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陈士榘86岁临终时,妻子问他一生最爱谁,他答:毛主席

妙春说历史故事 2024-11-25 04:26:13

世人皆知开国上将陈士榘临终前说最爱毛主席,却不知这句话背后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1995年,86岁的陈士榘躺在病床上,第二任妻子李峥轻声问他:"你一生最爱的人是谁?"望着深情的妻子,陈士榘却毫不犹豫地回答:"毛主席!"这个斩钉截铁的答案,让许多人感到不解。一位将军为何会对一位领袖如此忠诚?他们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故事?要理解这份情谊,我们得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岁月中……

一、初识伯乐

1927年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战火刚刚燃起。年轻的陈士榘背着一支土枪,跟随起义队伍向前进发。这位出身贫苦农民家庭的年轻人,对即将开始的革命生涯充满期待。

那是一个寻常的下午,陈士榘正在整理行装。突然,一阵嘈杂声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抬头一看,只见几名战士正围着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人说话。这位中年人穿着一身灰布衣衫,肩上还挑着一副担子。

"同志,你这担子挑得真稳当。"一名战士说道。

那位中年人放下担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回答:"农家子弟,挑担子是家常便事。"

陈士榘注意到,这位中年人说话时目光炯炯有神,神态从容。虽然衣着朴素,但举止间透露出一种特别的气质。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陈士榘在营地附近遇到了这位中年人。他正在和几名战士讨论行军路线。陈士榘驻足听了一会,发现这人对当地地形了如指掌,说起话来条理清晰。

"这位同志是谁?"陈士榘悄悄问身边的战友。

"他是毛委员,从中央来的。"战友压低声音回答。

这一刻,陈士榘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经常出现在战士们中间、和大家同吃同住的中年人,就是他听说过的毛泽东。

不久后,在酃县一个简陋的祠堂里,陈士榘参加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仪式——入党宣誓。那天,祠堂的阁楼上燃着昏暗的菜籽油灯,十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毛泽东坐在正中间,桌上放着一张写有入党誓词的红纸。

轮到陈士榘发言时,他站起来,声音有些颤抖:"我出身贫农,从小就受尽压迫。今天能加入共产党,就是要为穷苦人打天下!"

毛泽东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宣誓结束后,他特意叫住了陈士榘:"你是个好同志,革命需要这样的热血青年。"

这句话让陈士榘倍受鼓舞。此后不久,部队向井冈山进发。一路上,陈士榘发现毛泽东经常主动和战士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有时还会即兴作诗,用诗词激励士气。

在井冈山时期,陈士榘凭借着过人的勇气和指挥才能,很快就在战斗中崭露头角。有一次,他带领一个小分队成功伏击了敌人的运输队,缴获了大量物资。这次战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

"陈士榘同志,你懂得因地制宜,善于把握战机。"毛泽东在总结会上这样评价。

1927年11月,毛泽东亲自提议,任命陈士榘为茶陵县公民兵政府常委。这是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的重要职位。从一个普通士兵到县级领导,陈士榘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在茶陵的日子里,陈士榘经常和毛泽东讨论军事战略和地方工作。每次谈话,毛泽东都会耐心指导,告诉他如何团结群众、发展革命力量。这些谈话为陈士榘日后的成长打下了重要基础。

二、生死与共

1934年秋,中央红军踏上了万里长征的征程。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指挥员,陈士榘被任命为"设营司令",负责为大部队选择行军路线和宿营地点。

这个特殊的职务来源于一次意外。当时部队纪律严明,陈士榘因教导营减员被取消了骑马的权利,改为徒步行军。毛泽东得知此事后,不但没有责备,反而给了他一个重要任务:"你就当个设营司令吧,负责为大家找路。"

设营司令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艰难。陈士榘每天都要比大部队提前两个时辰出发,带着几名侦察兵在崇山峻岭中找寻最佳路线。他手中只有一个破旧的望远镜,靠着这件简陋的工具和丰富的野外经验,为红军开辟出一条又一条生路。

有一次,部队来到一处陡峭的山崖前。陈士榘爬上最高处,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地形。他发现左侧有一条羊肠小道,虽然崎岖难行,但能避开国民党军的封锁线。当天晚上,在他的带领下,整支部队安全通过了这段险路。

然而,即便再谨慎,也难免出现失误。在翻越一座大山时,陈士榘带着队伍走了整整半天,却发现前方是一条湍急的大河,根本无法通过。当时已是深秋,河水冰凉刺骨,且水流湍急,没有任何渡河工具。

