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玩家来说,如今文玩核桃圈比较“可怕”的一点就在于“流传于坊间的各种消息难以分辨真假”,这种情况的造成,一方面是缘于信息不对等,玩家不大可能从种植开始去了解文玩核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玩家的兴趣更多地集中于核桃本身,而商家会把相当大的一部分精力花费于通过包装来提高核桃的价格。
之前已经写过很多篇有关“动过刀的核桃”的相关文章了。关于“动过刀的核桃”,我有两个非常明确的观点:第一,动过刀的核桃就不再是文玩核桃了,而是以文玩核桃为材质的工艺品,所以,我会以“对待工艺品的态度”来对待动过刀的文玩核桃,包括工匠、审美……等等;第二,如果我想要的是文玩核桃,那么我在意的就是“天然精对儿”,我不接受开青皮之后的“人工干预”,更不接受“因为动刀”而提升文玩核桃的价格。

文玩的种类很多,特别是在今天,文玩的大品类已经从“竹木牙角匏”扩展到了“无限大”,如果我们把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划等号的话,那么变形金刚、奥特曼……也可以算是新时代新文化下的“文玩”了。但是,或许你可以接受塑料的变形金刚,可你接受“树脂文玩核桃吗”?如果你在乎的只是外形,为什么不接受树脂的文玩核桃呢?
其实,每一类文玩都有着属于自身的“讲究”,当然,如果只是考虑“玩儿”,我们也可以什么都不讲究——但是这种讲究与不讲究不应当只是以“核商的规则”来作为准绳。如果对于文玩核桃我们不讲究“浑然天成”,那么核商认为“动过刀”的核桃应该因为“配对更工整”而卖高价,那么天然的异形就应该和非异形一个价格才贵,凭什么天生的三棱就要卖得贵一些呢?

我并不反对、也不抵制任何一对儿文玩核桃卖高价,只要有人愿意买就好,但是我却不接受在我想要买一对儿“天然精对儿”的时候,核商推荐给我的是一对儿“动过刀的核桃”,这就未免有些“太不讲究了”。
与其它文玩不同,甚至和其它树籽类文玩也不同,核桃是唯一一种有着文化内涵的、天然形成的配对儿手把件,而对于文玩核桃的玩家来说,一对儿核桃的价值体现,也正是在于“两颗自然长成的核桃的相似度有多大”。核商们总是在说“没有一模一样的两颗核桃”,这话一点也没错,但是既然没有一模一样的两颗核桃,为什么还要“动刀加工”呢?如果不是为了把两颗核桃加工得更像,那么动刀是不是为了掩盖什么“问题”呢?

我也很喜欢核桃雕刻出来的工艺品,但是就像上面说过的那样,我会认为他们是“纯粹的工艺品”而不会再把他们当作文玩核桃。因为分类发生了变化,所以我的评估角度也会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举例来说,对于一件雕刻工艺品,我会在乎它出于哪位名家刀下,如果说只是涞水北二环路边摊上的一位核商,我认为并没有为这对儿工艺品造成任何“增值”,反而,很有可能“贬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