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基本功第14篇:三个方法,搞定目标管理(二)

王式华知行韬略 2024-07-15 11:58:32
上文谈了目标设定的方法,目标确定之后,还需要确定目标值。比如,某公司年度战略目标是营业收入,达成1亿元就是对目标的赋值,只有目标,没有赋值,就没有衡量标准,做成什么样就无法衡量和评估。 目标赋值是颇让人头疼的问题,由于最终结果要与目标值进行对比评估,所以数字多少就非常敏感,低了上级不同意,无法支撑总目标,高了下级不愿意,完不成影响收入。根据笔者的经验,企业在战略目标赋值过程中,经常存在三个典型现象: 现象1:哑然。每个责任单元的目标值都是上一级单位“强制摊派”而来,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不由你不接,根本不给你说话的机会,这是目标赋值的主流手段。 现象2:自然。上级故意把目标值提高,即使下属砍掉一部分也能接受,下属的想法是上级下达的目标值肯定有水分,我先挤一挤,次数多了,成为一场“猫鼠游戏”,彼此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玩起了心理博弈,战略目标赋值失去了严肃性。 现象3:茫然。目标值多少不管,员工只关心自己的目标,公司的目标在天上飞,员工的行为在地下爬,两者根本没关联,各责任单元的目标完成了,但公司目标却完不成,员工自然充满疑惑:我的目标与公司目标到底是啥关系?公司目标不能牵引员工的行为,仅仅是个数字。 目标赋值最常见的问题是“讨价还价”,如何解决?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法入手。 方法一:找寻赋值依据——明晰目标赋值来源,增加共识目标赋值之所以讨价还价,本质还是上下级对目标值设定依据或理由的理解差异过大,或者根本不知道依据从何而来产生的。所以,建立比较明晰的赋值依据自然会减少上下级博弈的程度。常见的目标赋值依据有历史数据、行业平均、竞对扫描以及标杆学习四个。 企业自身的历史数据可作为目标赋值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企业发展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然后设定相应的目标值,因为有了前期数据支撑,所以依据会比较充分;目标赋值不能低于行业平均值,这是最普遍的共识,共识性的数据一般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大家会比较容易接受;竞争对手设定的目标值也可以作为参考依据,尤其是重要的竞争对手,其数据更有参考意义,当然,前提是能得到竞争对手的目标值数据,而且要保证其真实性;如果行业内有明确的标杆企业,那标杆企业的目标值也是本公司可以参考的关键依据之一,对标优秀企业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方法二:建立赋值区间——设立多层次目标值,减少博弈讨价还价的前提,是对方认为没有退路,只能硬刚到底,破釜沉舟,鱼死网破,显然这不是目标赋值的初衷。如果只有一个数字,绩效不达标会影响收入,对方一定会铆足了劲把目标值向下调,以保证自己的安全系数。反过来,为什么目标值只能有一个呢?可以多设几个吗?答案是肯定的。可以将目标值设定为基本目标、挑战目标与卓越目标三个区间,然后进行不同的定义。 基本目标是必须要完成的底线,相对比较容易达成,满足安全感;挑战目标是鼓励勇于打破自我局限,向高目标发起冲击,可以高一些;卓越目标是优秀同行的最佳实践,代表了行业最高标准,是标杆和榜样,卓越目标一般只是作为参照,不用于考核。三个目标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华为的做法是:先定义挑战目标值,挑战目标值的80%作为基本目标,120%作为卓越目标,导向非常清晰。 方法三:重构绩效文化——共创企业绩效精神,激发进取上述两种方法还属于技术层面,只能解决目标赋值的部分问题,不解决根本,讨价还价的顽疾最终要靠企业建立绩效文化来解决。正如华为的企业文化“外部以客户为中心,内部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在奋斗者的文化氛围里,大家都在挑战高目标值,没有人好意思设定低目标值?绩效文化就是企业里人人奋进,个个争先的文化,以挑战高目标为己任,以突破局限性为骄傲,并以这样的精神感染身边每个同事。优秀的企业一定具备鲜明的高绩效文化,不是通过一对一沟通设定高目标值,而是用奋斗者的激情与使命感染每个人。
0 阅读:0

王式华知行韬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