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最新内部策略会:AI与消费板块能否引领反弹?

憨憨的禅兄商业 2025-02-12 02:44:11

2月10日摩根士丹利的内部策略会议内容:在中美贸易战、市场估值、通胀和通缩方面的讨论。

简单来说,大摩目前对市场的整体观点偏谨慎,认为短期内,贸易战和经济环境会继续对市场产生影响。尽管像AI这样的科技板块表现出色,但市场的分化趋势依然会持续。

以下是几个重点内容:

1. 中美贸易战升级:

当前的10%关税只是个开端,后续可能会有更多的关税加成,尤其是在3月底到4月初这个窗口期。

这次的关税问题不仅限于中国,其他国家(如墨西哥和加拿大)也可能被卷入。

市场已经部分消化了关税的影响,但若未来有进一步升级,可能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2. 中国经济与通缩:

春节期间的消费增长还是挺强劲的,像旅游和电影票房都创了新高,但人均消费依然低于2019年水平。

CPI有所回升,但整体消费复苏并不平衡,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1月二手房成交量下滑,政策效果似乎在减弱。

3. 市场策略:

2025年开年资金流入不少,但大环境依然制约着市场表现。

AI和DeepTech相关板块表现亮眼,但通缩相关行业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市场的分化很明显。

全球降息预期下降,大摩预测美联储只有在6月降息一次,这对新兴市场可能不太有利,美元可能保持强势。

大摩关于AI应用层面的投资机会

(1)高科技公司与AI赋能: 许多高科技公司不仅自身是AI的应用者,而且还在赋能AI技术的创新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公司包括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它们在推动AI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将其应用到实际业务中,形成了强大的技术生态。

(2)C端应用的快速增长: 字节跳动的“豆包”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过去6到12个月,字节跳动的都包的用户数增长迅速,月活跃用户数(MAU)接近6000万,日活跃用户数(DAU)超过1000万到1700万之间。这表明C端应用,尤其是面向消费者的AI应用,正在快速普及,并且具有较强的市场吸引力。

(3)B端应用的挑战与展望: 尽管AI在B端(企业端)也有巨大的潜力,尤其是在提升企业生产力方面,但由于当前的不确定宏观环境(例如贸易关税对企业信心的影响),许多企业对在IT和AI方面的投资持谨慎态度。因此,B端应用的进展可能较C端应用相对较慢。特别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C端的“超级应用”(Super APP)方面,较美国有明显的优势,这也加速了C端应用的普及速度。(超级应用比如有腾讯的微信、阿里的支付宝等)

4. 市场估值:

明晟中国指数目前大约是10倍市盈率,比去年政策转向后的12倍低,但依然高于市场低点的8倍。

在通缩压力没有缓解、基本面不明确的情况下,市场可能会在9-10倍市盈率区间震荡。

可能的交易策略:

短期策略:

政策窗口期交易机会:关注可能出台的科技产业扶持政策,尤其是半导体、AI、数据中心、算力等领域。春节消费数据可能提供短期的交易机会,特别是如果服务业CPI回升。

大摩列出了四种消费股的投资策略:

大白马股:百盛中国(YUMC.US)、美的集团(000333),成本控制和市场份额优势突出。

高增长股:巨子生物(02367.HK)、泡泡玛特(09992.HK),创新和市场需求带动增长。

困境反转股:蒙牛乳业(02319.HK)、安琪酵母(600298),受益于成本下降和需求回暖。

长期扩展股:石头科技(688169),智能家居赛道的全球竞争力强。

中期策略:

科技股和出口导向企业:

AI、算力、半导体是主要看好的领域。科技板块受益于国产化和需求增长,部分龙头估值较高,短期可能更多偏向趋势交易。对于出口导向企业(新能源、汽车、军工等),如果能扩大非美市场,有可能成为贸易摩擦的对冲标的。

长期策略:

通缩缓解后的板块轮动:

如果通缩得到缓解,低估值的周期股可能会有修复的机会,传统行业可能会迎来反弹。

总结来看,尽管科技创新为中国市场提供了一定的韧性,但大摩认为,受制于经济基本面和全球流动性环境,市场短期仍会保持分化。

尤其是在4月前后,贸易战可能会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整体难以看到全面牛市的情况。

原创观点不易,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你的一个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禅兄前进的最大动力~

日拱一卒,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朋友们记得“点赞+关注”

0 阅读:0
憨憨的禅兄商业

憨憨的禅兄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