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立德、立功、立言”三件事中“立言”是最被人看重的。因此在清代和后世史学家的认知中,朱棣命人编撰《永乐大典》是足以和五征漠北以及七下西洋相提并论的不世之功。
《永乐大典》作为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它确实有着极高的价值,早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这本书被《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盛赞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可惜的是,这本旷世巨作却早早逸散,在清朝就已经丢失三成,到了如今更是已经百不存一。之前有人在法国拍卖了两册《永乐大典》,其中一册的花费就高达3200多万,足见其价值不菲。
集大成的古代典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永乐大典》这本书是朱棣命人编撰的,负责此事的分别是解缙和姚广孝。
解缙在后世有着极高的知名度,被誉为明代的三大才子之一,不仅是明初著名的文学家,还是第一位内阁首辅,可谓是简在帝心的能臣。
姚广孝就更不用说了,他一手策划了靖难起兵,是永乐帝最信赖的人,两个人有着过命的交情。
朱棣之所以想修这本书,最关键的原因还是自身得位不正,想要拼命证明他做皇帝的正统性。
编纂这样一本彰显国威,造福万代的旷世巨作无疑能极大程度增强朱棣的威望,也能赢得文官集团的认可。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朱棣明确向解缙提到,《永乐大典》的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很多人不知道的,朱棣之所以急着命人编写《永乐大典》,还有一个隐藏原因,那就是想向朱元璋证明自己。
事实上,编纂这样一本大作的想法并不是朱棣提出来的,真正有这个想法的人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一年的时候,朱元璋就曾对大臣们提过想要编辑一本大部头的类书。
只是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开始,朱元璋就接连发动了几件大案,杀得人头滚滚。
一时之间,朝廷各处都缺乏人手,自然也就没有精力去编纂类似《永乐大典》这样的巨作了。
朱棣很清楚父亲的想法,为了证明他继承皇位更适合,在永乐元年就开始了大典的前期筹备工作。
据悉,朱棣最初命心腹解缙领150人编撰,一年后完成了《文献大成》。不过,第一稿的大典并没有让朱棣满意,他甚至还大发雷霆。
平静下来后,朱棣选择了更明白自己心意的姚广孝担任监修,并扩大了编纂队伍,一度达到两千多人。
在这么多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到永乐五年的时候,大典终于定稿,这次解缙交上来的内容极为出色,朱棣看后大喜过望,并亲自赐名《永乐大典》。
随后,解缙从全国各地招来了两万多名读书人,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抄写完毕。
据悉,最终版的《永乐大典》内容极其浩瀚,包罗万象,涵盖了中国古代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
全书一共22,877卷,11095册,约3.7亿字,被公推为最大的百科全书绝对是含金量十足的。
莫名消失的大典正本因为《永乐大典》有着极其庞大的规模和丰富浩瀚的内容,它诞生之后,就只有一个抄本,一直被视作是大典的正本。
朱棣虽然一心想要创作这样的鸿篇大作,但他对读书的兴趣却并不高。因此《永乐大典》编纂完成之后,朱棣仅仅草草浏览了两次,就再也没有碰过这本书。
真正对《永乐大典》感兴趣的皇帝只有两个,一个是明孝宗朱佑樘,他是公认的好文,对《永乐大典》极感兴趣,常常翻阅。
而另一个则是明世宗朱厚熜,据史书记载,嘉靖皇帝最喜欢阅读的书籍就是《永乐大典》,常常手不释卷、读到深夜。
嘉靖对《永乐大典》极为喜爱,对它的保存非常上心,常常命人仔细检查,小心火烛。然而就是这样的谨慎和小心,意外还是发生了,嘉靖36年,文渊阁发生了大火。
嘉靖第一时间命人去解救,千叮咛万嘱咐要保护好《永乐大典》。幸运的是,大典存放位置距离火源较远,没受到任何损伤。
这次意外让嘉靖极为担忧,生怕自己钟爱的《永乐大典》付之一炬。为了避免出现大典断绝的情况,嘉靖第一时间命人抄写《永乐大典》的副本,以防出现不测。
而这个重新抄写的版本,被后世称之为“嘉靖副本”,之后被放入翰林院中。
