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莱刚进入中国时,并不被业内人士看好,更不会有人能想到,奥莱可以得到人民日报和央视的轮番点赞。央视发现,2022年,奥莱全国销售额达到2100亿元,当时在营业项目有226个,平均计算每家奥莱年销售额超9亿。
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奥莱的火爆程度更甚。比如今年五一当天,上海青浦百联奥莱销售额达到4393万元,一举创下了开业17年来的最高纪录。当时去现场消费的彭女士回忆,从A区到B区,基本各大品牌店门口都排了队。
今年上半年,奥莱实现销售额1300亿元,相比去年涨幅明显。对于这一现象,人民日报用“既好又省”来解释。年轻人追求消费升级,在崇尚买大牌的同时又多了一丝理性,“可以买贵的,不能买贵了”,于是对奥莱的大牌折扣“上瘾”。
与奥莱类似,线上做特卖的唯品会,今年也迎来了翻红的局面。一季度,阿里增长2%、京东增长1.4%,唯品会却实现了9.1%,GMV更是增长14%。3月底唯品会APP还曾因大量用户涌入出现意外崩溃,火爆程度连平台程序员都猝不及防。
二季度,唯品会再次实现业绩稳健发展,实现净营收279亿,同比增长13.6%。同时,期内唯品会GMV达到506亿,猛增245%。平台上的穿戴类商品GMV同比增长超30%,助推整体业绩增长。
很多国际金融机构,都表示看好唯品会发展。6月份,摩根大通把唯品会目标价从18美元上调至20美元,维持“增持”评级。还有中信证卷、国信证卷和广发证卷等系列机构,均看好唯品会的折扣模式,给予“买入”评级。
奥莱和唯品会,同处于折扣零售赛道,都是靠“性价比”取胜。目前唯品会二季度活跃用户达4570万,买大牌美妆、衣服和包包,唯品会总能做出一些价格优势。
例如一位女大学生发现,其他地方售价167元的书包,她在唯品会到手才109元。另一位95后小姐姐,在唯品会入手了科颜氏的清洁泥膜,本身149元的特卖价都不贵,在唯品会领到优惠券后实付99元,相当于半价入手。
奥莱和唯品会,奥莱的体量比不过传统大卖场,唯品会的规模也不如电商巨头,但前者被官媒点赞,后者得到机构认可,折扣业态展现出了更多可能。再次证明了,迎合消费需求的生意才是好生意。
多年前用过唯品会,连买两次次品,就别吹了好么,那时拿快递还是报纸发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