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介布衣之身,手提三尺剑建立大汉王朝,刘邦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很厉害的,尤其是他创立的大汉王朝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不过作为刘邦的儿子,他们却没有刘邦那般好命了。刘邦的八个儿子大多都被吕后霍霍,几乎没有一个善终的。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吕后是如何霍霍刘邦的儿子们的。
1、齐王刘肥刘肥是刘邦庶长子,生母曹氏是刘邦微时的外室,虽未获正式名分,却因诞育长子而备受重视。汉初大封同姓王时,刘邦将最富庶的齐地七十三城赐予刘肥,涵盖今山东半岛全境及苏北部分区域,其封国户数达五十三万户,占全国总户数四分之一。这片"东有琅琊、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的战略要地,本为制衡异姓诸侯而设,却因刘肥年长惠帝十岁的特殊身份,成为吕后掌权后的重点整肃对象。

刘肥
惠帝二年冬,刘肥入朝觐见时遭遇生死考验。吕后借宫廷宴饮之机,以两杯鸩酒设局,如果不是惠帝刘盈察觉到异常,故意取酒共饮打断毒杀计划,齐王恐怕就当场毙命了。脱险后的刘肥采纳了谋士建议,主动把城阳郡割让给吕后之女鲁元公主,更破例尊奉外甥女为"齐王太后",通过自辱式妥协换取归国许可。经此剧变,刘肥精神遭受重创,归齐后深居简出,凡饮食必令侍者先尝,惶惶不可终日,终在惊惧交加中病逝,时年仅三十七岁。刘肥死后,吕后立即将齐国拆分为七,分封吕氏亲族,彻底瓦解这个东方最大诸侯国。刘肥长子刘襄在吕后去世后率先起兵讨吕,或许正是这场屈辱记忆的跨代反弹。
2、汉惠帝刘盈刘盈是刘邦与吕后所生的嫡子,刘邦建立大汉后册立其为太子,是汉初法统的核心象征。刘邦建汉后虽未赐予封国,却以"太子居东宫监国"形式赋予其政治历练,更令叔孙通定制朝仪、张良延请"商山四皓",构建起稳固的储君地位。这种特殊培养模式,使其成为唯一未经战功而继承大统的刘氏子弟。

刘盈
刘盈虽贵为皇帝,但是仍然没有逃脱吕后的掌控。吕后对刘盈的控制始于惠帝即位之初。她将外孙女张嫣强立为皇后,以"亲上加亲"之名行监视之实,更当刘盈面展示戚夫人"人彘"惨状,致其精神崩溃。当刘盈试图庇护异母弟赵王刘如意时,吕后趁其晨猎灌醉赵王,强行毒杀于未央宫侧殿。惠帝悲愤质问:"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自此沉湎酒色,朝政尽归吕后。公元前188年,二十三岁的刘盈在未央宫郁郁而终,时年23岁。
3、赵王刘如意刘如意是刘邦与宠妃戚夫人之子,自出生起便卷入汉初储位之争。高祖七年(前200年)受封赵王,辖邯郸、巨鹿等三十六城,封国横跨太行山东麓要冲,既是防御匈奴的前哨,又是制衡齐、代诸侯的战略支点。刘邦因宠爱戚夫人,曾三度欲废太子刘盈改立如意,虽因群臣反对未果,却为其埋下杀身之祸。

刘如意
吕后掌权后,首要之务便是清除这个曾被刘邦赞为"类我"的潜在威胁。惠帝元年(前194年),她以"新帝欲见幼弟"为由征召赵王入京。惠帝刘盈深知母亲意图,亲自至霸上迎接,饮食起居皆同寝同食。某日清晨,刘盈外出习射,留赵王独寝,吕后爪牙趁机灌下鸩酒。待惠帝归来,十五岁的赵王已七窍流血死于榻上,距其入朝仅二十七日。
刘如意被杀后,吕后随即将其母戚夫人削为人彘,赵王太傅周昌被贬斥,赵国改封吕氏亲族。可以说刘如意母子是被吕后祸害的最惨的一个了。
4、汉文帝刘恒刘恒是刘邦与薄姬之子,其母薄姬原为魏王豹妾室,因"当生天子"的相术预言被纳入汉宫。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受封代王,辖太原、雁门等九郡,封国北接匈奴、南屏关中,是汉初防御游牧民族的前沿阵地。这片贫瘠边陲的选择,既因薄姬失宠不得重视,又暗合刘邦"以子戍边"的战略布局。
吕后专政时期,刘恒以谨小慎微的生存智慧避过清洗风暴。他主动送嫡长子刘参入长安为质,每逢朝觐必献代地良马皮革示忠,更在吕后欲徙封赵王时坚辞不就。这种"韬光养晦"策略使其成为刘邦八子中唯一未被削藩迫害的诸侯,代国反而在吕后默许下扩编三万余边防军。

