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大授衔时,陈毅毫无争议被授予元帅军衔。
不过,对于陈毅的排名,后世却有一些争议。
一部分人提到,解放战争时期,在陈毅、粟裕指挥下,三野歼灭的敌军是五大野战军数一数二的,从入党时间上说,陈毅也要比刘伯承、贺龙早几年入党,可为何大授衔时,陈毅老总的排名,却在刘伯承、贺龙之后呢?
按照授衔委员会相关规定,元帅和大将,是按照资历、历史功绩等严格标准进行排名的,而上将以下的将校,则没有严格的排名,比如说,开国五十多位上将的排名,有说法称,他们更多是按照名字笔画顺序,以及职务和级别去排名的。
因此,元帅的排名,是非常严谨的,是有着严格衡量标准的,是有着特殊考虑的。
在十大元帅中,刘伯承排名第四,仅在朱德、彭德怀和林彪三人之后。
排名第五的是贺龙,陈毅则排在第六。
朱德和彭德怀位列元帅第一和第二位,这是无可争议的,朱德在整个战争岁月中,一直是我军总司令,从朱德和毛主席并称“朱毛”,从我军指挥部同时挂着毛主席和朱德画像,也可以看到朱德在军队中的特殊地位。
排名第二的彭德怀,同样是毫无争议的。
彭德怀在红军时期,一直是红军核心领导层。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一直是我军副总司令,是军队中仅次于朱德的“巨头”。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彭德怀更是带领志愿军,取得了伟大胜利,这一伟大历史功绩,更是让彭德怀排名第二毫无争议。
实际上,对于林彪排名第三,后世多少是存在一些争议的,有人指出,林彪参加了南昌起义,可是这个时候,林彪还只是一个连长,而此时刘伯承已经是南昌起义的参谋长。
在整个战争岁月中,林彪和刘伯承、陈毅等元帅的职务都是差不多的。
有历史学者分析到,林彪之所以能够成为排名第三的元帅,这其中最大原因是因为林彪在解放战争时期战功太大了,其战功超过了大部分将帅。
解放战争时期,林彪带领四野解放了整个东北,三大决定中国命运的战役,四野参加了两个,林彪带领四野从寒冷的东北,一直打到温暖的广西和海南,五大野战军中,四野兵力是最多的,光是正规野战部队就有近一百万人,四野的兵力,甚至已经超过了二野和三野的总和。
在元帅排名上,陈毅排名比刘伯承和贺龙低,同样是一个颇有争议性的话题,那么,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来谈谈刘伯承元帅排名为何比陈毅高。
南昌起义之前,刘伯承已经担任过武汉国民政府的军长,这份资历是陈毅没有的。
南昌起义时,刘伯承被周恩来委任为参谋长,刘伯承制定了整个起义计划。
战斗中,刘伯承还带兵拿下了朱培德军部。
南昌起义失败后,也正是刘伯承提出了南下撤退广东的计划。
而陈毅直到8月4日才追上起义队伍,不久,周恩来委任陈毅为25师73团指导员。
不管是从参加南昌起义的时间和职务来看,刘伯承都是高于陈毅的。
长征路上,刘伯承率军指挥了强渡乌江、智取遵义等战役,并在之后辅助毛主席指挥了四渡赤水战役,而此时,陈毅在南方领导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抗战爆发后,刘伯承担任129师师长,而抗战初期的陈毅还不是新四军一把手,直到皖南事变爆发后,陈毅才成为新四军军长。
抗战结束后,刘伯承指挥的129师已经发展到30万人。而新四军主力部队则是二十多万人。
抗战时期,按照规定八路军将领是不得办理寿宴的,可是鉴于刘伯承的伟大功绩,中央还是为刘伯承办了50大寿,由此可知刘伯承战功有多大。
解放战争时期,陈毅指挥的华野,兵力虽然比中野多,战功比中野相对大一些,可是在淮海战役等大型战役中,陈毅在指挥团的排名是在刘伯承之后,最为重要的是,华野的辉煌战绩,更多的是由粟裕指挥的,陈毅更多的是负责后勤和全军协调统筹等工作。
从军事层面来说,二野是离不开刘伯承的,而三野则是离不开粟裕。
1955年大授衔时,陈毅元帅排名比刘伯承后,还有一个因素是,陈毅在1955年大授衔时,大部分工作重心已经放在外交上面。
贺龙元帅排名比陈毅高,更是不少人提出异议。他们指出,在解放战争时期,贺龙基本上没有领兵作战,他大部分时间是在做后勤工作,他的排名怎么会在陈毅之前呢?
元帅的排名可不能仅仅看解放战争,更何况,解放战争时期,要没有贺龙做好后勤工作,彭德怀一野哪里来的源源不断的后备兵力和后勤物资,彭德怀曾说道:“没有贺龙同志,我不可能带领一野取得一场场胜利。”
还有,贺龙在南昌起义的贡献,是陈毅没法比的。
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时,贺龙虽然没有加入我党,可是我们应该看到,贺龙指挥的二十军是起义部队的绝对主力,可以说,没有贺龙,就很有可能没有南昌起义,因此,贺龙这个历史功绩是极大的。
另外,贺龙在红军时期长期担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长征结束后,红二方面军也是红军三大主力损失最小的部队。
抗战时期,贺龙指挥的120师立下了赫赫战功。建国后,贺龙指挥华北第18兵团为解放大西南,同样立下了很大战功。
当然,对于刘伯承、贺龙、陈毅这些革命家来说,元帅排名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1955年大授衔时,刘少奇曾找陈毅谈话,希望陈毅可以将元帅军衔让给战功极大的粟裕,陈毅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
在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心目中,参加革命,他们从来都不是为了军衔,为了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