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病因大都是阳气不达

鸿朗说健康 2024-10-07 15:12:39

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大约90%的皮肤病都伴有瘙痒。马三立先生也曾说过一段相声:一人剧痒,求得秘方,拆开重重包裹,却只发现俩字——挠挠!皮肤病病人共有的症状,就是痒。

那么,皮肤为什么会痒呢?皮肤痒,是体内阳气不达。

《外科启玄》卷一中的“明疮疡痛痒麻木论”给出了解答:盖人之肌肤附近火灼则为疮,近火则痛,微远则痒……痛者为实,痒者为虚,非为虚寒之虚,乃火热微甚之意也。拿人与火的距离来阐释痛和痒的原因:痛,是因为离火近;痒,是因为离火远。“火”就是火力,可以延伸理解为阳气。直白地说,皮肤痒,就是因为人体火力(阳气)不足,阳气无法达于体表所致。

在古字中“羊”和“阳”是相通的。在中医里,阳与人的生命关系密切。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那阳在病里旁里,说明什么呢?阳气病了,受阻了。因此,我理解,痒,实际上是“痛和健康”的一种临界状态。

什么情况下人体会痒呢?长伤口时,人会痒,说明气血在通达到伤口时,受到一定的阻碍,不顺。人体从一股暖流,变成无数条暖流时,就会感觉痒。还有人的后背也经常会痒,也就有人发明了痒痒挠这种工具。那这种痒,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是人体的阳气在往外顶体内的湿。在顶的过程中,由于人体的经络不是很畅通,因此,会遇到一定的阻力,所以会痒。

对于皮肤痒,很多人都爱用激素,其实,那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对人体有危害。其实,人体很有意思,当你面对痒的时候,人最爱做的事,就是挠,而这个挠的过程,其实也是疏通经络的过程。只不过,这是在表皮。而更深层、更好的办法,就是刮痧,让更深层的寒湿出来。如果原来痛,现在变成痒了,其实,说明你的身体在向好的方向转换。反之,原来痒,后来变成痛了,那就说明向坏的方向转换。

皮肤病患者都有体会,一般来说,晚上比白天要痒得厉害。这是因为夜晚阳气潜藏,皮肤极度缺乏阳气的支持,体内多余的湿热排不出去,瘙痒就会加剧。皮肤痒时,大家都会本能地抓挠,也跟阳气有关。因为在抓挠的过程中,皮肤受到刺激,气血得到宣通,阳气得以大量发于体表,致痒的湿邪毒素悉数被带出体外,痒也就暂时得到缓解了。

痒之作有虚有实,故补虚泻实也为治痒的基本原则。具体运用则宜结合痒之病因、病位、病性,据证立法,随证治之。

痒,是皮肤或黏膜受刺激意欲抓挠的一种感觉。临证中可为独立的病证,但更多是作为症状见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中医学对此论述非常丰富,却较为杂乱,兹结合文献加以梳理。

《黄帝内经》认为,痒的形成多与“火”“虚”相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因火热通于心,后世有医家甚而对此文进行更改,如《素问玄机原病式》谓“诸痛痒疮,皆属心火”,《素问直解》谓“诸痛痒疮,皆属于火”等)。又如《灵枢·刺节真邪论》曰:“虚邪之中人也……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为痹。”《伤寒论》论痒,主要归因于无汗,如“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23条),“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196条),“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瘥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辨脉法第一);其他还有言:“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瘾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并认为此痒“以气强而郁,风邪外泄于皮肤也”(平脉法第二)。

《诸病源候论》载有“风瘙痒”证,认为:“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丹溪心法》认为:“诸痒为虚,血不荣于肌腠,所以痒也。”《素问玄机原病式》对痒则有独到见解,谓:“人近火气者,热微则痒,热甚则痛,附近则灼而为疮,皆火之用也。痒者,美疾也,故火旺于夏,而万物蕃美也。炙之以火,渍之以汤,而痒转甚者,热之所使也。因而痒去者,热令皮肤缓纵,腠理疏通,阳气得泄,热散而去故也。夏热肤痒,而以冷水沃之不去者,寒能收敛,腠理闭密,阳气郁结,不能散越,怫热内作故也。”《伤寒大白》总结曰:“内伤身痒,有实有虚;外感身痒,悉是表汗未出。故太阳症有身痒之条,阳明病有身如虫行,皆是表邪无从而出,故身痒但坐以汗出不彻之故。夫表有风寒,则身痛;表有风热,则身痒。总之,阳邪怫郁于肌表不得汗出,则皮肤作痒。”