正当陈士榘站在河边不知如何是好时,毛泽东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不要紧,我们再找别的路。爬山越岭,总有办法的。"

就这样,部队掉头向另一个方向前进。当天傍晚,他们在一个偏僻的山谷里找到了一处可以宿营的地方。毛泽东还特意让通讯员给陈士榘送去一碗热汤,说是"犒劳设营司令的。"

这份体谅让陈士榘更加用心完成任务。每到一处,他都会详细记录地形特点,甚至画出简单的地图,方便其他部队参考。在他的努力下,红军多次化险为夷,避开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长征结束后不久,平型关战役打响。此时的陈士榘已经成为一名出色的战术指挥员。他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为这场战役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战斗中,陈士榘亲自带队侦察敌情。在一次遭遇战中,他发现了一个难得的战机:敌人的补给线出现了空档。他立即调整部署,指挥部队切断了敌人的后勤补给,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场战役不仅取得了重大胜利,还创造了一个记录:活捉了第一批日军俘虏。当俘虏被押解到指挥部时,陈士榘严格要求部队按照国际公约对待战俘,展现了中国军队的人道主义精神。

毛泽东在听取战报时特别提到:"平型关一战,不仅打出了军威,更重要的是打出了我们的革命精神。"这句话也是对陈士榘等指挥员工作的肯定。

三、血战沙场

平型关大捷后,陈士榘带领部队继续在华北战场与日军周旋。1938年深秋,在晋西午城的一场遭遇战中,陈士榘身先士卒,带领部队与日军展开激烈交火。就在战斗进入白热化的时候,一发日军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巨大的冲击波将他掀进了战壕。

当战友们找到陈士榘时,他已经失去知觉。检查伤势后发现,他不仅四肢多处受伤,右耳的耳膜也被炸声震破。情况危急,部队立即安排他转往延安医院救治。

消息传到延安,毛泽东立即派人前往医院探望。不仅如此,他还专门写了一封亲笔信,连同200元钱一起,托一位女战士骑马送到医院。

这封信虽然只有短短几行字,却凝聚着深切的关怀。信中叮嘱陈士榘要安心养伤,期待他早日康复重返战场。这份情谊让当时的医护人员都深受感动。

养伤期间,陈士榘一直惦记着前线的战事。每当听到外面传来战报,他就会询问具体情况。医生多次劝他安心休养,他却总说:"伤好一分,就要为抗战多出一分力。"

1945年抗战胜利后,陈士榘被调往华东野战军。这时的他已经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将领,在多次重要战役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尤其是在解放南京的战役中,陈士榘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根据南京城的地形特点,提出了"内外夹击"的战术建议。这个方案得到了军队高层的采纳,并在实战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1949年4月23日,当解放军攻入南京城时,陈士榘带领部队率先突破敌军防线。他们精准地控制了南京的重要路口和关键设施,使得整个解放过程既迅速又有序。

这次战役的胜利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当国民党在南京的政权被推翻时,毛泽东特意发来贺电,对陈士榘等将领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建国后,陈士榘继续在军队担任重要职务。他积极参与军队建设,将自己多年的战争经验编写成教材,用于培训新一代军事人才。在他的努力下,许多年轻军官得到了系统的军事训练。

有一次,在军事教学演习中,陈士榘发现一些新入伍的战士对战术理解不够深入。他立即组织了一次实地教学,带领大家重走当年解放南京的战场。通过实地讲解,让年轻一代更直观地理解了军事战术的重要性。

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参加过他培训的军官后来都成为了军队的骨干力量。毛泽东在听取军队建设汇报时,对陈士榘的这种教学方法给予了肯定。

四、国防先锋

1958年的一天,毛泽东召见了陈士榘,交给他一项特殊的任务:在大西北建立导弹和原子弹基地。这个任务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更是新中国发展核威慑力量的关键一步。

选址工作立即开始。陈士榘带领着苏联专家组,驾驶着运-12飞机在大西北广袤的土地上空盘旋。他们先后考察了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区,最终将目光锁定在罗布泊地区。

在实地考察中,一位苏联专家建议选择宁夏的一处沙漠。但陈士榘提出不同看法:"罗布泊虽然环境恶劣,但地势平坦,便于建设,而且地下水源相对充足。"经过反复论证,专家组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