刘恒
公元前180年吕后驾崩,功臣集团选中这位"母家微薄"的边地诸侯继承大统,正是看重其十五年治代积累的军政经验以及他背后单薄的母族势力。
刘恒继位后,将代国"轻徭薄赋"政策推向全国,开创"文景之治"。其治下废除连坐酷法、开放山泽之利,太仓粟米堆积至"红腐不可食"的程度,匈奴虽三犯云中却始终未突破代地防线。这位从边塞走来的帝王,终以"德化天下"的治理理念,在未央宫书写下不同于父兄的传奇篇章。
5、梁王刘恢刘恢是刘邦第五子,生母史籍无载,推测为地位较低的嫔妃。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受封梁王,辖砀郡、东郡等二十五城,封国横跨中原腹地,掌控鸿沟漕运要道。这片"北接赵代,南通江淮"的战略要地,本为制衡异姓诸侯而设,却在吕后专政时期成为权力博弈的牺牲品。
吕后八年(前180年),赵王刘友遭幽禁饿死后,刘恢被迫徙封赵王。吕雉将侄子吕产之女强嫁为赵王后,同时诛杀其全部原有嫔妃,以联姻之名行监视之实。

刘恢
这位新任王后携吕氏家臣三百人入驻邯郸宫,不仅掌控府库印信,更在寝殿四周布满眼线。当刘恢与宠妾在花园赏梅时,吕氏女竟当众鞭笞该妾至昏厥,三日后以鸩酒毒杀。
面对如此羞辱,刘恢写下"春华陨落秋霜至,黄雀哀鸣不可追"的绝命诗,于邯郸宫观景台上自缢身亡,时年约三十岁。其死后遭吕后"以妇弃宗庙礼"为由,废除封国祭祀,改封吕禄为赵王。
6、赵王刘友刘友是刘邦第六子,其生母不详,推测为地位较低的嫔妃。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受封淮阳王,辖陈郡、汝南等二十二城,封国据中原腹心之地,控扼鸿沟漕运命脉。这片"北连敖仓,南通江淮"的战略要地,本为制衡异姓诸侯而设,却在吕后称制时期沦为权力清洗的修罗场。

刘友
惠帝元年(前194年),原赵王刘如意遭鸩杀后,刘友被迫徙封为赵王。吕雉将侄孙女吕氏强配为赵王后,并诛杀其原有嫔妾,以联姻之名行监控之实。当刘友冷落吕氏女独宠侧室时,吕后指使侄孙女诬告"赵王祝诅太后"。吕雉立即召刘友入长安,囚禁于官邸断粮七日。这位诸侯王在饥寒交迫中写下《幽歌》:"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最终饿毙于囚室,尸体以庶人礼草葬长安郊野。刘友死后,吕后封吕禄为赵王,封国二十六城尽归吕氏。
7、淮南王刘长刘长是刘邦第七子,生母赵姬原是赵王张敖的美人,高祖八年(前199年)刘邦过境赵国时临幸,后因贯高谋反案牵连入狱。赵姬狱中产子后自尽,刘邦悔恨之余,将襁褓中的刘长交吕后抚养。这种特殊的成长经历,使其成为唯一未被吕后迫害的皇子。刘长在吕后羽翼下安然成长,甚至获准保留三千人的私人卫队。

刘长
刘长两岁的时候就被封为淮南王,赐九江、衡山、庐江、豫章四郡,辖地涵盖江淮流域要冲。这片"东引吴会,南控闽越"的富庶封国。文帝即位后,这位骄纵的诸侯王渐生异心。他擅杀辟阳侯审食其为母报仇,僭用天子仪仗,更在封国内私铸钱币、收容逃犯。文帝六年(前174年),刘长勾结匈奴、闽越策划叛乱,事败后被废徙蜀郡。押解途中,这位曾享尽特权的皇子在囚车内绝食而亡,年仅二十五岁。
8、燕王刘建刘建是刘邦第八子,其生母史料无载,推测为身份低微的宫人。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受封燕王,辖广阳、上谷等六郡,这片"北边胡数苦兵"的苦寒之地,既是防御游牧民族的前哨,也是安置弱势皇子的缓冲带。相较于其他兄弟动辄数十城的封赏,燕国十八城的配置显见刘邦对其的冷遇。

燕王刘建
吕后专政时期,刘建因封国偏远、势力薄弱而未被直接迫害,却陷入更隐秘的权力绞杀。高后七年(前181年),刘建去世,他唯一的儿子被吕后派人杀害,吕后随即以"燕王无嗣"为由派驻吕氏家臣监理国政。刘建之死导致燕国被吕后侄孙吕通继承,成为唯一未经废黜便改封吕氏的刘姓封国。
小结:
刘邦的八个儿子,大都被吕后霍霍了一遍。齐王刘肥险遭毒杀,割地求生后惊惧而亡;惠帝刘盈被吕后精神摧残,目睹戚夫人惨状后郁郁早逝;赵王刘如意遭鸩杀,其母戚夫人被做成人彘;梁王刘恢、赵王刘友皆被迫迎娶吕氏女,前者宠妾被杀后自缢,后者遭诬告饿死狱中;燕王刘建独子被害,封国被吕氏接管。唯有代王刘恒以韬光养晦策略自保,主动献质子、拒封赵地,最终被拥立为汉文帝开创盛世;淮南王刘长因自幼由吕后抚养幸免于难,却在文帝时期谋反绝食而亡。吕后通过联姻监控、诬告构陷、毒杀幽禁等手段,使刘邦诸子或早夭、或自尽、或忧惧致死,使得刘邦诸子的平均寿命仅28岁。其残酷的政治清洗深刻改变了汉初权力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