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曾两次改变毛主席的决策,都推动战局变化,全军无人有此能力

漫步史书 2024-08-07 10:32:57

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唯独只有粟裕改变过毛主席的决策,而且还是两次。

其实这两次我们过去讲得多了,分别是苏中战役、豫东战役。

尤其是豫东战役,后来直接促成了淮海战役,极大的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进程,当时在我军之中,几乎没有人有粟裕如此能力。

这还要从我军对解放战争进程的规划讲起。

粟裕第一次改变毛主席的决策,是苏中战役时期。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大举进攻解放区。

事实上从前一年抗战胜利到内战全面爆发,双方基本上都处在军事冲突中,国民党军虽然在解放战争初期大多都云集于西南各地,但随着美军军舰投入运输以后,华北、华东、中原以及东北地区我军优势很快就没有了。

尽管那时敌人的确占尽优势,但我军仍然顽强作战,取得了不少胜利。

党中央毛主席那时的主张是,如果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取得大胜,那么未必没有争取和的机会。

1946年6月中旬,党中央发给各大战区的电文,除了谈到了蒋介石大打出手的可能性外,也着重强调了这一点:

“六个月内外的时间,如我军大胜。必可议和;如胜负相当,亦可能议和;如蒋军大胜,则不能议和。”

当然,这封电文过后,蒋介石直接大打出手,发动全面内战,中原军区迫于无奈,只好放弃根据地战略转移,在付出了极大牺牲的情况下,至少牵制了国民党军几十万大军的有生力量,客观上延缓了蒋介石发动的全面战争。

全面内战爆发以后,我军就要改变战略,至少是不能像之前小范围内冲突的时候,我军战略反击那么简单。

根据粟裕回忆录记载,当时中央制定了一个外线出击的战略。

“党中央、毛泽东同志鉴于敌人大举进攻在即,迫切需要制订我军的战略方针,于六月二十二日没想了一个南线作战的战略计划,请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同志考虑。这个计划,是在全局破裂,国民党军向我大举进攻时,我山东、太行两区主力实行外线出击,向南作战。要求我太行区的部队以豫东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集中主力尽可能攻取陇海路沿线南北十几个县城,着重在野战中消灭敌军有生力量,相机占领开封;山东野战军则以徐州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集中主力配合苏皖北部的部队攻取津浦路徐蚌间以及陇海路黄口、徐州段的各点,着重调动徐州之敌在野战中歼灭之,相机占领徐州。而我华中主力须对付江北之敌,予以配合。还考虑在形势有利时,两区主力南渡淮河,向大别山、安庆、浦口前进。”

之所以要考虑出击外线,也是我军过去一直以来就沿用的法宝。

无论是土地革命,亦或是抗战时期,我军时常处于敌强我弱的一个基本态势之下,如何在这样一个情形下取胜,是我军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回到外线出击这样一个战略部署上来,如果用一个词简单形容,就是攻敌所必救,敌军大举进攻根据地,而原防区必定兵力空虚,我军趁机进攻,迫使敌人不得不回援,我军趁敌露出间隙,伺机寻找战机。

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妥当的战略安排。

当时,面对国民党军强势来袭,毛主席也并无把握能在正面作战中击败敌军,所以采用这种办法,从敌人缝隙中寻找战机取胜。

可偏偏粟裕提出反对意见。

粟裕认为内线也可以寻找战机作战。

粟裕认为内线歼敌我军有优势,主要是考虑到我军在根据地经营多年,深得百姓支持,打仗相对容易,而仓促出击外线,内线部队难于承担牵制敌军任务,两头作战均不利。

不过,有个历史细节挺有意思。

粟裕在给华中局以及中央的电文中强调了很多客观上的困难,比如出击外线粮食弹药不如在根据地内补给有利,按照毛主席以往的脾气,肯定是要批评的,但意外的是,毛主席竟然同意了粟裕的请求,批准了他内线歼敌的想法。

毛主席批准粟裕的计划,主要有一个考虑,即试探敌人的强弱。

“最好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弱点,”

苏中战役七战七捷,从战役结果不难看出,粟裕实现了毛主席的计划,即蒋介石的美械装备王牌部队虽然强,但只要我军在战略上运用得当,是可以取胜的。

尽管苏中根据地确实是丢失了,但我军保存了有生力量。

粟裕后来做苏中战役报告时也提到了这个观点:

“谁保存的有生力量,谁就会胜利,谁消耗或丧失了有生力量,谁就会失败。”

1946年9月18日,《解放日报》发表评论,将苏中战役、定陶战役以及中原突围并称为我军三大胜利。

粟裕第二次改变毛主席决策,就是豫东战役了。

有关粟裕“斗胆之陈”、“子养电”的故事,我们过去提得多了,这里也就不多谈了。

我们这里重点阐述一下,豫东战役对解放战争进程的推进。

过去我们看老电影,比如电影《大决战》中,毛主席曾说“抗战急不得,解放战争拖不得”,但这句话其实是有语境的,就是当时三大战役即将举行,我军已经从过去游击战转变为正规战,而且从实力上来说,已经完全可以与国民党当面锣对面鼓的打。

时间回到解放战争爆发之初,毛主席对解放战争的预计并不是那么乐观。

1946年10月25日,党中央毛主席给东北局的电文中,明确提出“在全国与东北均是敌强我弱,为改变此种形势起见,必须准备长期艰苦斗争。”

