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逆行人生》是为穷人发声,还是消费穷人?

兴韩行 2024-08-13 14:09:02

“富人扮演穷人割韭菜!“

“两个亿就拍了个外卖宣传片?”

这是一部分网友对电影《逆行人生》的评价。

估计徐峥没有想到,电影《逆行人生》会遭遇到如此尖锐的评论讽刺和抵制情绪。投资两个亿,首映才一百多万票房;选了一个好题材,却败给了格局和勇气,难怪质疑大于认同。

《逆行人生》主要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个貌似中产的中年人失业之后,在房贷压力、女儿国际学校费用、父亲发病入院高额费用、全职太太没有工作收入等等绝境之下,被迫进入外卖行业重新定义人生的方向。

客观地说,换作其他脆弱的人面临同样的压力和打击,要么堕落、要么轻生。电影里的中年人展现了接受现实,重新开始的生活精神,大概就是逆行人生的意思吧。

然而,作为一部电影,和徐峥以往作品相比,《逆行人生》选对了素材和话题,却败给了格局和勇气。

电影没有触及中产返贫的残酷现实,也没有揭露平台压榨外卖员的冷酷手段,仅仅是展现个人与生活环境的抗争,就难免落入将穷人的艰辛包装成励志故事的嫌疑。

励志故事喜欢避重就轻,回避各种社会现实,强调个人精神,忽略必要的环境基础。把一个人扔进大沙漠,那个人再励志,最终也只能是一具干尸。只有在必要的环境下,个人的努力才能彰显意义,人生才能逆行!

中产阶层重要而又脆弱,房价泡沫、‌股市动荡、贷款购房、‌投资理财以及三年疫情,随便来一个,都是中产不可承受之重。一旦遇到生活与工作变故,中产陷入绝境式返贫,小资生活也被打回原形。

电影似乎在讽刺和警示中产阶层消费现象,比如贷款买房,孩子上国际学校等等。只是,这个“似乎”一下子就被银幕上外卖员形象给吸引走了。

遗憾的是,银幕上的外卖员又无法逼近和超越生活现实。外卖员风雨无阻,他们被需要,同时又被忽视。他们不受待见,过着忍耐中的生活,就连“头盔”、“冲锋衣”和“餐箱”也被戏称为“牛马三件套”。

外卖员与平台的博弈;外卖员的见义勇为;与小区保安的冲突;不被社会尊重认可的自卑感等等,这些原本可以逼近的元素未能在电影中得足够的重视、表达和升华。

既然如此,作为普通网友,生活中有比电影更多、更精彩的外卖员身影,何必要跑到电影院看外卖员的故事?作为外卖员,难道会有时间和心情走进电影院里窝心和找虐?去评价他们演得象不象?

一个与现实群体诉求脱节的电影,自然无法引起观众的普遍同情和共鸣,当然就变成了外卖公司的宣传片。

电影《逆行人生》的片名注定了它的格局,电影没有勇气面对现实矛盾,不愿意扮演激发外卖员与平台对抗的角色,因此,不可能象《孤注一掷》那样产生深刻的社会连锁反应。

底层小人物的生活艰辛和命运抗争的情形,在地球上时刻上演。有人出生在富人家庭,有人出生在原始部落,先天的命运无法更改。但是,将穷人的艰辛包装成励志的故事,来安慰穷人的手段,已经越来越不得人心了,何况还是富人扮穷人。

电影剧组原来以为,有徐峥以往的电影荣耀光环加持,应该能够打动观众。殊不知,这一次,电影情感承载主体其实是真正的外卖员群体,观众对这个群体也并没有神秘感。

徐峥的电影总是能让观众在幽默、讽刺、尴尬和窘迫中发笑。可是,这一次,观众笑不起来,因为外卖员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份沉重的职业和话题。

电影《淮海战役》拍摄动用了约13万干部战士,才拍出了逼真的战争气息。既然《逆行人生》讲的是生活中的外卖员,将他们正儿八经地搬上银幕,为何不多请一些真实的外卖员作为主演?

在本人看来,最不应该出演外卖员的就是导演徐峥本人,那尴尬的效果就象刘德华演草根一样。

行业内卷和人才过剩是中产返贫的原因之一,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只会导致更多的人被迫转行送外卖。中年危机和社会就业两大难题,本来就不是一部电影所能担当和解决的,但是电影又似乎在暗示:外卖员可以成为城市底层人维持生活的救命树枝。

可是,外卖行业不是太平洋,它所能容纳的就业机会有限,而且已经达到饱和,无法承载更多的中产返贫者和新就业者。

通过一部电影粉饰就业,又有什么意义?

意义还是有的,不管是烧钱还是洗钱,富人投资拍电影的本身就是消费行为,投资转化成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等于是创造和维持了台前幕后的各种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和消费就应该以富人为主,鼓励富人在国内花钱才是根本,穷人就那几个钱,出个门都是错,根本就不需要刺激。

一个人,几个人的眼睛可能会瞎,但广大人民群众的眼睛一定是雪亮的!《逆行人生》到底是在为穷人发声,还是在消费穷人?让最终票房说话吧。

0 阅读:10

兴韩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