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上将李烈钧,照顾战友遗孀却被传杀友夺妻,后人撰文无稽之谈

文人相爱也相轻 2024-10-19 19:16:47

民国开头那几年,江西成为各派政治、军事势力激烈触角争斗的重点区域,辛亥战火、二次革命、军阀混战、经历了多次政治动荡和军事冲突,先是与清军打,后来军阀之间打,这些时间几乎被战争笼罩着,战争的范围、规模及影响,为周边省份之最,在全国屈指可数。一年间都督象割韭菜一样换了好几荐,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这派合纵连横打那派,明天又是兔子动刀窝里反,天天都是镇压、通缉,清洗,摧残各界精英,直搅得社会扰乱动荡不安,财政入不敷出,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紧接着,最伤筋动骨出了个冥顽不化军头“辨帅”张勋,身边聚集了大批江西前清旧官僚,穿上蓝纱袍、黄马褂,戴上红顶花瓴,率军潜入宫廷,拥护溥仪再次称帝,是为张勋复辟。尽管,这场复辟只持续了短短十多天,但这也足以让张勋臭名远扬,舆论甚至指责他为民族罪人。他搞出民国著名的复辟闹剧,把这片土地的名声弄得“尿臊屎臭”,更是乱得不成样子,导致社会秩序、思想一片混乱,简直是“一塌糊涂”。

江西的一片混乱的局面,直到出现一位被中山先生称为“上马能打仗,下马能著文”的李烈钧才暂时告一段落。虽然这段历史已逾百年,但这位李烈钧,至今在江西人的心目中,被视为集大仁、大智、大勇于一身,是当今的奇才啊。他敢冒大险,不怕大难,能决大疑,可定大计,就算赴汤蹈火也万死不辞。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李烈钧,字协和,号侠黄,江西武宁县罗溪坪源村人,他的父亲李骏兴,曾经是太平军忠王李秀成部下的一个小头目,太平天国灭亡后,忠王李秀成也被清军抓住并杀害,由于他级别低,便逃回了老家这个山村隐居,以种地为生,诚惶诚恐地过着日子。李骏兴生下儿子李烈钧,此刻距离太平天国覆灭已经近二十年了,早已经没有当年身为太平军将领时的豪情壮志了,作为穷乡僻壤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生活的重担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

然而,在儿子慢慢长大变得英俊的时候,往昔峥嵘岁月却时不时浮现在脑海,昔日同袍战友皆在南京的一把烈火中灰飞烟灭,他们创建的天国早已经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他始终不明白自己如此一身好武艺为何会一败涂地,躲避乡村,因此,他把希望都寄托在后辈身上。李烈钧在其撰写的自传中写道:“余虽幼,憬然若有所悟,思雪斯耻,始蓄投笔从戎之志。”

随后,李烈钧就读于江西武备学堂后赴日留学,入东京振武学校、陆军士官学校学习炮术,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此时清廷正推行维新,实行征兵制,李烈钧在其老师吴介璋推荐下入伍,并授以营长。李烈钧训练士兵时,技术动作要求严格,并灌输革命思想,所以他带领的队伍不仅军事动作灵敏,而且思想一致,革命气氛浓厚。对此江西旧官吏既怕又恨,企图将李烈钧逮捕谋害。幸得业师吴介璋护救,得以脱险,前去云南。当时云南总督李经羲注重训练新兵,重聘有为青年参加军事训练。李烈钧被聘担任云南讲武堂教官和陆军小学堂总办兼兵备处提调,后任清朝的江西混成协第五十四标第一营管带。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廷谕令荫昌、萨镇冰率水陆两前赴鄂镇压起义,并下诏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对武昌起义的“剿抚事宜”。李烈钧在九江湖口发动起义,响应武昌起义,他率部占领长江要塞金鸡坡炮台和马当炮台,将长江防线拦腰截断,阻住了清海军由武汉顺水东驶上海的十一艘军舰和两艘鱼雷艇,经晓以利害,清海军随即宣布起义。事后,李烈钧被推为海陆军总司令,江西革命势力因之大振。接着,李烈钧担任安徽都督,此时,清廷派重兵进攻武昌,李烈钧担任五省联军总司令,迅即部署海陆两军,控制武昌事要地。使敌不敢越过长江,武昌得以转危为安。

武昌起义的爆发,加之李烈钧一系列有效保护胜利成果的举措,辛亥烈火成燎原之势,很快全国有15个省宣布独立,清朝宣告灭亡。由于李烈钧既是同盟会元老,又在江西光复及保卫武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他被任命江西都督。

