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家书特感人,哥哥为纪念弟弟新生儿以此取名,孩子后成正国级

文人相爱也相轻 2024-11-02 19:44:40

在河北平山县太行东麓、天桂山旁的西部深山,有一个四面环山,沟岭纵横,一条长流溪水的沟盆中,坐落着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名叫北冶乡杜家庄南沟村,站立村头看远处,山峦起伏,万山峨峨,在村庄的东北侧的一个小山沟,背靠风景如画的天桂山,面向广袤无垠的青翠田野,并排高高矗立着三块碑宽8.6米,高6.5米的烈士纪念碑,渐近一看,仔细阅读碑文,上面记载的是这里安葬着栗家一门三英烈栗再温、栗政清、栗政通,三位烈士的遗像下详细镌刻着英雄事迹。

据《栗氏族谱》记载,最先来此处生活的是清嘉庆年间栗心敬,由于家贫为了讨生活,他从山西盂县离乡背井,挑着一副纺麻绳的担子,带着家人一路朝东来到了平山境内。凭着纺麻绳手艺,栗心敬一边做活一边寻找落脚之地,最后选择在山青水秀、人少、地多的杜家庄南沟,从此,栗氏一族在这里落地生根,繁衍生息,秉持开明勤劳、办事公道、诚恳乐善的传统,人丁兴旺,英才辈出。

栗再温,原名栗志周。1908出生于村子,父亲栗有财务农为生。栗再温弟兄4人,他行四。小学毕业后考入县立洪子店高小,毕业,考入北平读书,从此接受先进思想,学到了许多革命道理,并加入了先进组织,被人称为平山县的第一位先进组织成员,之后,在北京领导学生运动,又辗转天津、太原、大同等地从事地下斗争,土地革命时期曾任河北省委秘书长、山西特委书记等领导职务。因工作成绩突出,遭到反动派的多次奔袭抓捕,数次抄家抢劫、放火烧房,曾被叛徒出卖被捕入狱,但栗家始终坚贞不屈。

抗战时期,受组织派遣,栗再温回到平山老家负责地方组织的建设,开展农民武装斗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王震带领120师359旅战地工作团到平山扩军时,栗再温领导冀西特委和平山县委全力以赴,仅用一个月零三天即动员全县1700余名青壮年参军,组建了著名的“平山团”,在这次扩军中,栗再温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三哥栗建周将自己的药铺卖掉,参加了八路军工作团,栗再温还把两个侄子栗政民、栗政通送去参加了“平山团”,各地都出现“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送儿打东洋”的感人场面。

“平山团”组建后,有些地方干部不愿意把“平山团”给正规部队拉走。栗再温从大局出发,耐心地做思想工作,说服了这些同志,并亲自把“平山团”送到山西省盂县上社八路军120师驻地,编为359旅718团。这个团作战勇敢、战绩突出,受到聂司令员的嘉奖,称它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这支在抗战烽火中诞生的平山团,随后南征北战,东奔西杀,立下赫赫战功。据记载,全面抗战八年间,718团歼灭日伪军百人以上的战斗超过20次,其中500人以上的5次,最多的一次山西“广灵阻击战”毙伤日伪军800多人,平山团也牺牲200多人。

打仗是英雄,生产是模范。“平山团”还担任延安卫戍任务和南泥湾垦荒而闻名,南泥湾是位于延安东南约90华里处的一个荒山谷群,沟岔数百里,当年起伏的丘陵上长满了荆棘和树木,平山团英雄不畏困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大生产运动中,战士们举起的不只是锄头,更是有力的武器!在南泥湾垦荒第一年就获得大丰收,做到粮食、肉、菜、被服,经费全部自给有余,被领导人誉为“王者之师”。

随后栗再温在晋察冀边区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为打破敌人对解放区的经济封锁,支援前线作出了贡献,他身先士卒,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建立了无数功勋,立下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后,栗再温担任过副省级干部。然而,到了那特殊的年代,他遭到错误批判和关押,1967年2月,栗再温由于染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而去世,年仅59岁。多年后,上级重审了栗再温一案,肯定了栗再温的贡献和付出,追认栗再温为烈士,还了他一份清白。

栗政清,又名黄永昆、黄刚。1918年出生于平山县杜家庄南沟村,1933年加入先进组织。1935年任河北直中特委平山青年团团委书记。被叛徒出卖,1936年4月被捕,关押在天津监狱第一看守所。在狱中受尽敌人残酷严刑,1938年2月牺牲在狱中,英年20岁。

