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京来说,国内问题也许比战争更棘手

又柔聊国际 2023-02-28 22:03:03

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数量第一的核武器库以及“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载具,拥有“世界前三”规模的战争机器。俄罗斯还拥有令人羡慕的战略纵深和使人害怕的战争潜力,拥有在战时足以“自给自足”的资源和能源优势。

以上这些“拥有”,足以确保俄罗斯的生存安全。因为没谁愿意与这样的国家打一场注定两败俱伤的战争。包括美国,它既不敢,也没那个必要。

俄罗斯人拥有不怕牺牲、不惜代价和不惧战争的民族特性及历史情结。而俄罗斯的发展史则表明,俄罗斯这个民族对土地具有“贪婪”的一面,对战争的“阶段性失利”拥有“异于常人”的承受力和对“目标”锲而不舍的诉求意志。这也就形成了俄罗斯人对战争的独特“观念”。

俄罗斯人有着为达“目的”而崇尚威权和向威权“让渡权力”的传统。但同时,如果“最终失败”,“威权”也必须做出“交代”。而这样的逻辑关系,正在成为普京绕不过去的“坎”。

基于俄罗斯人独特的战争观念以及战争成败与威权之间的特殊逻辑关系,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俄罗斯人可以不在乎战争是否“合理”,不管战争是否“道义”,他们中的绝大数人都会无条件支持。二是可以接受暂时的、阶段性的失利,但最终必须胜利(实现目标), 否则,威权将会荡然无存。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1904年的日俄战争,以及一战都证明了这个“结论”。

以上的陈述是为了说明以下的论断:(一)不管这场俄乌战争打成什么样,都不会危及俄罗斯的国家生存。(二)俄军的暂时“拉胯”以及战场上的“阶段性被动”并不会危及普京的执政地位,但前提是俄军最终不能在乌克兰战争中“空手而归”。(三)对于普京而言,在这场博弈中“退无可退”的根本原因不是国际压力,而是来自俄罗斯国内。(四)普京目前面临的棘手问题不是乌克兰战争的本身,而是俄罗斯的国内矛盾。

在这场俄乌战争中,俄军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和短板。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常规武器和战场感知力层面,俄军已经与北约有着明显“代差”。依据就是在制空和远程火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俄军却无法取得具体战役和局部战场上的胜利。二是后勤保障不力。三是协同作战水平不高,指挥系统不够强有力。例证则是在不到一年的战争中,俄军已经换了三任前线总指挥,而据分析,目前的苏洛维金仍然有可能会被换掉。

俄军的“拉胯”和暴露出的问题反映在战场上,但问题却出在国内。特别是因此衍生出的矛盾,正在悄然侵蚀和削弱着普京的权威及执政基础,成为比这场战争本身更加棘手的问题。

从问题角度来说,俄军在常规武器上的落后以及在战场感知力上被北约拉开距离,足以证明俄罗斯的军事和战争理念已经“落伍”,这也就间接说明了此前被吹嘘的俄罗斯“军改”是失败的;而战争中的后勤保障不力,则说明两点,一是俄罗斯的经济实力确实不够厚实。二是钱没用在“刀刃”上,背后的原因应该与腐败脱不了干系;至于协同作战水平不高和指挥系统不够强有力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并不是俄军的高级指挥员水平差,而是俄军攻击部队的“构成”太过复杂,极容易造成“各自为战”和“各有算盘”的自我消耗的弊端。

在俄罗斯的前线作战部队中,既有俄罗斯的国家军队(俄正规军),也有俄地方部队,比如车臣武装。亦有“起义部队”,比如顿巴斯武装。还有“私人武装”,比如“瓦格纳”雇佣军。这些“性质”不同,甚至是作战“目的”各异的武装聚集在一场战役中,难以避免地会增加指挥难度。

比如说车臣部队,那无异于小卡德罗夫的私人武装,自然也是他的“命根子”,是他能够在俄罗斯呼风唤雨,在普京面前红得发紫的资本。如果战争顺利,小卡德罗夫倒是无所谓。但如果伤亡过大,小卡德罗夫难免会“心疼”,一旦“心疼”了,难免会往后“缩”。所以,小卡德罗夫喊得最响亮,但车臣武装更多的时候却在扮演着“督战”的角色。

再比如“瓦格纳”雇佣军的问题。对于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军,从建制上来说,颇有仿效美国“军事承包公司”的意味,但却又与美国的军事承包公司有着本质区别。一来,美国的军事承包公司只承担“军事工程”建设,并不会直接参与战争。但俄罗斯的“瓦格纳”雇佣军不仅直接参战了,而且成为了“主攻”部队之一。二来,美国的军事承包公司是靠“制度”约束,而“瓦格纳”雇佣军却全凭普京的个人“威望”制衡。可是,普京毕竟不能去亲自指挥作战。