民国初年的都督是掌管着一个省的军政大权,那时,拥有较大势力和兵力的称为“军阀”,可以割据一方,谁的话也可以不听,说白了就是“土皇帝”。有人著文描述都督上任时的盛况,群众们夹道欢迎自然不在话下,各级官员当街叩头如捣蒜,手下便像扔爆竹一样朝天乱放数枪,算是给民众们答礼。在左右的前呼后拥中,进城转了一圈。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曾经得罪过他的人,自然是给“咔嚓”了。随后任命各级官员,有关系的自然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乱世之秋,当上都督的人,衣锦还乡那是自然的事情,那时没有豪华轿车,当然他的老家也不通公路,只是骑着高头大马,跟着一大溜的队伍,吹着鼓乐,在大街小巷乃至田间村坊招摇过市,大抖威风,唯恐别人看不见。个人生活作风方面,那就更别说了,正所谓“英雄好美女”美女也爱英雄,“寡人好色”,当然也不能免俗。接下来有人送给他一个美婢侍寝,笑纳之后,成天抱美妇,挎洋枪,“各乘骏马,驰骤郊外,以为笑乐”,八个不算多,十个不算少,如此放浪形骸,还以为大丈夫当如是焉。不过话得说回来,一方封疆大吏,更何况他认为天下是自己打下来的,享点福也是理所当然的,无边的权力没有监督,想不腐败都不行。

当然,新任命为江西都督的李烈钧可以算是一个另类,他不跟风附势,有着自己的思想和信念,诚不可多得之当代儒将。他到任之后,积极整顿军事、政治和经济。首先,他采取“唯才是举”的方针,精简机构。虽然手握大权,但在组织及人选问题上多取决于党部会议,从不独断。外省人才闻江西政清人和,次第来投。

其次,李烈钧改组军政府,大力精简军队,减轻人民负担。当时,江西部队庞杂,扰民事件时有发生。将部队整编为二师一旅的新赣军,兵员减半。经过训练,新赣军便成为一支可靠劲旅。当时江西境内土匪猖獗。为安定社会,提出“治赣必先清匪”的口号,采取了断然措施。洪江会在光复时曾有功于革命,但自恃其功,做了不少坏事。他命令部队先将要匪彭木香在铅山河口镇缉拿归案,解省讯明得实后处决。匪首龙正文、陈细鬼在湖北被擒。在打击匪首的同时,又采取“胁从罔治”政策,从而瓦解了土匪队伍,在短期内,江西全省社会秩序得以迅速安定。

同时,为发展地方经济,李烈钧开办江西国民银行,发行地方钞票、截收盐税,同时广施节流措施,稳定财政。又颁布新的征收税赋规定,通令全省1910年以前的所有应缴税赋概行豁免。针对战争对民众造成的影响,在江西各地举办贫民借款所,用低息向民众发放贷款。考虑到江西经济建设落后,积极推进南浔铁路的兴建,同时提议修建南萍铁路。又拨款40万元,修竣南昌、新建所有圩堤,解除南、新两县的水患。这些举措,均得到了民众的称赞。孙中山抵达江西视察时,对他的施政颇为赞许,夸奖他是一个既会打仗又会治国的人。

李烈钧督赣的这些年,使江西的军事、教育和经济都焕然一新,的确是做出了业绩,得到了民众的一致拥护。特别是在筹建黄埔军校的时候,李烈钧认为蒋中正懂军事,有才能,再加上年纪也才30出头,正是干大事的时候,力荐他担任军校校长,这为蒋中正以后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这也正是晚年他能作为“元老”供养起来的原因,虽然说他没有了兵权,但威望还是很高的。直到1946年病故于重庆,终年64岁,去世之后李烈钧夫妻合葬武宁县城一名叫飞凤山地方,此处绿草如茵,洁净清幽。

令他后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李烈钧入土为安的时候,这样一个一生政绩显赫,洁身自好的人,却沸沸扬扬地传出“杀友夺妻”的恶名,让所有的人对他的看法都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那么,倒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就在这些年,出了一本名叫《安持人物琐忆》的书,书中有一篇题为《李烈钧和华夫人》的文章写道:清朝末年,李烈均在清政府的派遣下前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在留学期间,他认识了一位叫龚永的同学,两人志趣相同,结为管鲍之交。龚永,字少甫,福建闽侯人,少有大志,性聪慧,遇事强果,又善著文,下笔千言立就,乡人都称之为奇才。辛亥革命后,李烈钧被孙中山任命为江西都督,然而,作为同学的龚永却郁郁不得志,只在福建当地做了一名小官。李烈钧知其才华,觉得可惜,便诚邀龚永任职自己的副官。

