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在农村什么人能当保长?

皖北一隐士 2025-02-10 15:51:46

近日天气寒冷,村里男女老少在街道边,围着火堆烤火聊天。几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聊起解放前保长的故事。我听了很感兴趣,一边听一边提出疑惑,老人们也耐心解释。民国时期,保长是干什么的?什么人能当保长呢?保长有工资吗?老人们是这样说的:

同类图片

保长是干什么的?

民国时期的保长的任务是:大到传达官府命令,管理当地户口,征收赋税(老百姓叫皇粮国税),派伕征丁,巡查治安,代表村民接待政府公干人员,战时为路过的队伍(不论哪派)筹备给养。小到处理村民纠纷,协调村民家庭内部关系等。

如抗战时期,夹沟的维持会来村里催要粮款,我们村保长韩X招待;中共宿东县五区(我们村东部)游击队来这里摸情况,宣传抗战,在保长家吃饭;国军鲁苏游击战区便衣人员路过我们村,也在保长家吃住。接待的费用(粮食)均摊到村里有地的人家,按地亩数出。

什么人能当保长呢?

第一,必须有一定田地家业。解放前,在我们这带,干过保长的一是地主,二是富农,最差的也是富裕中农。当然,这些成分是解放后评定的。民国时代,一个人拥有土地多,那么他的社会地位就高,就有影响力。

民国时期保长(同类图片)

拿我们村来说,解放前,村里一户地主(有地一百多亩)当过保长;一户富农(有七、八十亩土地)当过一段时间保长;一户富裕中农(有土地五十亩)当了二年保长。一、二十户中农(有土地三、四十亩)没有人当过保长。

第二,在地方上有钱有势的人。用老百姓的话说,是有头有脸的人,处理当地事务时才有话语权。

第三,必须有一定的威望,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这一条的前提是有田产家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第四,当地名门望族,家族势力很大。最好是本人有点文化,当然没有文化也能干。

第五,家族中有人在官府中任职,与官府有联系,当上保长后方便应付官差。

我们村这户富裕中农当保长是1946年。因为他的外㽒王X当国民党政府夹沟区区长,保里请他当保长,说是办事方便。果然,他当保长后,保里上交粮食时,公差不再苛刻,派伕征丁也能缓一缓了。

这些人当上保长后,不仅依靠官府做后台,还运用自身资源处理事务。不可讳言,有些地方,有时候保长就是恶霸、地头蛇。凭借权势、宗族力量、暴力控制剥农民。

同类图片

保长有工资吗?

保长有工资。老人们说,解放前,我们这里叫青山保,于X当保长时,一年有一千斤小麦的报酬(按石、斗折算)。老人们说,真不少了,那时小麦亩产也就百斤左右,那可是十亩地的收成啊!

另外还有一至两个保丁,每人每年有五百斤杂粮(高粱、黑豆)的工资。保丁的任务是跑腿、送信。老百姓戏称为“腿子”(保长的狗腿子)。这些粮食摊派到全保有地的人家,也是按地亩拿。

0 阅读:0
皖北一隐士

皖北一隐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