关于麻痘作痒,《经验麻科》认为:“有血热发者,有毒盛发者,有感风发者……热毒壅于皮肤,气为郁遏,血被煎熬。气非不足也,锢之则焰;血非自热也,灼之则迫。游行皮肉,痒之所以作也。”《医宗金鉴》云:“痘方出而身痒者,此邪气欲出,腠理严密,其火游溢往来,故不时作痒。”

关于外科诸疾作痒,《疡科纲要》云:“外疡发痒,其最普通者,皮肤病为独多,如疥癣、游风、湿注、黄水疮、血风疮等。其最著者,而溯其原因,则不外乎风燥与湿热二者而已。风性善行,袭入肌肤,则走窜四注,故恒遍体痒搔,淫淫然如虫虱之游行于肌表。唯风胜则燥,虽搔破血溢,而随破随收……湿生热,蕴热生虫,其痒尤烈,而浸淫四窜,黄水频流,最易蚀腐,且多传染,此湿淫为病。凡游风、疮、黄水脓窠诸疮,且痒且腐,愈腐而愈痒。此痒之属于湿热者,又其一也。”《外科证治全书》则曰:“痒虽属风,亦各有因。风初起作痒者,风热相搏,搔甚即痛是也;溃后作痒者,脓沤冒风,突起颗瘩是也;将敛作痒者,因初时肌肉结滞,气血不通,至此气血渐和助养新肉,痒若虫行是也。它如皮肤瘙痒,由血燥而风生,疥癣延绵,属风淫而虫蚀。证有不同,治有微别,勿视为一类也。”《医宗金鉴》有“痈疽辨痒歌”云:“初起作痒因风热,溃后脓沤或冒风,将敛作痒生新肉,痒若虫行气血充。”另有描述“血风疮”的歌诀云:“血风疮证生遍身,粟形搔痒脂水淫,肝肺脾经风湿热,久郁燥痒抓血津。”《疡医大全》亦谓:“凡伤损之证,遍身作痒,或搔破如疮疥,此血不营于肌腠,当作血虚治之。”

关于目痒,《圣济总录》指出:“肝经虚而风邪乘之,则目痒;心热盛而血行涌溢,则目赤。”《银海精微》对“患眼遇风痒极者”,认为“此因肝虚,合畜风热,胆经风毒上充入眼,遂遇风受痒。”《医宗金鉴》有“眼痒歌”云:“眼痒皆因肝胆风,痒生眦睑黑白睛。”《目经大成》则曰:“由来痒病果何为,为火为风为血亏……有风邪之痒;有火邪之痒;有邪退火拨搔息,气血得行,脉络通畅而痒;有抱病之目,久不治而痒,痒一番则病重一番。总之治后而痒,病必去速。”

关于头痒,《外科正宗》言:“油风乃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故毛发根空,脱落成片,皮肤光亮,痒如虫行,此皆风热乘虚攻注而然。”《医宗金鉴》则云:“此证……俗名鬼剃头,由毛孔开张,邪风乘虚袭人,以致风盛燥血,不能荣养毛发。”

关于咽痒,《医碥》言:“火刑金而肺叶干皱则痒,痒则咳,此不必有痰,故名干咳。”著名中医耳鼻喉科学家干祖望曾说,“凡一切慢性咽炎,主症就是咽部干燥。其所以干燥,由于液不养咽,津不濡喉,干生燥,燥生风,风生痒,痒则酿成本病”。

关于阴痒,《景岳全书·妇人规》认为:“妇人阴痒者,必有阴虫。微则痒,甚则痛,或为脓水淋沥,多由湿热所化。”《胎产秘书》云:“阴门发痒者,乃产后脾胃不调,气血不和,宗气下陷,湿热下逼,阴中因而生虫。其痒者,乃虫食阴户也。”《疡医大全》认为:“妇人阴户作痒,乃肝脾风湿流注,亦有肝火郁结而成。”

关于肛门作痒,《诸病源候论》载有“谷道痒”证,认为“由胃弱肠虚,则蛲虫下侵谷道,重者食于肛门,轻者但痒也。”

由上述可知,痒之所作,原因繁杂,但主要因于风、湿、热、虫之邪客于皮肤肌表,引起皮肉间气血不和;或由于阴血亏虚,生燥化风,肤失濡养而成。

作为一个症状,痒有程度的差异,也有部位的不同。如全身性痒可见周身皆痒,往往可由一处移到另一处;局限性痒则可见目痒、耳痒、咽痒、阴痒、疮痒等。

痒所涉及的原发病非常广泛,几乎遍布于临床各科,现今分为皮肤性瘙痒、系统性瘙痒、神经性瘙痒、精神性或心理性瘙痒、混合性瘙痒、起源不明性瘙痒六种类型。但以皮肤疾病最为常见,其中又以病毒或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及血管炎和脂膜炎、皮肤附属器疾病、色素性皮肤病等尤多见。