1959年初,陈士榘带领十万工程兵进驻罗布泊。当时的罗布泊已经不是传说中的"死亡之海",但依然是一片荒凉之地。第一批工程兵到达时,眼前只有茫茫戈壁和稀疏的胡杨林。

建设伊始就遇到了重重困难。首先是饮水问题。罗布泊的地下水虽然储量不少,但水质堪忧。打出来的水中不仅有大量沙子,还经常混杂着各种小虫子。陈士榘带头喝这种水,并对战士们说:"把虫子当蛋白质补充。"

食物短缺也是一大难题。初到罗布泊时,战士们还能在周边找到一些野韭菜和野葱。但随着人员增多,这些野菜很快就被采光了。有一次,远处出现一只野骆驼,战士们追了整整一天才勉强抓到,这顿"野味"让大家记住了很久。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恶劣的自然环境。罗布泊常年狂风肆虐,沙尘暴几乎每周都要来上几次。有一次,一辆满载水泥的大卡车被突如其来的龙卷风掀翻,车上的水泥全部被吹散。

陈士榘在基地一住就是好几年,期间从未回过家。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甚至不能给家里写信。当时的保密要求极其严格,就连工程进度也只能用暗语汇报。

但这些困难都没有阻止基地建设的脚步。在陈士榘的带领下,工程兵部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他们在戈壁滩上建起了发射塔、指挥所、地下工程等设施。

1960年11月,在这片曾经的"死亡之海"上,中国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导弹腾空而起。这次发射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掌握了导弹发射技术。

不到四年时间,在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基地成功爆炸。当蘑菇云升起的那一刻,陈士榘和战士们热泪盈眶。多年的艰苦付出,终于换来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毛泽东在收到喜报后,特意让人转告陈士榘:"你们工程兵真是功不可没!"1965年元旦,他在人民大会堂的联欢会上,当着全场来宾的面,再次表扬了陈士榘和他的部队。

五、终身追随

1968年的北京工人体育馆里,一场重要的会议正在举行。当时已经调任兵种院校任职的陈士榘在主席台上致辞完毕,正准备走下台阶。突然,毛泽东站起身,一把拉住他的手,将他拽到自己身边。

全场聚光灯立即对准了这一幕。陈士榘站在毛泽东身旁,两人的身影被永远定格在了历史的镜头中。这个场景,成为了陈士榘晚年最为珍视的记忆之一。

在此后的日子里,陈士榘经常向身边的人讲述他和毛泽东之间的故事。他说得最多的是两件事:一件是跟随毛泽东在井冈山奋斗的二十二年,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另一件就是带领工程兵在罗布泊建设"两弹"基地。

1970年代,陈士榘开始整理自己的革命经历。他将自己珍藏多年的照片、文件和笔记整理成册。其中有一张泛黄的照片特别引人注目:那是1927年在酃县拍摄的入党宣誓场景。虽然照片已经模糊,但毛泽东和年轻的陈士榘的身影依然清晰可辨。

到了1980年代,陈士榘虽然已经退休,但仍然保持着军人的作息习惯。每天清晨,他都会在院子里打太极拳,这是他在延安时期跟随毛泽东学会的。

有一次,一位记者来采访他,问他最难忘的时刻是什么。陈士榘说起了1965年元旦在人民大会堂的那次表扬。他说:"那天主席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表扬我们工程兵,这份荣誉不是给我个人的,是给为国防事业默默奉献的全体指战员的。"

1993年,已经84岁高龄的陈士榘参加了一次革命历史座谈会。会上,他声音洪亮地回忆起在井冈山的岁月:"那时候,主席经常和我们一起吃红米饭、喝南瓜汤,和我们同甘共苦。正是他的这种平易近人,让我们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

晚年的陈士榘居住在北京一处普通的院落里。院子里种着几棵他从井冈山带回来的松树苗,这些松树已经长得很高大了。每当有客人来访,他总会指着这些松树说:"这是井冈山的根,也是我们革命的根。"

1995年,86岁的陈士榘躺在病床上。当第二任妻子李峥问他"一生最爱的人是谁"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出了"毛主席"这三个字。这个回答,是对他漫长革命生涯最真实的总结。

在陈士榘的床头,一直放着一个旧皮箱。箱子里装着他最珍贵的物品:一枚入党纪念章、几张和毛泽东的合影、一份发黄的任命书,还有一块来自罗布泊的石头。这些物品,见证了他为革命奋斗的一生。

0 阅读:11

妙春说历史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