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马读再多书还是个牛马,没想到语文书上有这么犀利的课文

予锐课程 2024-08-06 15:03:15

原创 千寻麻麻 东西儿童教育

2024年08月05日

大家好,我是千妈。

当我发现这个时代成人比孩子更需要阅读后,我决定除了推荐童书,也做一些经典作品的推荐与解读,尤其是适合女性的经典解读。

只有我们自己先丰富了,才有余力带动孩子提升。今天是经典解读的第18本书,我们一起来读鲁迅的经典作品《孔乙己》。

▲来源:当当

推荐版本:快乐读书吧版本

出版社:成都地图出版社

适读年龄:9岁+

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更多爱读书的姐妹,很快“和千妈一起读经典”栏目也会跟大家见面。

浮躁时代,我们一起安静读书,阅读不指向成功,但它可以为我们带来丰盈的灵魂和宽广的认知。

一直想挑点鲁迅的作品给大家解读,没选《孔乙己》,是觉得大部分人初中就学过,很多人可能还被强迫全文背诵,备受折磨。

最近趁假期帮孩子筛经典课文时重温,突然有点顿悟,明白了为啥鲁迅觉得自个写得最牛逼的作品是《孔乙己》。

大学那会,我和同学都一致认为鲁迅最牛逼的小说是《狂人日记》。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多牛逼啊~

但鲁迅自己对《狂人日记》评价并不高,说是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会把“诗美”杀掉。《狂人日记》问题就在于太狂,思想过于饱满,表达过于直白,回味的余地没了。

后来有一次,孙伏园好奇,跑去问鲁迅,觉得自己哪篇写得最牛逼?

鲁迅毫不犹豫回答《孔乙己》。

其实《孔乙己》总共才2573个字,从头到尾读一遍,也就十来分钟的事。

但就是这短短两千多字,写出了看客的麻木不仁,写出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写出了知识分子的局限性,写出了世间的人情冷暖。

很多读者觉得长篇比短篇难写,这是非专业的误解哈,要是小说越长越好,那世界上最牛的作家全在起点了。

短篇小说这种东西,不入流的作家都不敢写,每个词乃至每个字的运用,都必须慎之又慎,特别精当,你得像雕艺术品一样,用最有限的表达完成最浓烈的情感,非常不容易。

《孔乙己》就是兼具了内涵的丰富和表达的简洁,文本异常干净,可解读空间却异常宽广。

孔乙己生活的地方叫鲁镇,鲁镇上有个酒店叫鲁镇酒店。

这鲁镇酒店的布局,交代得就很有意思,鲁迅用短短几句话,划出了三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一个世界是柜台外,它是“短衣顾客”站着喝酒的地方;

一个世界是柜台里,预备着热水,随时可以温酒,这是酒店掌柜和伙计们活动的地方;

还有个世界在隔壁包间,只有“长衫顾客”才能在里面要酒要菜,慢悠悠坐着喝。

▲来源:孔乙己插画

这和我们的社会结构非常相似,“短衣顾客”其实就是现实社会里没什么钱的普通劳动阶级,掌柜代表是追逐商业利益的资本家。

劳动阶级不相信资本家,他们知道资本家为了牟利,会在商品里掺假。

所以,小说前面提到了,“短衣顾客”最难伺候,他们要亲眼盯着你量酒温酒,生怕少一滴。

“长衫顾客”在隔壁包间,是完全封闭的,普通人进不去,更无从窥见里面的真实情况,这个世界叫权贵阶层。

掌柜非常讨好“长衫顾客”,对他们有特殊的招待,是因为掌柜作为资本家,需要权力保护。而且这些“长衫顾客”不但要好酒,还要好菜,掌柜讨好他们也能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至于柜台外面那些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短衣顾客”,虽然也是消费者,但消费能力很有限,最多花一文钱买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

没什么商业价值,可胜在数量多,是掌柜无法忽视的收入。

也正因为这些人商业价值低,掌柜不仅不会照顾他们,还要在他们的酒里掺水,以榨取更多价值。

所以这两者互不信任互不尊重,但这两者都很尊重“长衫顾客”,也就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

三个世界,三种关系,实际就是劳动、金钱和权力的关系。

▲来源:孔乙己插画

孔乙己比较特殊,他是站在柜台外喝酒却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补,也没有洗,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刚刚我们说了三个世界,普通劳动者,资本家,权贵阶层。

权贵的世界难以窥探,资本家只要能赚取利润,精神上就没啥痛苦,普通劳动者无权无势,也没啥钱,但只要生活能维持,精神上也没啥不可忍受的痛苦。

独独孔乙己,没有属于自己的世界。

小说里,穿长衫表面代表读书人的身份,是文化的标志,实际小说没写出来,这些“长衫顾客”的文化是和权力、金钱结合在一起的,只有这三者结合在一起,文化才有了神圣的性质,才会被人崇拜敬畏尊重。

这三者结合的时候,我们很难直观感受,孔乙己的出现让情况发生了变化。

孔乙己是有文化的人,但科举没考上,所以没钱没势。他相当于把文化从金钱和权力里边给提取出来了,变成一种单纯的文化,马上就不被尊重了。

说明社会上的人对穿长衫的尊重,尊重的根本不是文化,而是文化背后的权力和金钱。

孔乙己对人说话满口之乎者也,这满口之乎者也,正是文化的体现,坐包间的“长衫顾客”既然也是文化人,他们口中的话和孔乙己的“之乎者也”本质就没啥不同。

只不过是孔乙己的文化没跟金钱和权力绑定,在周围人眼中就成了笑话,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人们只知道金钱和权力的实际用途,不知道文化的实际用途。孔乙己那没能转化为金钱和权力的文化,便注定了只能在他自己的感受中有点存在价值。