若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者,可诊为瘙痒症。痒还是许多疾病的先兆,尤其是内源性痒,具有重要的预报价值。杨力的《中医疾病预测学》“痒预兆”一节有详细论述。如肝阳化风患者,头皮出现瘙痒,常是中风先兆症之一;血虚肝郁者也常有瘙痒,可见于某些郁证患者,或更年期内分泌失调妇女;一些胆汁性肝硬化、消渴患者,皮肤瘙痒常为其先兆症之一。有资料显示,许多恶性肿瘤都有早期皮肤瘙痒现象,胃肠道癌及生殖系统癌尤为显著;全身性瘙痒对白血病、乳腺癌及消化道癌、生殖系肿瘤的预报价值最高;肛门及生殖器等局部皮肤瘙痒则以预报直肠癌及生殖器恶性肿瘤为主。此外,瘙痒与恶性肿瘤之间,还存在着癌肿一经切除瘙痒即消失,癌肿复发则瘙痒又出现的规律。

关于痒证之辨,《灵枢·终始》有“病痛者阴也”“痒者阳也”之说。《难经·四十八难》则谓:“诊之虚实者,痒者为虚,痛者为实。”具体而言,辨痒当分清虚实内外上下。以虚实分,虚者多因阴虚血燥,失于濡润;实者则可因于风、寒、火、湿、燥,或虫,或瘀等,但尤与风关系密切,甚而有“无风不作痒”之言,且常相兼为病,如风燥、湿热、燥热等。以内外分,外者每关乎六淫;内者则多涉及内环境,如湿热、郁火、阴血亏虚等。但也有不少属内外合因者,许多过敏性疾病即是。以上下分,痒发于上者多因风热或风燥,发于下者则多因湿热、虫毒等。其形成机理则与疼痛颇为相似,即实者因于不通,虚者因于不荣。至于痈疽溃后,肿痛渐消,而觉皮肉间微微作痒,此为毒邪渐化,气血渐充,助养新肉,将要收口的佳象。

痒之作有虚有实,故补虚泻实也为治痒的基本原则。具体运用则宜结合痒之病因、病位、病性,据证立法,随证治之。

因风而痒者,治宜祛风止痒,常用杭菊花、防风、荆芥、苍耳子等。其中偏于寒者,加麻黄、桂枝、羌活、白芷、细辛、辛夷、威灵仙等;偏于热者,加丹皮、牛蒡子、浮萍、连翘、薄荷、绿豆衣、蝉蜕等。

因湿而痒者,治宜除湿止痒,常用藿香、佩兰、薏苡仁、苍术、地肤子等。湿热相兼者选用苦参、滑石、茵陈、白鲜皮、萹蓄、金钱草、豨莶草、土茯苓等;寒湿相兼者选用萆薢、路路通、海桐皮等。

因火(热)而痒者,治宜清热泻火止痒,常用石膏、知母、寒水石、玄参、黄芩、黄连、龙胆草、连翘等。热盛化毒者,可加山栀、野菊花、蒲公英、银花、地丁等。

因燥而痒者,治宜润燥止痒,常用何首乌、天冬、麦冬、山药、沙苑子、枸杞子、干地黄、合欢皮、白芍、地骨皮、夜交藤等。

因虫而痒者,治宜杀虫止痒,内服者常用使君子、槟榔、雷丸、榧子、南瓜子等,外用者可选用蛇床子、雄黄、川槿皮、轻粉、枯矾、硫黄、芦荟等。

因瘀而痒者,治宜化瘀止痒。瘀而兼热者,可用生地、蒲黄、丹皮、桃仁、大蓟、茜草、地榆、丹参、赤芍、郁金、益母草;瘀而兼寒者,可用三七、当归、乳香、泽兰、川芎、皂刺、王不留行、刘寄奴、苏木、血竭等。

因虚而痒者,阴虚者可用石斛、天冬、麦冬、沙参、鸡子黄、干地黄等;阳虚者可用紫石英、附子、肉桂、补骨脂、山萸肉、沉香、巴戟天、淫羊藿、仙茅等;气虚者可用黄芪、人参、山药、白术、冬虫夏草等;血虚者可用熟地黄、阿胶、桑椹、何首乌等。

《外科正宗》中有一治疗风疹、湿疹瘙痒的消风散(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甘草、木通),功能疏风除湿、清热养血,体现了“止痒必先疏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思想,且虚实兼顾、内外并治,因而为医者所喜用。

5 阅读:1144
鸿朗说健康

鸿朗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