《永乐大典》的抄写是一项繁重的工程,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嘉靖对副本的质量要求极高,每本书抄录完毕之后都要仔细查验,确认无误后才能收录。
因此,重录工程持续了整整五年,可谓旷日持久。一直到嘉靖去世、隆庆帝即位之后,才正式完成。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永乐大典》的正本后来居然不翼而飞,彻底失踪了。
后世有人推测,正本可能正静静躺在嘉靖帝的永陵中。或许他对此书过于喜爱,才在临终之际留下让其陪葬的遗愿。
《永乐大典》副本也是命途多舛,明末战乱中它遗失严重,清初只收集到8000册。
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城之后,《永乐大典》副本被大量哄抢,丢失严重。
不仅如此,之后看管大典的人还不断监守自盗,将大典的重要典籍拿去变卖,被发现后就推到洋人身上,说已经被损毁。光绪命人整理的时候,《永乐大典》已经十不存一。
在经过清末和民国的战乱之后,《永乐大典》的丢失、损毁就愈发严重了。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努力收集,也只找到了200余册。海外散落的大典很难收集,单单一册的拍卖价就达到了3200万,想要全部收回基本上是遥遥无期。
西方崛起的一大奥秘其实在民国时期,有不少人在认真考据当年的历史后,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假设,那就是《永乐大典》的正本或许并未成为嘉靖的陪葬品,而是被有心之人盗取了。
大家之所以会做出这个猜测,是因为在《永乐大典》的副本编纂完成后,它就一直被收藏在翰林院中。
而正本则继续放入文渊阁内,当时负责守护正本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徐光启。
徐光启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农学家,他师从于西方的传教士利玛窦,为17世纪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徐光启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他是一名天主教徒,还有一个教名为保禄。
其实明朝中后期,和传教士有交集的文人士大夫有很多,但像徐光启这样直接成为教徒的却很少。
因此,有不少人猜测《永乐大典》的丢失或许就像《西游记》里被孙大圣看守的蟠桃园一样,都是监守自盗的结果。
这其中有两个重大的疑点,一方面是因为在进入文渊阁工作后,徐光启和传教士的交流变得非常频繁,并且每次都携带不少书籍。
另一方面,就是在17到18世纪,欧洲各国忽然出现了大量的百科全书,仿佛各国的科学家忽然就觉醒了这方面的天赋一样,洋洋洒洒地编撰了本国的相关著作。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欧洲很多国家刚结束了乱世,连词汇量都存在明显不足,甚至很多国家都没有一本像样的词典。但百科全书却先一步诞生了,而且质量还极为出色,仿佛是鹤立鸡群一般。
这种突如其来的技术大爆发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就好像是欧洲人忽然集体开窍了一样。
再加上徐光启特殊的身份和其掌管的职务,实在让人生疑西方崛起的背后就有《永乐大典》的影响。
维也纳大学教授莱纳的著作曾近乎直白地提到:对于大多数的百科全书而言,中文和中国书面语言是至关重要的。
莱纳的观点是有的放矢的,他在考察了百科全书以及西方的词典之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西方在17、18世纪诞生的词典中,基本都收录了45000个字。而这个数量恰恰和《康熙词典》是一模一样的,这个情况恐怕很难用巧合来形容。
不仅如此,莱纳还发现西方早期的百科全书中来自其他文明古国的资料并不多,但有关中国的资料极为丰富,包括地理、经济、文学、艺术和科学等多个方面,实在有些异常。
如此种种,很难不令人怀疑欧美崛起和《永乐大典》遗失之间是否存在隐秘联系,不过这点西方是绝口不会承认的。
结语总的来说,《永乐大典》是一本优秀的旷世巨作,它包含了古代中国数千年积累的知识财富。
然而这本书的正本却在天主教徒徐光启掌管文渊阁后神秘的失踪,这中间发生的事确实有蹊跷之处。
与此同时,西方百科全书的忽然繁荣发展也进一步加深了不少学者对《永乐大典》真实去向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