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跑警报”使成都城区大为拓宽。
如西郊,清乾隆年后有一个姓黄的老头在驿路竹林边搭起茅草房子卖茶水,久之成了“幺店子”(小场镇),被称为“茶店子”。
“跑警报”使可怜巴巴的幺店子街巷增多、商铺林立,一下子“繁荣”起来……成都警备区司令部也一度移驻此地。
东门外三瓦窑、琉璃乡、沙河堡、龙泉驿,南门外红牌楼、簇桥,北门外五块石、天回镇等,情况都类似茶店子。
成都许多“跑警报”时充饥吊命的小饮食,后来发展为“名小吃”。
“跑警报”的民众潮水般向荒郊野外逃难,有人便在路旁、坟头、沟边歪歪扭扭搭起黄泥巴竹席棚,“战时小吃店”处处开张、生意兴隆。
馒头、包子、锅魁、凉面、凉粉、酸辣粉、茶叶蛋、煮玉米……品种繁多,价钱当然也偏高。
一个老汉本是很节俭的人,“跑警报”时却对家里人说:“被狗日的日本鬼子炸死了,钱还有个球用?吃炸弹不如吃醪糟蛋——吃,瓜娃子才不吃!”
据李豫川先生说:赵金山那时在老南门大桥边开“洞子口赵凉粉”,大受欢迎。
武侯祠一带松柏森森,当地农民一听警报声,就忙着煮饭炒菜,等候来客。饭用刀划成块,俗称“牙牙饭”......
南大街口有家“章锅魁”,生意做得更妙:空袭前他先将锅盔做好,再买回皇城坝的凉拌肺片或大头菜丝。
警报响后,全家四口齐出动,在武侯祠柏木林一带叫卖,既躲了空袭又做了买卖。
还有家在草堂寺、龙爪堰一带卖“警报”麻饼的,后来发展为有名的“苏坡桥酥皮麻饼”。
刘湘墓园旁的郭家林子,有一位逃难入川的下江人在这里搭间席棚卖“警报”伙食。他拉的面细如发丝,下锅一烫即熟,再浇上头天晚上炒制的三鲜、肉丝、炸酱、虾羹等臊子,“跑警报”者能吃上这面条,真该念阿弥陀佛了!
后来这位老板又推出锅盔夹小笼牛肉、鸡丝凉面和卤肉三丝,名噪一时。
“麻婆豆腐”是成都名扬海内外的名小吃,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出名也和抗战有关。
陈麻婆的店开在成都北门外万福桥,在七八十年前,那家店铺不过是家鸡毛小店而已。陈麻婆及她的“陈麻婆豆腐店”是怎么出名的呢?
1935年,国民政府势力入川,在成都北较场办了个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成都分校,为了便于学员训练及野外演习,就在北门及老西门之间、新万福桥附近开了一个专用的城门,名为“存正门”。
1937年抗战军兴,成都分校改为校本部,续招第十四期学生。军校学员假日外出,就把万福桥头的市集小吃给带动起来。
加之后来“跑警报”,出入该门的人更多了,“陈麻婆豆腐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在“陈麻婆豆腐店”邻近还有一家“宋麻婆豆腐店”,所做的豆腐味道也差不多。
那些“跑警报”的“下江人”和军校学员让“陈麻婆豆腐”的名气越来越响。
抗战胜利后,随着这些人遍布海内外,“麻婆豆腐”的名声也就从中国传播到世界各地......
李豫川先生说:“就这样,在日军空袭的隆隆声中,成都涌现出一批制作‘抗战快餐’的烹饪能手,最终成为地方名小吃。”
1982年,抗战期间曾任成都《新民报》副刊编辑的作家萧军来到成都,一下飞机就到“洞子口凉粉”店,边吃边向陪同的人讲述抗战期间躲空袭时的事。
他感慨万端地说:“唉,那时‘跑警报’,饿慌了能有碗适口的甜水面吃,就算很不错了!”
“抗战快餐”体现了后方民众在艰难困苦战争岁月中坚忍不拔的生存精神,无疑是丰富的“抗战文化”内容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