显而易见,俄军攻击部队复杂的“构成”增添了战场指挥的难度,间接削弱了俄军在战场上的攻击力。同时,战场上一旦不顺利所产生的矛盾,则成为了普京更加“头疼”的问题。

就“矛盾”而言,目前,俄罗斯内部已经衍生出了地方武装、私人武装与俄罗斯正规军的矛盾,俄罗斯一些“网红级”人物对俄军高层的抨击。俄罗斯国内具有“大国沙文主义”倾向的强硬派对普京“不够强硬”的不满,个别过气政治人物基于个人目的,故意发表极端言论,试图让普京“退无可退”的现象。而这些矛盾,都需要普京“化解”。否则,必然会对俄罗斯的国家未来以及普京个人构成巨大伤害。

在去年9月份乌军发起反攻,俄军连续失去对伊久姆、红利曼的控制后,车臣领导人小卡德罗夫和“瓦格纳”雇佣军老板普里戈津“联手”对俄军高层进行了抨击,矛头直指国防部长绍伊古和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对于俄军去年11月9日撤出赫尔松城以及俄军对巴赫姆特的久攻不下,在顿巴斯冲突中有过“特殊贡献”,被称为“军事奇才”的传奇人物吉尔金也将矛头对准了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

显而易见,小卡德罗夫、普里戈津以及吉尔金这些“身份特殊”,但却又不是“建制派”的人物,可能是因为政治原因,要将占着重要位置的绍伊古、格拉西莫夫这些建制派代表人物“拉下马”。然而,普京内心里其实很清楚,这场战争仍然要靠俄罗斯正规军。再者,从政治上来说,普京与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等人已经高度“关联”,这就是尽管“嘘声”不断,但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的地位依然很稳固的根本原因。因为,普京不能冒这个“政治风险”。然而,其间的矛盾却仍然会困扰普京。

客观而论,尽管不能否认普京有着彼得大帝式的历史情节,但从具体表现来看,普京仍然是理性的,起码不至于像杜金那样极端。所以,我个人从来都认为,即便是俄军无法取胜,普京也不可能在乌克兰战场上使用核武器。原因很简单,有两个。一是俄罗斯并没有战略上的生存之忧。二是“赤脚的不怕穿鞋”论只是网络语言,但并不适用于普京这样的国家领导人。然而,由于具有杜金那样理念的人在俄罗斯可以说是“大有人在”,普京必然会面临“不够强硬”的压力。

在俄罗斯国内,还有一个现象比较耐人寻味。那就是有一位身份非常特殊的政治人物,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后的表现可以说“判若两人”。尤其是在言辞上,其与过去形象和身份严重不符的过辣言论,可以说是对普京发动战争的支持,也可以说是宣传战的需要,但这种“反差”显然也带有个人用意。年前再次被委以重任,似乎也证明了这种猜测。然而,这种模式也可能会间接使普京不得不“偏向虎山行”,从而导致回旋余地越来越小。

从某种程度来说,战争无异于经济实力的“比拼”。然而,由于西方国家的制裁,以及能源这个“杀手锏”的失灵。普京面临的经济和财政困境可能会越来越艰难。比如,俄罗斯在2022年的GDP总量下降了大约2.7%,而战争消耗却在以几何级数字增长。

还比如,普京一直强调的“经济主权”也并非一朝一夕之间所能建立和完善,那样的话,随着战争的延续以及西方制裁效果的逐渐显现,卢布的稳定性必然会经受严峻考验。而一旦金融体系崩塌,俄罗斯的民生必然会受到巨大冲击。

再从俄罗斯国民经济的支柱能源问题来说,在失去欧洲能源市场后,在被西方阵营“限价”后,尽管有着世界上两个人口大国“兜底”,但这种兜底也并非没有限度。一来,增加的量显然不足以冲抵整个欧洲市场。二来,哪个国家都存在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现实问题。

直白地说,如果俄罗斯过不了经济这一关,而战争又不得不继续打下去的话,民生问题必将更加突出,俄罗斯以及普京的个人政治命运都将会具有不确定性。因为,现在的国际大环境毕竟已经不同于二战时期,俄罗斯民众是否还能像二战时期那样忍受战争带来的困苦,应该是个未知数。

综上所述,普京面临的困境不是来自于这场战争本身,而是这场战争所衍生出的国内问题及矛盾。而对于这场战争的走势,以及俄罗斯和普京个人的未来,直白地说,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判断。也许,其结局会令很多人感到意外。

0 阅读:6

又柔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