工作稳定之后的龚永,便向自己的领导李烈均申请回家结婚,其对象是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毕业于福州女子学校的华世琦,她的祖上是大名鼎鼎的华太师华察,此人在明嘉靖年间任翰林院修撰,后升为东宫侍读,官拜侍读学士,奉旨主持应天府(今南京)乡试。因做过翰林院侍读学士的官,辅导过皇家孩子读书,被民间称为“华太师”,(即影视作品“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华太师)。到了华世琦祖父华晋恩一辈,清咸丰年间到福建担任浦下关盐大使,由无锡迁到福州,并定居于福州黄巷16号,当时, 他的门前写着一副对联:美里喜占新宅弟,惠泉还忆旧家山。意思是怀念老家。

龚永与华世琦完婚之后度完蜜月,春风得意的龚永就回到了工作单位江西南昌,还不时向单位的同事炫耀自己的美丽妻子:她人特别好,长得漂亮,还贤惠,又有气质……龚永一个劲儿地夸,办公室里的人都晓得了,他娶的老婆像天仙似的,时间一长,这流言就被李烈钧听到了。

李烈钧有着军人的性情,他在老家的时候父母曾经给他包办一场婚姻,妻子也算是当地的一家大户人家的女儿,名叫陈玉祯,在他看来,结婚就像是履行一项任务。而妻子则心里给自己宽心:他们是奉父母之命在一起的,本来就没多少深情厚谊。但陈玉祯也曾为嫁给这样一个盖世英雄而感到骄傲和满足,不过她心里明白,丈夫并不爱自己。作为他的妻子,她的存在简直“苍白”得可怜!现在这样,勉强能做到相敬如宾,也不错。

所以,他的同学龚永常常夸赞自己的妻子时,李烈钧一是不理解,二是觉得多此一举,三是认为意义不大,因此,在不公开场合曾经提醒过这位老同学:“咱们都是都督府总司令部的官员,以做好工作为要,得时刻留意自己的言行,男女之间的私事少议论,话说多了很容易惹麻烦的。”龚永在老同学面前没当回事儿,自然是想分享自己的喜悦,竟然掏出随身携带妻子的照片给李烈钧看,还咕嚷说:你要是换成我,也可能会这样。

要知道,李烈钧对这根本不感兴趣,对龚永递过来的照片只是随便瞟了一眼,但就这一眼,眼睛就再也移不开了。照片里的女子长得特别清丽,她的眉毛又细又长,眼睛亮得出奇,就像一泓清泉似的,干净得能让人一眼看到心底。五官精致得很,再加上那甜美的笑容,真的能让人“一笑倾心”呢。李烈钧那颗从来没因男女情爱而有过悸动的心,这时候涌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波澜”。这个从没见过面的女子,一下子就占满了他整个心思。

夜里,李烈钧躺在床上,脑子里不停地回想着那女子的模样,就跟魔怔了似的。今儿个是啥日子啊,就这么遇上了这个让自己心动的人。翻来覆去的,睡着醒着都在想啊……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吧。李烈钧心里觉着这事儿太荒唐了,可又不得不承认,他居然爱上了朋友的老婆!随后一打听这女子,生于书香之家,很是知书达理,接受过新式教育,懂得多国语言,那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女子呀。从此,李烈钧茶不思,饭不想,寝食难安。他被华世琦的沉鱼落雁之姿、闭月羞花之貌深深吸引,华世琦俊俏的模样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于是,一个邪恶的念头在他的脑海里产生了。

这一天,副官龚永被总督李烈钧郑重其事地叫到办公室,告诉他最近反袁计划到了攻坚的时候,现在有个秘密情报得送到福建去。这情报内容太重要了,用电报的话很容易被截获,派人去送风险也不小。想了想,我觉得就你是最值得信赖最合适的人选,因此你前往执行这一任务。龚永见李烈钧一脸严肃的样子,就知道事情重大他不敢耽搁,马上就往福建去了,况且他还想到一层,自己马上就可以跟心爱的妻子团聚了,因此也格外的高兴走这一趟。