今天,我们重点在这里介绍栗政通烈士。他1923年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在叔叔栗再温的指引下,参加了著名的“平山团”,走上了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炉里,他迅速成长。在抗战艰苦岁月里,他所在的这支队伍,参加了齐会战斗、陈庄歼灭战、讨顽战役、百团大战、南泥湾大生产、八路军南下支队南下湘粤边及北返、中原突围、渤海扩军和西北解放战争等一系列作战,可谓是战功赫赫,他的职务由侦察员、连指导员、副营长、营教导员、营长一路升迁。那时正二十来岁风华正茂年轻有为的栗政通,文韬武略、聪慧渊博、智勇双全、且功绩卓著,战场上拿枪杀敌纵横驰骋,劳动上拿起锄头亦能力极强,在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中,所在的部队称为模范,他和战士并肩开荒,吃小米饭,喝南瓜汤。

随后,国军正面战场连续失利,豫、湘、桂、黔相继沦陷,日军进逼四川,威胁重庆。为此,上级作出重大决策:巩固华北、华中,发展华南,分兵挺进国民党兵败弃守的沦陷区,建立湘、鄂、赣抗日根据地,打通南北通路,连接鄂豫皖边新四军及华南东江抗日纵队,形成南北响应、相互支援的局势。随即所部为“南下支队”,随后,部队在渺无人烟的吕梁山区行军40多天,露宿荒野,吞冰咽雪,冲破日伪军的重重包围和封锁,强渡汾河;一夜急行军90公里,强渡日军重兵防守的同蒲铁路线,还与日军打了一仗;又翻越了中条山、太行山,于12月中旬抵达河南洛阳西部的黄河岸边。

那时虽然作战很艰难,但南下支队栗政通对南下支队的那段经历,栗政通对家人写了一封充满激情的信:到达江南之后,不久建立了湘鄂赣边区(湖南、湖北、江西),后来因敌伪顽合流扫荡,不能巩固,故此部队又奉令继续南进,经过了三十天的行军作战,到达了广东省的南雄县。日本宣布投降,国内情况之变化,马上奉令北返。这时的情况非常紧张,蒋介石调了七个师,追剿、堵击,企图将我们消灭在湘鄂赣之八脉山间。由于战士们的坚决,冲出了重围。经过了二十天的战斗行军,胜利与江北新四军五师在中原会合了,从此告别了江南。江南的确不坏,长年春色宜人,到处是青山绿野,气候温和,长年吃大米,产量丰富。……

我们到达中原后,不久宣布了停战令,我们就停止在中原,待令调遣。可是,无耻背信弃义的蒋介石,又调动了七个军的兵力,将我们重重包围以及经济封锁,企图将我们这支部队困饿而死。但我们同广大人民群众有密切的关系,困不死、饿不死。最后蒋介石发动了攻击,妄想把我军消灭在中原地带。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被迫突围,由湖北醴(礼)山、黄皮(陂)等地向西北前进了。蒋介石仍在各地调兵追剿、堵击。由于敌人兵力之大,造成我军战斗的紧张艰苦,一天打几次仗,有时还吃不到饭。因为人口稀少,我还记得在陕南,连着走了三天看不到村庄,所谓“无人区”。因为敌人到处布置了军队,我军为了避免损失,尽量走小路。战斗的生活经过了一年零十个月,最后胜利的回到延安。南征北返共计两万二千里。

信中讲述这支部队历经仅次于红军长征的故事,同时表达了他对民族、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的深情和热爱,充满着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比憎恨,展示着他为民族解放和推翻国民党黑暗统治,拯民于水火的钢铁般的决心和意志,表达了他对祖国解放事业的必胜信念,同时也真实地袒露着他对胜利后光明前途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中国建立前夕,1949年6月12日,当时担任一野二纵独立营营长的栗政通,奉命参加扶眉战役,这次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继三大战役之后我军在西北战场上与国民党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战役不仅完全解放了陕西关中,也为解放大西北奠定了基础。在军委部署下,我军和西北军区广大指战员在以扶风、眉县为中心,东起咸阳、西至宝鸡,北涉黄土高原,南临秦岭北麓的广大地区,向敌主力发起了总攻。据《眉县志军事》记载:在眉县金渠围歼战非常激烈,我军占据金渠以东大法仪嘴塬,居高临下,先后在法仪嘴塬头及塬南端西侧南之七盘坡,歼敌一个营并击毙敌营长一名。

