海空军的“共军”是极难横渡的。这一切都给蒋氏夫妇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陶希圣、張其昀、蒋经国、陈诚等人也建议蒋介石去台湾。当局势危殆之际,左右有建议重视川防,但陶希圣则认为台湾地位重要:“我想从台湾复兴这是将来的希望,因为英美是海权国家,一到台湾以海洋为基地,可与太平洋对岸的美国打交道,这中间还大有可为。”

张其昀从地理的角度对蒋介石提出迁台建议:其一,台湾海峡海阔浪高,能暂时阻止没有海军、空军的共军乘胜追击;其二,台湾作为反共复兴基地,比其他地区更具优越之处,因为土地利用率高、粮食农产品可满足军民所需、台湾岛内交通便利,具工业基础,有利经济发展、军事上易于防守,扼太平洋西航道之中,与美国的远东战略防线衔接,台湾经日本50年的统治对中央政府有一种回归感,且较少共党的组织与活动。

这样的分析,对蒋介石迁台自有其影响。至于蒋经国,自蒋介石下野后,蒋经国一直长侍左右,也多次代表蒋到处处理一些问题,对台湾亦有所了解,甚至也曾建议蒋出国至加拿大,对于局势也曾向蒋作报告,在局势危急之际曾向蒋建议迁台。

另外,陈诚的建议也具有一定的影响。陈诚接任台湾省主席之后,奉命到京。1949年1月21日,陈诚的飞机抵定海上空,临时接获指示飞杭州,蒋介石下野回奉化途中接见陈诚、陈仪等人。

陈诚短暂请示后,到南京谒李宗仁代总统及孙科院长述职;25日返台,返台后即在台准备澎湖二处、台北、阳明山、大溪、日月潭、高雄、四重溪等八个地方,这些处所正是蒋介石去台的路线及暂居之处。3月24日、25日,陈诚再度至溪口报告台湾的情形,并建议蒋驻台湾。

国共和谈无结果后,中共渡江;4月29日,陈诚电蒋请其早日驻跸台湾。5月15日再电:“乞钧座径飞台北,一切不必顾虑。”5月17日,蒋介石即飞抵马公。虽然蒋、陈之间或许存在一些紧张关系,但正如薛化元教授曾针对陈诚主政台湾的问题谈道:

“陈诚担任台湾省主席期间虽不到一年,但是,无论是解决当时台湾内部的政治、社会、经济问题,或是消除台湾内部可能挑战(威胁)国民政府统治力量,都有相当的成效,对于政府迁台以后统治体制的巩固,以及其后台湾发展的基调,都有相当关键的影响。”

李宗仁再三逼蒋出国

李宗仁对蒋介石在国内操控政局有如芒刺在背,加以外间好事者乘隙造谣,致隔阂日益加深。早在上海和平代表团赴北平前,他即请黄启汉转达意见:“蒋介石留在国内,有碍和谈,促其出国”。

3月8日,南京《救国日报》(主笔龚德柏)以“蒋不出国则救国无望”等标题攻讦蒋;虽然雷震等极力地排解蒋李之间的纷争,甚至还认为应为蒋当今的处境考虑,南京政府对蒋之批评过分穿凿,而至于误会,颇多尖刻之语,有失恕道。王世杰认为逼蒋出国无益局势,且不能使东南、西南之将领接受命令。

逼蒋介石出国的声浪未减反增。4月1日,和谈代表张治中、刘斐、黄绍竑、章士钊、李蒸等飞抵北平。张治中在行前建议蒋出国,并分析其利弊:

出国之利:一、可避免成为攻讦目标;二、卸去和战失败之责任;三、使一般将领减少依赖心理;四、可增长见闻;五、可转移人民的观感,恢复人民的怀念。

出国之害:安全问题、军事顿失中心、党难免涣散。在北平谈判触礁,张治中仍电请蒋“及时痛下决心,毅然放下一切暂时出国”。

面对此局势,蒋介石的态度与逼其下野者不同,一再表示:“他们逼我下野是可以,要我亡命就不可以。”李宗仁则一再逼其表态。

蒋经国曾记载:

4月间,父亲在上海支撑危局,谁知李宗仁竟写了一封信来,要求父亲离开上海。父亲离开上海的时候,并没有说出要到的目的地,座舰到达舟山,也没登岸,祇是到附近的许多小岛上去视察。

前后在海上漂泊了10天,真是乾坤万里,沧海茫茫,处着这样逆境、绝境,无论谁都要心灰意冷、走投无路的,而父亲却泰然处之,在日记上写道:“只要前进,不变其方向,即使无路处,亦可新辟道路,达到目的。”

父亲正当此风雨飘摇的形势下、准备力挽危局的时候,李宗仁突然从桂林写来了一封信。那时,他不但滞留桂林,不到广州处理公务,而且还要写信来向父亲谈条件,他要索取已经运到台湾的库存的黄金,并且要父亲不要再问国事,建议最好早日出国。

在这内外夹攻的环境中,父亲的内心沉痛,是不难想象的,因此用坚决的态度,给李宗仁复信,大意是说,“你要求我出国,这是办不到的,因为我不是军阀,至于要求我不管政事,这是可以答应的,明天起我就可以不管。”

从以上可以看出,李宗仁的要挟的确有影响,因为蒋介石在回信给李宗仁的第二天即离开上海,转到定海及附近的群岛观察,而后即经马公到台湾。

总之,环境的变化、时局的判断、安全的考虑、幕僚的建议,加上北平和谈失败之后李宗仁要挟的信函,应是蒋介石迁台的原因。

1 阅读:328

论史近现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