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体彩中心发了个声明,说AI预测彩票中奖号码这事儿,不靠谱!“再牛的AI,也算不出彩票号码。” 这话说得在理,买彩票图的就是个乐呵,真能算出来,那还有啥意思?
可这事儿,让我想起了咱当爹妈的,特别爱干的另一件事儿——“预测”孩子。
“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只能去扫大街!” “就你这成绩,能考上啥好大学?将来能有啥出息?” “隔壁老王家孩子,从小就听话,现在都进大公司了,你再看看你!”
这些话,您听着熟不熟悉?是不是小时候没少听,现在又开始“循环播放”给自家娃了?
彩票号码没人能说得准,可孩子的未来,咋就成了咱嘴里的“铁板钉钉”了呢?
01 “不听老人言”:当焦虑成了紧箍咒
我有个邻居,李姐,那可是个“虎妈”。她女儿小雨,从上幼儿园起,就没过过一天“轻松”日子。
钢琴、画画、奥数、英语……小雨的时间表,比996的上班族还满。李姐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现在不吃苦,将来就得吃更大的苦!”
我问她:“小雨喜欢这些吗?”
李姐白了我一眼:“小孩子懂啥?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我不逼她,她以后不得后悔?”
李姐的焦虑,其实很多家长都有。大家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怕孩子将来没个好工作,过不上好日子。
这年头,谁不希望自家孩子能出人头地?找个好工作,安安稳稳过日子,这要求不算高吧?
可问题是,咱们这当爹妈的,是不是把这事儿看得太“死”了?好像孩子的人生,就只有“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这一条路可走。
咱们总想着给孩子“规划”好一切,生怕孩子走错一步,就“满盘皆输”。
说白了,咱们心里还是不踏实。怕这怕那,说到底,还是怕孩子将来过得不如意。
可这“不如意”的标准,又是谁定的呢?
02 “别人家的孩子”:当比较成了无底洞
我小时候,最烦的就是我妈念叨“别人家的孩子”。
“你看人家小明,回回考试都第一!” “你看人家小红,多才多艺,又懂事!”
我心里那个憋屈啊:我咋就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呢?
现在想想,这“别人家的孩子”,简直就是个“魔咒”。它让咱们永远活在比较中,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的孩子也不够好。
这年头,谁还没点儿压力?可咱们不能把这压力,一股脑儿全压在孩子身上啊!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读书厉害,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有的孩子天生就是个“社交达人”……
03 “放手”的勇气:当信任成为最好的礼物
我有个朋友,老张,他儿子高考没考好,没上成一本。老张倒是挺想得开,他对儿子说:“没关系,咱不一定非得走读书这条路。你想干啥,爸都支持你!”
后来,他儿子去学了厨师,现在在一家挺有名的餐厅当主厨,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老张常跟我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路。咱当爹妈的,不能替孩子做决定,只能给孩子支持和信任。”
这话,我听了特别有感触。
是啊,孩子的人生,终究是他们自己的。
话说回来,彩票中奖这事儿,谁也说不准。
那咱孩子的未来,又咋能被几句话就“定”了呢?
与其天天唠叨着“你不行”、“你没出息”,不如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多给孩子一些信任。
也许,当我们不再想着去“预测”孩子的人生,而是用心去陪伴孩子成长,我们会发现,孩子的人生,比我们想象的,要精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