不过,当时国民党军无论是在兵力还是在装备上,都要远远优于我军,所以毛主席考虑是尽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取得胜利后,再争取和的可能(那时候还要争取和谈)。

当然,毛主席这个说辞并不是对革命悲观失望,而是科学的、系统的分析,毕竟那时我们也在发展,而且敌人也并不是不可战胜。

1946年11月21日,毛主席在《要胜利就要搞好统一战线》中又谈,提到我们只要熬过一年,今后就会有所好转。

这篇文章中还提到,我们通过一年作战,大量歼敌以后,将双方实力拉平,然后就展开反攻,首先是安徽、河南、湖北、甘肃,然后可以再向长江以南发展。

毛主席估计,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三到五年,当然考虑到事态发展或许没那么容易,毛主席还做了最坏的估计,可能要用十五年。

到了1947年以后,毛主席在很多场合都强调,解放战争的进程最好是三到五年,最坏是十五年,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固定的逻辑。

从后来解放战争的进程不难看出,毛主席的估计大概不差(即1946年11月21日的报告中)。

反攻是从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始的,包括后来陈谢、陈粟三大战略集团挺进中原,标志着我军反攻彻底开始,应该指出的是,东北战场进行完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后,也展开了战略反攻。

尽管刘邓挺进大别山战损严重,但战略目标是实现了的。

在1948年之前,毛主席考虑二次南进,即组建东南野战军,要求粟裕率领华野一四六三个纵队渡江南进。

毛主席这个考虑,小的战略在于扯碎中原地区的敌人,便于我军分化歼灭,大的战略是向长江以南发展,为后续解放全国做铺垫。

至此时,整个战场的战局还在毛主席战略规划里。

不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粟裕明确提出反对意见,决心留在中原打大仗。

粟裕认定我军已经有同国民党军决战的实力,这大大出乎毛主席预料之外。

毛主席虽然想到了我军要从游击战过渡到正规战,但时间上拿的并不是那么准确。

在过去我们同精锐的国民党军交手,一般都是等敌人进攻,然后在敌缝隙间寻找战机,即便是后来选择出击外线,纯粹是因为战争拖得根据地老百姓太艰苦,必须要把战争引向蒋管区。

毕竟敌强我弱的态势并没有改变。

到1948年初,国民党军精锐仍在,特别是围绕五大主力形成的战略集团实力仍然很强,我军那时在中原地区的部队,刘邓大军被拖的状态很差,只有陈谢集团还存在一定实力,华野战斗力虽然强,但在组织、后勤等各方面存在问题(所以有后来的濮阳整训)。

换言之,毛主席那时对我军是否具备正规战的能力,尚存一定疑虑(应该除了东野,但那时东野抽不开身南下,华北地区我军显然又不具备单独解决一大战区的能力)。

粟裕一再斗胆直陈,毛主席虽然震怒,但却让他看到了我军一线指挥员的决心。

毛主席第二次破例接受粟裕的意见,同意他留在中原地区打大仗,但同时提出了要求,要在四至八个月之内,歼敌6到12个旅。

显然,这道题并不仅仅只是出给粟裕,而是出给了所有在前线的将士们。

粟裕后来确实不负众望。

1948年3月,陈赓兵团配合华野部分兵力夺取了洛阳,此战规模虽然不大,歼敌数也不多,但实现了两个目的。

一、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首次配合作战;

二、夺取了中原地区大城市——洛阳,代表我军攻坚能力的上升。

1948年5月30日,华野一四六三个纵队濮阳整训完毕后,渡过黄河南下,自此以后,华野、中野各部队开始密切配合,多次取得战役胜利,特别是中野,后来发起的襄樊战役,还被朱老总誉为是“小型模范战役”。

从游击战过渡至正规战的效果已经初显。

华野当时渡黄河南进后,一直没有抓到战机,毛主席为了不让前线指战员过度忧虑,还特意致电前线:

“在整个中原形势下,打运动战的机会是很多的。但要有耐心,要多方调动敌人,方能创造机会。”

1948年6月17日,华野猛攻开封,因敌人增援并不积极,打援未能实现,于是粟裕果断拿下开封,气得蒋介石大骂邱清泉无能,邱清泉吃了骂后,立即迅速出动,粟裕又果断放弃开封,丢给邱清泉,又在睢杞地区为主了驰援开封的区寿年兵团。

如果不是后期黄百韬兵团意外突入战场,华野打的疲惫,只能选择后撤。

豫东战役,是我军游击战转入正规战以后集大成的一仗,不仅仅是取得丰厚战果,而是锻炼了部队打大仗的能力。

中野、华野两军在豫东战役期间,虽然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进行指挥,但彼此配合就要比洛阳战役时更出色,尽管中野也被拖得很累很苦,但中野自始至终选择服从大局,没有选择后退一步(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的重要性就在此处)。

豫东战役的胜利,也成为后来淮海战役胜利的预演。

事实上,如果不是济南战役打得太快,粟裕阻援兵团就要同杜聿明驰援济南的徐州三大兵团交手了,届时淮海战役没准就要提前发起。

1 阅读:609
评论列表
  • 2024-09-03 20:07

    101也做到了,四平撤退和平津战役

漫步史书

简介:闲话史书,看历史兴衰成败,几家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