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无效”,人口数量迎来两连降,专家再提新建议,获一致好评

海蓝聊房 2024-01-24 14:32:58

新生儿数量逐年下降,2022年出现人口负增长,这些信号,导致大多数人对2023年的人口变化没抱有多大希望。

当然,最后结果也不出所料:902万的新生儿数量,208万的负增长。

这份答卷虽然比专家预测的700-800万要好一些,但整体趋势并未改变,而且与2016年新生儿数量下降的转折点相比,在这短短7年里,新生儿数量下降了51.7%。

这种降幅有些可怕,可在数据的背后,更残酷的是对比状况:

根据公布的数据,2023年的总和生育率1.05,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韩国,与发达经济体1.5以上的总和生育率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对于国内的人口问题,专业机构、专家、网友,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持悲观态度,认为这一趋势会继续会持续下去。

若是追根溯源,其实不难发现,大家之所以有这种想法,年轻之所以不愿意生育,无外乎生活所带来的沉重压力。

第一,购房。

近两年,楼市下行,多地房价持续下跌,利好政策也不断跟进。可是,房价跌了,政策有了,难道就代表购房压力彻底消失吗?自然是不可能的。

就比如青岛,新房均价一降再降,但还是在1.6万左右,一套100平的房子就在160万以上,对任何一个普通工薪阶层的家庭而言,都是巨大的压力。

而且,绝大多数家庭在购房时都会选择贷款,但凡走到这一步,若未来在收入没有很大的突破,房贷将会让生活将处处受到限制。

还有一点,当自己好不容易还清房贷后,儿女却成年了,他们又到了需要房子的时候。

此时此刻,父母要不要帮忙呢?很多人嘴硬说绝不帮忙,但最后却还是伸手帮一帮,给儿女凑个首付,帮儿女还贷款。所以说,购房这座大山可不是一般的沉。

第二,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是国策,提高了国民素质,也减轻了每个家庭在教育上的压力。

然而在众多父母眼中,九年义务教育只是基础中的基础,父母为了让自己孩子变得更优秀,可谓是拼了老命,抢学区房、报补习班、玩命做题......

这些行为,除了耗费家长和孩子更多精力,让人变得焦虑外,还加重了养育的经济负担。

之前的文章提到过育娲人口研究智库对于养育成本的调查统计报告,报告内容显示,养育孩子到18岁的成本为48万多。

在一二线城市,一套房的首付没了,在三四线城市,一套房没了。

既然压力这么大,不报班行不行?当然行,可班里40个孩子,有36个都在上补习班、学习特长、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看着别人和自家孩子的差距越来越大,你会一直无动于衷吗?答案大家心知肚明。

第三,医疗。

看病越来越贵,这一点谁也反驳不了,根据卫计委公布的信息:

2016年,我国医院次均门诊费用245.5元,人均住院费用8604.7元。2022年,次均门诊费用342.7元,6年增幅近40%,次均住院费用10860.6元,6年增幅超26%。

可以看出,就医成本的上涨幅度并不小,不夸张地说,现在进一趟医院,哪怕是个普通感冒,前前后后也能花个一两千。

想想我们小时候,感冒拉肚子都会去诊所,可现在呢,家长对小诊所的信任度一降再降,不管孩子是大病小病,都往医院跑,医疗成本直线上升。

第四,养老。

新生儿数量下降,未来缴纳养老保险的人变少,养老压力越来越大。这是大家普遍认可的道理,而解决方案无非是财政补缺口,或者是逐步落实延迟退休。

可影响生育的,其实不单单是养老金,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未富先老”,年轻时要孩子多,养育孩子的压力就更大,自己财富积累就更困难。

等老了后,手里没存款,单单靠微薄的养老金怎么养老,尤其养老待遇更差的农民。就算是有儿女,难道能保证每个儿女都孝顺?能保证儿女一点儿生活压力都没有吗?与其这样,还不如只要一个孩子。

针对以上这4大难题,国家并非无动于衷,也在努力减负,比如教育上的“双减”、去年轰轰烈烈的医疗反腐、加强保障房建设、各种生育津贴和税收政策等等。

可以这么说,在鼓励生育上,国家要钱给钱,要房给房,只不过不同的政策有不同的推进进度,有些政策还无法涉及到每一个人,也不能彻底解决每个人面临的难题。

而这一情况,也是导致生育率在放开二胎三胎后却还是持续降低的原因。

对此,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在文章《严重少子化是家事还是国事?》中提出了自己看法,在他看来:

