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繁华》电视剧热播,其中的几个女主角:李李、卢美玲,汪小姐等,她们都是民国时期的上海老板娘。
这些角色并不完全虚构,她们的传奇人生都有一个人的影子—上海锦江饭店创始人,近代知名女企业家,董竹君。
在光鲜亮丽的身份背后,董竹君有着鲜为人知的艰辛,她的人生堪比大女主剧本。
1900年,董竹君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封建家庭,这也奠定了她悲惨又传奇的人生。
她的父亲是拉黄包车的人力车夫,母亲是低微的洗衣女佣。
虽然家境十分贫困,但她的父母还是咬紧牙关,挤出钱供董竹君读书。
董竹君也非常争气,读书非常努力。
但好景不长,她的父亲染上了伤寒,使得这个原本就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
家里的顶梁柱倒下,董竹君的母亲为了给丈夫治病,不得不借下高利贷,而结果自然是偿还不起。
在董竹君十三岁时,她的父母含泪将她抵押到青楼卖唱以偿还高利贷。
董竹君也因此沦落为许多人看不起的风尘女子。
董竹君从小就长得标致,唱歌又好听,很快在青楼里崭露头角,受到许多客人的关注。
但她并不想一辈子困在这里,仍然坚持“卖艺不卖身”这一被别人看起来可笑的原则。
她时刻计划着,准备离开这里,但夏之时的出现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27岁的夏之时当时是四川军督,是一位出名的青年军人,为了掩护革命工作,他常常去青楼听歌。
时间一长,董竹君与众不同的清冷气质深深地吸引了他。
一来二去,两人经常私下接触,夏之时还承诺要为董竹君赎身。
但从小接受教育的董竹君当然不会这么这么轻易地答应。
经过几天思考,董竹君向夏之时提出了三个条件:
1. 她不做夏之时的小老婆
2. 夏之时要送她去日本接受教育
3. 夏之时位高权重,她要协助夏之时管理家庭。
夏之时此时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当然答应了董竹君,承诺只会娶她一个。
于是,夏之时问了青楼老鸨,但老鸨一开口就要30000赎金。
董竹君得知后,让夏之时不要付钱,她会找机会逃走。
终于,在长时间观察与计划后,董竹君找准机会,逃了出来。
就这样,15岁的董竹君穿着一条不合身的婚纱,和27岁的夏之时办了一场简陋的婚礼。
两人按照约定来到了日本,董竹君在这里学习了各个学科。后来夏之时父亲病危,董竹君提前结束学业。
回国和夏之时一起生活在四川老家,董竹君在家里操办各种事项。
但两人幸福的生活维持不久,当爱情最初的激情退却,两个人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会不断被放大。
1919年,夏之时由于站错队伍职位被撤,他也因此变得颓废,抽起了大烟。
每次回家都将怒火发泄到妻子女儿身上,对董竹君非打即骂。
同时,他也经常抱怨董竹君只生了四个女儿,生不出儿子。就这样,两人婚姻的裂痕越来越大。
1926年,董竹君终于生出了儿子,期盼这丈夫的态度有所改观。
但在夏之时看来,女人肯定要依附着男人而活,他把董竹君为家庭做的一切当作她应该做的。
1927年,夏之时跑到上海,希望开创一番新天地。
此时四川形势混乱,董竹君便带着父母和四个女儿跑到上海。
同时她也想让女儿接受上海的教育,但这成了压死她和夏之时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即使夏之时积极参加革命,但他仍保留封建的思想,认为女孩读书没有用,最后总要嫁人,这和董竹君的想法有很大差别。
因为自己从小的经历,董竹君坚定地认为女孩必须读书,不能只依附男人。
董竹君终是心灰意冷,不再抱有夏之时会改变的希望,下定决心和他离了婚。
夏之时以为董竹君不出一年就会灰溜溜的回来,但董竹君思想前卫,没有问夏家要一分钱。
她独自在上海闯出了一片天地,创立了锦江饭店,成为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企业家。
解放后,董竹君把自己一手创办的价值十五万大洋的锦江饭店交给了国家,自己积极投身于为国为党的奉献中。
而夏之时被污蔑在土匪的地盘上担任过职位,惨遭枪决,夏家家底也被清空。
当这个消息传到董竹君耳中,想起来夏之时曾经是那么的意气风发,最后却是这个结局,她只能叹息。
但董竹君是有情有义,心胸宽广的人。
在夏之时的长子—夏述禹写信求助后,她给夏家提供了三年帮助,直到夏述禹找到新工作。
1997年,董竹君病逝,她留下的第一句遗言是:请在我的墓碑上刻上一句话——“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步伐”。
而第二句遗言则是:请在我的葬礼上播放爱尔兰民歌《夏日里的最后一朵玫瑰》。
据说《夏日里的最后一朵玫瑰》是她与夏之时热恋时最喜爱的歌曲。
于此,人们才意识到,董竹君并非彻底忘却了夏之时对她的情意,她只是恼他的大男子主义、气她自己没有得到平等对待。
董竹君的一生充满坎坷,夏之时则贯穿了她的大部分人生。
如果没有夏之时,董竹君或许不能受到好的教育,没有机会成为优秀的女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