▲来源:孔乙己插画

三个世界,有各自的价值观,孔乙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是因为他的价值观念在这三个世界里都不被承认和理解。

“长衫顾客”是中了举的,有权有势,瞧不上孔乙己。

掌柜经营商业活动,有赚取利益所需的技能,以及为利益摈弃道德的决心,也不需要孔乙己的文化。

“短衫顾客”作为做工的人,根本不需要文化,更何况孔乙己连秀才都没捞到,没有实际身份,空有一身文化,更是瞧不上他。

鲁迅在这里非常生动地写出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局限性,真实的社会经济运转并不需要这些文化人的理论指导,劳动群众更不需要也不关心知识,知识分子的地位就变得很尴尬。

▲来源:孔乙己插画

记得初中课堂上,老师通常会把孔乙己解读为一个被封建科举制度迫害的知识分子,这么解读也没错,但总感觉太疏远。

因为现在已经没有科举制度了,我们就很难把孔乙己代入到自己的感受里。

然而,仔细观察,在今天随时随地都能找到“之乎者也”的对应。

比如,我平时喜欢了解新奇知识,读点书。

但如果我把这些东西拿到现实生活中与人分享,设想我在书店做演讲,没有作家人设,没有资源站台,还会有人听吗?我的话,是不是也成了“之乎者也”呢?

答案其实不言而喻。

所以鲁迅才会说: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因为个体这些爱好、感受和思考,一旦变成话语表达出来,就会被瓦解、异化,这些话语不具有权力性质,也不具有经济利益,就像孔乙己不是举人,没有地位,他觉得他在表达严肃话题,但在广大群众听来,只显得可笑。

原著里,当鲁迅描写他人对孔乙己的态度时,“笑”这个字,足足出现了14次:

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

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这么短的文章里,出现这么多“笑”的场景,说明当时那个扭曲的社会已经让孔乙己失去一个“人”的独立价值,他生命的唯一价值,就是成为看客们在无聊生活中笑几声的材料。

“笑”还不是最悲剧的地方,小说最悲剧的点在于小伙计最后也被同化了。

鲁镇酒店的小伙计是《孔乙己》的叙述者,刚开始他和故事毫不相干,还能保持个相对客观的视角。

但因为掌柜允许甚至鼓励他附和着取笑孔乙己,随着不断附和取笑,小伙计内心对孔乙己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孔乙己满怀好意要教小伙计识字,小伙计想的却是:

“讨饭一样的人,也配教我么?”

这里的描述,让孔乙己的悲剧更上了一层楼。

小伙计希望自己成为穿长衫的,成为酒店掌柜,就哪怕他压根没想过自己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绝不希望成为孔乙己这样落魄的人,他不觉得孔乙己能把自己教导成人上人,因为孔乙己自己就不是人上人。

▲来源:孔乙己插画

读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想,你是不是在给孔乙己洗白。

因为原文里鲁迅写了,孔乙己好吃懒做,做不到几天就把主人家书籍纸张笔砚偷了,甚至胆大包天偷到长衫“丁举人”家里,被打折了腿。

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有点基本的思辩能力。

小说叙述者是小伙计,小伙计是从别人那儿听说孔己已偷东西,偷东西可能是事实,但好吃懒做显然是主观判断。

因为好吃懒做所以偷窃,是简单归因。

要知道,鲁迅特意在文中交代过:

“孔乙己在店里品行却比别人好,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

这么诚实守信的一个人,为什么要去偷东西呢?

在商业世界里如此讲信用,在自己主人那里,在权力的世界里,反而就不讲信用了?

这里面恐怕有更隐秘的心理动机。

孔己已不平衡,他觉得自己和那些“长衫顾客”都是读书人,一部分读书人成了人上人,孔乙己却成了人下人。

那些“长衫顾客”实际已经不需要文化了,文化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点缀。

不需要文化,却拥有文化的权力,被社会定义为最有文化的人,需要文化的孔乙己没有任何文化的权力,就被社会定义为蠢材,到处遭人嘲笑。

对何大人、丁大人来说,书籍纸张笔砚重要吗?不重要。

他们显然不在乎这点财产,那为什么还要吊着孔乙己打,甚至打折他的腿呢?

因为他们愤怒,愤怒孔己已对权威的漠视,愤怒孔乙己内心说不出来的那点隐秘心思。

小说结尾最后一句话是: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孔乙己最终在鲁镇消失了,但鲁镇永远都会存在。

孔乙己的消失,不过是劳动世界少了一个笑料,经济世界少了一个没多少商业价值的消费者,权贵世界少了一个不自量力的挑衅者。

人们对他唯一的记忆,这个社会对他仅有的纪念,就是他还欠着十九个铜钱。

如果你觉得今天文章不错,可以点亮“赞和在看”让我看见,下期“和千妈一起读经典”准备解读狄更斯的经典作品《大卫.科波菲尔》,欢迎来看~

文章封面:电视剧《觉醒时代》截图

文章配图:采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予锐课程

予锐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