随着养育成本的升高,生育变成了“损己利人”的事情,人们从自身利益考虑而选择少生,这样做没错,但长此以往,会给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想要提高生育率,只有财政不遗余力地鼓励生育,而且在支持政策上,最好还是中央出台更合适,一是因为地方财政不足,二是因为生育率提高后,地方不一定是“受益人”。(比如人口外流)

至于文章中具体的鼓励政策,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现金补贴:针对孩子数量发放,一孩每人每月1000元,二孩每人每月1500元,三孩每人每月2000元。另外文中还特意提到法国补贴到孩子20岁,认为国内比法国更严重,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

2.个税和社保减免:针对二孩和三孩家庭,分别实施个税、社保减半和全免。

3.购房补贴:实施按揭利息返还和房价打折,例如二孩返还利息的50%,三孩全返还;一孩家庭买房9折,二孩7折,三孩5折。

4.增设托儿机构:政府有必要直接或间接牵头,把3岁以下婴幼儿的入托率提升到50%。

5.其他:男女平等育产假、提倡灵活办公、取消中考和缩短学制、保障单亲家庭权益、扶植辅助生育技术、引进外籍保姆。

梁建章文章中的建议,真可谓是刀刀都砍在了问题的大动脉上,不说别的,单单是购房和教育压力上的缓解,就足以让很大一部分人有了生育的念头,也怪不得网友对此大力支持了。

然而在评论区里,还是有少部分网友十分理性的,就比如有网友表示:这是个科幻型的文章!

对于梁建章的建议,我是很认同的,觉得提高生育率,任何投资都是值得的,但从财政的角度考虑,这些政策给财政造成了较大的负担,而且不可控性太高。

就比如购房政策上,一个三孩家庭想要换购改善房,那么这套房子绝对不会差,在房价打五折的前提下,若是位于上海,财政不补贴个上百万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在三四线城市,这个家庭会不会因为五折,而去购买原本自己无法承担的豪宅,从而过大的加重财政负担呢?

这些问题,都需要仔细考虑到,所以具体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也就怪不得网友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不可能的”。

1 阅读:1795
评论列表
  • 2024-01-25 04:16

    你不生,她不生,都轻轻松松过一生。

  • koo 15
    2024-01-24 23:05

    歪嘴和尚们太多!2.42亿单身,结不了婚,只字不提!

  • koo 12
    2024-01-24 23:09

    歪嘴砖家们太多,人口问题关键问题就是不提!都在捞私利哪是在解决问题

  • 2024-01-25 06:39

    人变少多好的事,应该是目前为止唯一对穷人有好处的事,你就瞎哔哔

  • 2024-01-25 00:04

    35岁定律,内卷和女拳比房价医疗什么的后果严重多了

  • 2024-01-25 04:17

    一辈子不婚不育,无妻无儿无女。

    风中飞沙 回复:
    无论你愿不愿意。
  • 2024-01-25 04:17

    人越少越好。

  • 2024-01-25 04:16

    佛系,宅文化,低欲望社会,丧文化,日韩式的躺平。

  • 2024-01-25 14:51

    我们一个县才一百多万的人,今年消失的人口比我们一个县的人还多。

  • 2024-01-25 03:40

    无所谓谁会爱上谁

    风中飞沙 回复:
    最爱的是钱。
  • 2024-01-26 08:45

    还是没有说的重点。没有稳定的就业,拖家带口去喝西北风啊。

  • 2024-01-25 16:10

    不结婚,不生娃,轻轻松松过一生

  • 2024-01-26 11:55

    900多万新生儿,世界第二

  • 2024-01-26 13:29

    将以前的社会抚养费吐出来,或许会有效果,呑几多奖几多

  • 2024-01-25 15:54

    拉倒!

  • 2024-01-26 00:08

    你苦生个孩子一起苦[不开心]

  • 2024-01-25 17:10

    30岁以上未婚单身的,32岁以上未生二胎的都要罚款。罚款所得作为生三胎的奖励

    duyongkai 回复:
    你试试

海蓝聊房

简介:说说房产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