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闭症孩子的“脱帽”率。
如果有哪家机构或者个人告诉你,自家机构对自闭症孩子的“脱帽”率是多少多少?
那么,个人建议,赶紧转身离开。
因为没有任何一家机构或者个人,敢说在他们机构做训练的孩子“脱帽”是自己一家机构的功劳。
所谓的自闭症孩子能“脱帽”,要么那个孩子根本就不是自闭症,是误诊。
要么,只是你看到的孩子的某一方面。
因为有的自闭症孩子,不在特定的环境和状态下,确实无限的接近于普通孩子。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我见过很多个能力很好的自闭症孩子,在没有触及到他们的“某个点”的时候,
他们看上去比普通孩子更加聪明伶俐!
无论是认知还是社交或者语言表达,甚至运动等各方面,在孩子群里都是特别亮眼的存在。
但是,一旦触及到某个点,这个孩子可能就跟换了一个人一样。
比如有个孩子,可以带着周围比他大或者比他小的孩子们一起玩游戏,
小朋友不懂游戏规则,他会一遍一遍的讲解;
小朋友摔倒,他会扶起来;
有和自己在一队的小朋友跑得慢或者跟不上,他也会很耐心的带着;
……
看上去很具有领导风范。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可一旦在他的视线范围内,发现刚才和他一起玩的孩子中有人故意没按照他的要求做,或者去玩别的游戏。
他就不管那个孩子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比他大还是比他小。
他很可能就会冲过去一边大吼大叫,一边对小朋友拳打脚踢。
除了这一点,这个孩子在其他方面都表现得很不错。
如果你没看到这个孩子的这一面,是不是觉得他已经完全“脱帽”了?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还有的孩子,如果你跟他一对一的沟通。
他可以跟你有来有往,语言丰富,言词很准确。
说话的时候眼神也不飘,可以和你正常对视,你完全看不出什么异常。
可一旦这个孩子在课堂上,那就仿佛已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老师在上面说的话,一个字他都听不进去。
哪怕老师在讲台上喊他的名字,他也仿佛在另一个次元,不会应答。
他的人坐在教室里,但他的思想处于无限放空的状态。
老师在讲台上,但是他视而不见。
他的双眼可能会看空气,看老师背后的黑板,
看毫无异常的天花板,甚至看窗外飞过的小鸟,就是不看老师。
如果你没有见到他在一对多的场景下的状态,是不是觉得这个孩子也“脱帽”了?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很多自闭症孩子的训练机构,无论是大机构还是小机构,都不可能打包票说可以对孩子做到面面俱到的训练。
有些机构适合孩子早期的训练,在那些机构,孩子可以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孩子的基础认知,最基本的感统训练等。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有些机构只有在孩子的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才可以对孩子做进一步的提升。
比如有些机构的PCI游戏课,如果孩子的认知、理解、语言达不到一定的水平,是没有办法上课的。
有的专门做口肌训练的机构,基本上可以保证大部分去的孩子都可以开口说话。
但稍后的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等,就需要去其他的机构。
你能说自闭症的孩子能开口说话,就是“脱帽”了吗?
如果他词不达意,自说自话,每说一句话要不停重复几百次。
你也觉得能开口讲话,就没问题了吗?
显然不是吧!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所以,真的不可能有哪家正规机构说,你的孩子交给我就没问题了,我们通过什么什么方法让多少孩子“脱帽”?
或者我们机构有什么什么训练方式,可以全方位的对孩子做康复等。
只要多见过几个自闭症孩子,就知道,自闭症孩子伴生障碍可能各不相同。
有些机构确实可以消除孩子身上的某些伴生障碍,比如,很多自闭症孩子都存在的如厕问题等。
但,解决了某些伴生障碍,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核心障碍同时也没了。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你打算采取何种干预方式,
家长不要绝望,一定一定要自己学习自闭症的相关知识!
可能家长在初期,即使努力的学习,也常常情绪崩溃,教不了自己的孩子。
但一定要坚持下去!
父母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可能有的孩子没有办法明确的表达对自己对父母的爱,但他们心里都很明白。
多学,多看,多听,现在自闭症的孩子很多,不是只有你的孩子这样,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