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绿流
赵贞吉、海瑞、王用汲,会同杨金水,北镇抚司朱七等四个锦衣卫,共同审理郑泌昌何茂才贪墨一案。三个官员都可以看作是裕王的人,来查严世蕃的人,圣意昭然若揭。海瑞先单独提审了郑何,赵贞吉并未阻拦,郑何的证词牵扯到宫里,逼疯了杨金水。赵贞吉点到为止,这才开始阻止海瑞继续审理。
海瑞判断:他让我去提审,用意就是试探宫里的反应。皇上护短织造局,罪责是我的,恶名是皇上的。皇上追查织造局,他既不得罪宫里,又可邀得清名。其用心比郑泌昌更加可诛!”
“今早你也看到了,他通知我们到大堂拜读圣旨,商同办案。我们去了,他却穿着便服在签押房故示悠闲,有意等几个锦衣卫来,让锦衣卫的人认准是我在追查织造局,他并不赞同。机心如此,下面他会干什么可想而知。不查织造局,他就会逼着那些徽商产更多的丝绸,却以半价收买桑农的生丝,讨好宫里讨好皇上。国库依然空虚,百姓仍受盘剥。不查织造局,郑泌昌、何茂才那些贪墨的官员也就无法一查到底,甚至连今年五月他们毁堤淹田,和暗通倭寇陷害良民的事也会不问不查!润莲,如此惊天大案,已经明发上谕朝野皆知,如果让赵贞吉办如未办,此风一开,我大明朝更是无药可救了!”海瑞仍坚持要查下去:
“我也没想能够彻查下去,就是为了把它捅开,昭之于世,朝野自有公论。”海瑞抓住嘉靖圣旨中的字句,要查。而赵贞吉看中字句背后的意图,告诉谭纶,1. 倒严不能牵涉嘉靖,会有损圣名,还会影响嘉靖对裕王、清流的看法。2. 要保胡宗宪等表面依附严嵩的能臣。3. 嘉靖让赵贞吉领织造局事务,主要目的还是要继续改稻为桑,卖丝绸给西洋,换钱补窟窿。赵贞吉要用半价收购生丝,苦一苦百姓(名场面)。谭纶认同了。
海瑞在审何茂才的时候,不顾锦衣卫阻拦,继续追问,并执意将原供词一字不改呈交朝廷、呈交嘉靖帝。根本分歧在于,清流的目的是倒严,倒严的关键是不能牵涉皇帝。而海瑞要的是公义,要的是一洗大明开国以来的积弊。海瑞滔滔不绝一番论述,从洪武到嘉靖,无一幸免。谭纶等人为之汗颜。
海瑞单独审理郑泌昌、何茂才的供状送到司礼,吕芳大为震惊,一面责问赵贞吉,一面找到严嵩和徐阶劝说大家要团结。吕芳便没有将这份供词呈给嘉靖,嘉靖起疑,陈洪借机将真相告诉了嘉靖帝。吕芳由此失宠,被派去监修吉壤,陈洪上位,成为掌印太监。嘉靖开始闭关修炼,严嵩回家闭门谢客,徐阶在内阁当值,但谁都不见。张居正借兵部急递见到了徐阶,告知海瑞、王用汲已审出郑泌昌、何茂才受严世蕃、杨金水指使毁堤淹田勾结倭寇一事。张居正建议徐阶要将海瑞审讯的供词呈奏嘉靖帝。同时,严嵩要严世蕃向胡宗宪道歉,并暗示胡倭寇不能全剿,因为倭寇在胡宗宪就在,有胡宗宪在,严家就可不倒。
胡宗宪在抗倭战斗中“身冒炮矢,意在殉国,以全忠名”,但没能殉国。台州大捷第八捷后,十年倭患肃清在即。赵贞吉继续抄家给他筹集军饷。赵贞吉收到内阁司礼监送来的急递责问钦案的,要他们重审,暗示让罪犯翻供,不要牵扯严世蕃和宫里。同时也收到张居正密信,要他在海瑞审理的原供词上署名再报上去。赵贞吉要海瑞重审,海瑞又找来新证人来证实郑何毁堤淹田、私放倭寇的事实。一个细节,不粘锅赵贞吉在焦急时,听到乌鸦叫心烦,先令人把窝捅了,后来看到下人正在捅,又说不用了,还念了曹操“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亲自爬到树上把掉落的树枝放到树上去。
这个细节有几种猜测:
1、原诗是曹操求贤,说人才如乌鸦,无枝可依。这里可看作赵贞吉无枝可依,上面没有人给他指一条如何审案的明路。2、乌鸦窝在树上、被破坏、再到又被放回树上。暗示赵贞吉最终认同了交出海瑞最初的那份供词。这几集散得比较开,线索太多,所以看起来没有前二十集冲突感那么强,但慢节奏下也有许多值得品味的小细节。清流和严党第三轮的对战,围绕审理郑何的口供展开。
但嘉靖没拆封就烧了海瑞的急递,严党着手反扑,奏请将通倭的齐大柱严办。嘉靖终于没有在幕后修仙,而是直接在前朝部署:召回吕芳:拟决郑泌昌、何茂才,褒奖胡宗宪、戚继光;高翰文官复原职,重回翰林院,芸娘自请回杭州,高芸分别之时冰释前嫌。改稻为桑,年产五十万的计划泡汤,严党的鄢懋卿受命南巡两淮的盐税,另行敛财。海瑞失望之下回淳安,见赵贞吉为政和郑泌昌一样,放弃辞职的想法,决意为百姓一争。
同时赵贞吉仍然在党争之中焦灼,另一边的胡宗宪取得台州大战的第九捷,肃清浙江倭患。此为20到30集大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