龚永不知道的是,他这一去就是死期了。他一脚踏进福州,就被抓了,为啥呢?福建总督孙道仁已经接李烈钧的秘电,给他安上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罪名“出卖机密文件的奸细”逮捕并在三天后枪决。可怜的龚永临死还不明白,正是自己娶了一个值得夸赞显耀的新婚妻子,成了自己的催命符。真的是可悲呀。

龚永死了的消息,很快就被传回龚家了。一家老小正伤心慌乱,尤其是20来岁的新婚又漂亮的妻子华世琦终日以泪洗面,那个年代还兴所谓的“从一而终”,丈夫去世如此年轻便要守寡至死。此时,丈夫的领导李烈钧打来了电话,说他觉得龚永可能是遭人陷害的,他愿意照料龚永的家人,并以每月津贴五百元为由接近华世琦,并给予其兄华苕臣官职(副官处处长)。为此,这位无依无靠年轻的寡妇对李烈钧特别感激,当李烈钧邀她去江西玩的时候,她就没拒绝。

当李烈钧见到了那个让他朝思暮想的真人时,才明白比那天看的照片上的美人漂亮一百倍,于是他也不藏着自己的心思,一次性给华世琦二万元,并询问其是否有再婚打算,如有意愿,毫不犹豫地对华世琦展开了追求,他愿意娶华世琦,保证绝不会以妾室相待,会另外买洋房给她居住,目的是照顾自己战友的妻子,华世琦见李烈钧是真心待他,便答应了。

之后,两人恩恩爱爱,婚后幸福美满,前后生育共计10个孩子。不料,在福建孙道仁卸任后,孙道仁一日酒醉述说:“龚永之死归咎于李烈钧,是其发密电嘱咐我按照此等方式处决。今天听说了李烈钧纳龚永的老婆做妾,真是丧尽天良啊。”之后,加上那篇文章一传播,李烈钧“杀友夺妻”传闻不胫而走。作为一位如此的名人,他的这一行为,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

这事情之所以会让很多人深信不疑问,有几个关键的点:首先讲述此事的人是作者的姑丈朱景星所言整理而成。当时其姑丈任职于福建督军李厚基的军法处长,在二次革命失败后,派兵入闽,听闻传言,所传其人也。《安持人物琐忆》作者陈巨来也算是华世琦的远房表亲---姐夫的表弟。其六姑母的儿子徐诗瘦,娶了华世琦的姐姐为妻,即华世琦的姐姐是陈巨来的表嫂。沾亲带故,再带点花边新闻,也算是给这出谣言锦上添花,使人不得不信其所言。自家的亲戚总该不会说假话吧,真的是“以讹传讹”来混淆真相。

再说华世琦的确漂亮,人很挑不说,且多才多芳,既善讲福州话,又懂些外文,是一位有修养的新时代知识女性。嫁给李烈钧之后,丈夫出入各种公开场合,与社会政要会见,华世琦落落大方,显示了作为李夫人的端庄大气。于内,华世琦与李烈钧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在最好的年华为李烈钧养育了10个孩子,各个为人杰。真可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确非等闲之辈。

实际上,这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事,福建都督孙道仁本身上个骑墙派的软骨头,更谈不上是坚定的革命者,李烈钧和他根本不是一路人,所以就算借刀杀人,也不可能找个信不过的人来做。再说孙道仁早在1935年就病逝了,他又何尝有机会在李烈钧病逝后说三道四。还有一点,李烈钧自己写文章《龚少甫碑文》中称:1913年8月,“第二次革命”失败,李烈钧兵败退至南昌,后从湖南乘船逃到日本。然而,龚永却想着偷偷潜回福州,寻找机会,再次谋划反袁。不料,反袁大势已去便计划前往日本跟李烈钧汇合,却不曾想到,半路被抓,并在1913年11月17日,被袁世凯以“谋划发动第三次革命”罪名杀害。

曾经:从他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龚永被杀害的时候,李烈钧已经失败,做逃犯正要亡命日本,怎么可能指使他人去杀人呢?想想看,一个下野之人被通缉的逃犯,谁能听他的?由此可见,就根本不存在借刀杀人一说。之所以这件事情的流传会如此之广,原因就是名人效应,无论什么时候,身为大人物就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而李烈钧娶华世琦,的确是因为照顾同窗兼战友的遗孀,所谓的“杀友夺妻”纯属搏眼球。因此,李烈钧后人撰文称,这纯属是无稽之谈。

1 阅读:28

文人相爱也相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