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透露:拜登政府可能会帮助乌克兰夺回克里米亚半岛

又柔聊国际 2023-02-28 22:03:02

根据《参考消息》21日援引美国《纽约时报》网站的报道,几位不愿具名的美国官员透露,经过与乌克兰方面几个月的讨论,拜登政府对是否支持乌克兰“夺回”克里米亚的态度已经转变,立场开始松动,终于承认基辅可能需要军事力量夺回克里米亚,尽管这一举动会增加局势升级的风险。

《纽约时报》的报道称,多年来,尽管美国一直坚称克里米亚仍然是乌克兰的一部分,但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拜登政府却强硬地拒绝向乌克兰提供夺回克里米亚所需的武器。不过,随着局势的发展和变化,美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已经开始软化。

《纽约时报》的分析指出,拜登政府的立场之所以会松动,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美国人开始相信:如果乌克兰军方能够向俄罗斯表明俄方对克里米亚的控制并不是那么牢固,那么,乌克兰在未来谈判中的地位将会得到加强。二是经过“评估”,美国人认为,即便是乌克兰攻击克里米亚,俄罗斯动用战术核武器进行反击的风险也并不高,尽管依然存在着风险。

报道认为,基于以上两点的判断,拜登政府正在考虑采取迄今为止最为大胆的行动之一——帮助乌克兰夺回克里米亚。其“信号”就是美国官员正在与乌克兰方面讨论使用包括“海马斯”多管火箭炮和“布拉德利”战车在内的美国武器打击俄罗斯对一条极为重要的陆上补给线的控制,而这条线路通过俄罗斯占领的梅利托波尔和马里乌波尔将克里米亚与俄罗斯连接起来。

针对《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需要讨论三个层面的问题:(一)美国是否会帮助乌克兰夺回克里米亚?(二)即便有美国帮助,乌克兰能够夺回克里米亚吗?(三)如果俄罗斯在克里米亚争夺战中失利,克里姆林宫会使用核武器吗?

一,帮助乌克兰夺回克里米亚有利于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稳固

在百年不遇之大变局来临之际,美国已经深刻感受到自己“世界霸权”地位的衰落。而在目前这场俄乌冲突中,即便是美国“阻止”了俄罗斯对卢甘斯克、顿涅兹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这四地的“吞并”,也只不过是暂时延缓了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而已,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美国对世界控制力已经“走下坡路”的趋势。然而,如果美国能够帮助乌克兰夺回克里米亚的话,其意义将会有本质上的不同。

克里米亚是2014年3月被俄罗斯事实上“占有”的。克里米亚介于黑海和亚速海之间,被誉为“黑海明珠”。从克里米亚的战略地位来说,显然要比卢甘斯克、顿涅茨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更重要。甚至于,俄罗斯之所以去年将赫尔松和扎波罗热两地也纳入俄联邦的“新领土”,恰恰是为了给克里米亚的安全增加一道屏障。由此可见,在俄罗斯的战略安全框架内,克里米亚是不可替代的战略要地。

在克里米亚“入俄”前,俄罗斯黑海舰队的基地塞瓦斯托波尔港是以“租赁”的方式保有的。克里米亚“入俄”后,俄罗斯将塞瓦斯托波尔市从克里米亚拆分出去,成为独立的行政单位。并在克里米亚半岛新建了多个军事基地,派驻了数万俄军。显而易见,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半岛有着一整套的长远规划。

对于乌克兰来说,在克里米亚半岛被俄罗斯事实占有以及俄罗斯在刻赤海峡修建克里米亚大桥后,位于亚速海沿岸的乌克兰港口也就等于没有了出海口,无异于“死港”。所以,也就能够理解乌克兰为什么一定要将俄军撤退到1991年边界作为乌俄谈判的先决条件了。

鉴于克里米亚对于俄乌双方的重要性,以及克里米亚早在2014年就已经“入俄”这个事实,如果美国能够帮助乌克兰夺回克里米亚,其政治意义将远超对俄罗斯的削弱。因为,那样的话,等于是逼迫俄罗斯将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又“吐”了出来。一来可以说是重挫了俄罗斯。二来可以说是彻底挫败了俄罗斯对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的挑战。三是足显美国依然强大。由此可见,美国具有帮助乌克兰夺回克里米亚的战略动机。

二,经过试探,美国人认为乌克兰军队具有对克里米亚发动攻击的“潜力”

最近几个中,在美英的背后支持和配合下,乌克兰已经多次对克里米亚的目标发动了试探性袭击。比如,俄军重点把守的克里米亚大桥曾于去年10月8日遭到“破坏”,乌克兰以无人机和无人艇袭击了塞瓦斯托波尔港,俄黑海舰队总部、克里米亚机场等俄军基地也曾遭到过袭击。而俄罗斯的反应也多少有些无奈。而这自然被美国看在眼里。

从乌克兰战场形态来说,在美国仅援助“海马斯”这类中型进攻性武器的情况下,乌军就已经能够在阵地战中勉强抗击俄军(比如巴赫姆特战役),在反攻战中夺回一些战略重镇(比如伊久姆、红利曼等),在技术性打击中逼迫俄军放弃部分已控制的领土(比如赫尔松城)。

显而易见,即便是乌克兰仅获得了品种不全的武器,也已经能够在战场上给俄罗斯造成相当大的麻烦。而且,俄罗斯方面的应对似乎办法不多。因此,美国人判断,假如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升级,乌克兰军队应该有攻击克里米亚,甚至夺回克里米亚的能力。

三,如果美国全力支持,乌克兰能够夺回克里米亚吗?