此时,部分敌人想逃跑,为完成光荣的任务,就不顾一切带领三连冲上山去,不幸就在这时,栗政通同志腹部等多处中弹,伤势严重,卫生员抢救时他他对战友们说:“你告诉教导员,我不行了,叫他好好领导,完成光荣任务,我牺牲了不要紧,中国还有四万万五千万同胞,革命一定会成功的!”话音一落,栗营长脸上带着胜利的微笑,与战士们永别了,年仅26岁。

栗政通的妹妹栗政华在含泪回忆亡兄时惋惜地说:“1949年6月12号他牺牲的,差那么几天他没看到新中国的成立。所以有时候感觉,我们能够活下来是多么幸运,但是有多少烈士像他们一样,为我们新中国献身。”栗营长牺牲后,为了能让烈士的英灵魂归故里,栗政通的大哥栗政修赶着骡子从陕西省眉县把烈士的灵柩运回平山老家,安葬在杜家庄南沟村这片宁静的山坡下。

下葬的那天,全村老少都来了,排着队,一个一个地手扶着棺口,含着泪,低着头,送着烈士最后一程,然后烧纸,上供品,燃放鞭炮,披麻戴孝的家里人和村里的人都趴在地上呜呜地哭。就这样,用革命加传统的方式,完成了栗政通烈士灵柩的安放。

栗政通的妹妹栗政华如今已经是九十多岁,白发苍苍,想起哥哥依然难掩悲痛,她说:“当了十二年兵,当时总感觉有这么个哥哥,觉得很高兴,不知道他当兵那个苦啊。现在有时候想起来(泪水),那时候见面时候,没谈过这些事,净谈高兴的事,他给家里寄过多封“战地家书”,净谈他勇敢,在最后一封附有照片的信中,拿着枪十分威武。他在上头都写着,当我牺牲的时候,让这张被战争锻炼成的肖像跟随你们漂泊吧。家里人永远不会忘记这位献出宝贵生命的年轻烈士,还有他在战场上写给亲人的信,被家里人称为“战地家书”成为全家人永久的记忆。

就在安葬好这位新中国成立前夕献出宝贵生命的栗政通烈士的那一年,由于烈士的那些战地家书特感人,他的大哥栗政修为了表达对弟弟的深切怀念,便给这个刚出生的男孩取名叫:战书。“战书”这个名字里,隐藏着的不仅是一段家史,更是一种对先烈的无限崇敬。

以烈士战地家书命名的这孩子,他经常看烈士栗政通牺牲留下的这些战地家信,每看一遍,灵魂就受到一次洗礼。他撰文说:叔叔虽然没有给亲人留下物质财富,但却用光辉的瞬间为我们留下伟大的永恒——勇士对真理的追求,战士对幸福的追求,智者对自由的奋争,以及在这样的追求、奋斗中所表现出来的坚毅、果敢和忘我献身的伟大品格。

十几岁后中学毕业,战书回北冶乡杜家庄南沟村务农,在生产队里当了几年“放羊倌”。 每当他赶着羊群,来到埋葬叔叔的这座山头时,不尽的思念总是涌上心头。我常常蹲在山头上,两眼凝视着叔叔的墓,没有见过面的叔叔的形象总是浮现在眼前:他站在山头上吹响了冲锋的号角;他端着冲锋枪向疯狂的敌人扫射;他用刺刀扎向敌人的胸膛,敌人应声倒下;他骑着战马,高举着手枪,率领着千军万马向前奔腾,势如排山倒海,锐不可当;他受伤了,额头上裹着绷带,用手捂着淌血的腹部,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奋不顾身地向敌人冲去。这英雄形象一直在脑海里浮现。

栗政通烈士的英勇形象,他的高尚的精神和品格,一直激励着以他战地家书命名的这位青年,就在烈士牺牲几十年后,始终以他作为行动的准则,在所有工作中,有敢于担当的勇气,有敢于负责的决心,攻坚克难,敢于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发扬先烈斗争精神,面对困难和压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承担重大任务,勇于挑战重难点工作,勇往直前、不怕吃苦,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解决重大问题,不断推动事业发展。人民公仆,心为群众,情系基层,不计名利,无私奉献。最后成长为一名正国级领导干部。

0 阅读:0

文人相爱也相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