有观点认为,美国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颇似“挤牙膏”模式,也可以说是渐进式的。对此,有四种说法。一是美国不想过度刺激俄罗斯,担心俄罗斯铤而走险。因此,美国要让俄罗斯一点一点接受,同时也就会在不知不觉突破俄罗斯心中的“红线”。二是如果援助的武器速率过快,美国人担心乌克兰军队无法消化。三是美国要根据战场态势不断观察和不断调整,即人们常说的“控制战争节奏”。四是美国人需要“借口”。

去年10月8克里米亚大桥的“被破坏”,可以说是俄罗斯军队改变战术打法的标志性事件。因为,基于报复,俄罗斯于2022年10月10日对乌克兰境内的基础设施进行了首次大规模轰炸,一看效果还不错,也就索性维持了这种模式。而这一炸就炸了3个多月。

基础设施事关普通乌克兰民众的日常生活,所以,俄军对包括能源在内的乌克兰基础设施实施连续轰炸,确实给基辅政权造成了巨大困惑。不过,俄军的这种打击模式也同时给美西方对乌克兰武器援助的升级提供了“借口”。于是,美国决定援助乌克兰“爱国者”到底防御系统,并联合其他北约国家一同帮助乌克兰建立防空体系和防御系统。

在俄军做出撤出第聂伯河右岸的战略调整后,由于需要对内有交代,以及保持战争的动态烈度,俄罗斯急需一个阵地战突破的战例和一场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的胜利。于是,俄罗斯将已经对阵几个月的巴赫姆特战场作为了突破口,加大了攻击力度,进行了一场被称之为“绞肉机”的阵地战。

经过不惜代价的惨烈战斗,俄军于本月上旬在巴赫姆特战区实现突破,占领了索莱达尔这个颇具几分军事意义的小镇。应该说,俄军在巴赫姆特战役中取得了一场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的胜利。显而易见,俄军在巴赫姆特战场上的突破,大大缓解了俄罗斯国内对俄军此前一段时间屡屡失误和失利的不满情绪,并让俄罗斯看到了还可能会在战场上更进一步的希望。

凡事有利有弊,因为,俄军在巴赫姆特战场上取得的突破,同时也让乌克兰能够将“哀兵”的姿态呈现在了美国和西方国家面前,这也就给美国对乌克兰武器援助的升级提供了“借口”。因此,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日前主导召开了有50个国家参加的拉姆施泰因对乌援助第八次会议。

在这次对乌援助的拉姆施泰因会议上,尽管美国援助的M1、德国援助的"豹2"等主战坦克尚在讨论中,但仍然达成了非常客观的新一轮援助方案。比如美国的M2A2 ODS步兵战车、M1126斯特赖克步兵战车、M113履带式装甲车等,英国的挑战者-2主战坦克、AS-90型自行火炮等,法国的AMX-10 CR型轮式坦克,德国的Maeder步兵战车,波兰的豹2A4/5坦克,瑞典的CV90步兵战车等。此外,德国和荷兰又分别给乌克兰提供了一个营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

另据西方媒体的报道,在下个月举行的对乌援助拉姆施泰因会议上,不仅会敲定M1、最新款“豹2”主战坦克,而且可能会讨论米格-29和F-16战斗机的援助问题。因此,西方的一些智库和军事专家分析,当美国和西方帮助乌克兰基本建成防空和防御体系,主战坦克、火炮及战斗机援助达到一定数量后,乌克兰存在着夺回克里米亚的可能。

四,如果克里米亚争夺战中失利,俄罗斯会使用核武器吗?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梅德韦杰夫等俄罗斯高层曾“明里暗里”的多次谈及核战争问题。日前,就在美国和西方掀起对乌克兰武器援助的新一轮高潮时,梅德韦杰夫再次发声,并表示,还没有哪个核大国输掉常规战,那样的话,可能会引发核战争。而俄联邦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则表示,如果西方援助乌克兰进攻性武器并试图夺取俄国领土,将导致俄罗斯使用“威力更大的武器还击”,并将导致“他们(援助乌克兰武器的国家)的国家被消灭的全球悲剧”。

那么,假如在克里米亚争夺战中失利,俄罗斯到底会不会使用核武器呢?个人观点认为,风险当然存在。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核战争没有赢家”已经成为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全球共识”。再者,即便是在克里米亚争夺战中暂时失利,也不可能使俄罗斯这个核大国面临“生死存亡”的境地。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美国决意帮助乌克兰夺回克里米亚,那至少说明两点。一是美国已经研判出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概率极低。二是美国已经做好了应对核战争的准备。

0 阅读:0

又柔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