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刚落下,专家就将老人划分为3类,并提议60-70岁老人再就业,这靠谱吗?

海蓝聊房 2024-11-21 14:58:16

延迟退休这一刀,终究是落了下来!

就在大家对延迟退休的实际影响展开讨论时,国研中心前党组书记马建堂,在金融论坛上抛出了新的观点:

建议将60-70岁老年人划分为“青年老年人”,并支持他们再就业。

这一观点无疑再次引发了社会争议。

1. 马建堂的观点

马建堂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老年人定义需要调整。

他将老年人划分为三类:

60-70岁为“青年老年人”,70-80岁为“中老年人”,80岁以上为“老老年人”。

在他看来,60-70岁的群体身体状况普遍良好,具备劳动能力。

对于这一群体,他建议社会应该破除年龄歧视,创造更多的再就业机会。

从理想的状态去考虑,这一建议可以让老年人继续发挥工作价值,同时缓解养老金发放压力。

然而其背后的问题,同样不能忽视。

2. 现实问题一,60岁以上在岗职工延迟退休只是少数

根据延迟退休政策的规定,60岁以上的在岗职工若身体健康且单位需要,可以选择延迟退休。

简单的来说,现阶段的延迟退休属于双向奔赴。

你想延退,单位又需要你,那才有资格延退,否则只能按照逐渐调整后的退休时间乖乖退休。

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无疑是享受了政策的“红利”,既可以继续享受工作带来的收入,也能延后退休带来的养老金调整。

但这一政策的适用范围十分有限,大部分单位并不会同意普通员工延迟退休。

企业更多考虑的是劳动力成本和工作效率,年龄增长不可避免地带来精力和效率的下降。

因此,延迟退休的“福利”,只能惠及少数人。

3. 现实问题二,已退休人员重返岗位的难度高

对于那些已经退休的人员,重返职场并非易事。

首先,能接受老年员工并愿意为其缴纳社保的正规用人单位少之又少。

大多数退休人员即使找到工作,也只能从事没有劳动保障的非正规就业,俗称“打黑工”。

这些岗位往往工作环境差、工资水平也不高,一旦发生意外或劳动纠纷,老人无法获得有效的法律保护。

对于身体条件较好的老人来说,这种工作既带来收入,也潜藏风险。

而对于身体条件一般的老人,人家连要都不要。

4. 现实问题三,自主创业虽可行,但成本和风险难控

日本的老年人应该是最拼命的老人了,八九十岁,仍然经营着小店。

有人说,日本的这种模式值得借鉴,可从事实角度考虑,根本就不现实。

60多岁年纪还去打工,要么是自己生活压力大,要么是想给儿女减轻负担。

这个时候让老人拿出上万甚至十多万去开个店,几乎是不可能的。

此外,市场竞争激烈,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

老人不仅要承担经营失败的风险,还可能面临资金回收困难等问题。

所以说,这种模式看似有希望,但对普通老人来说,实际操作难度极大。

5. 实施难度巨大

很显然,支持60-70岁老人再就业的提议在理念上有其积极意义,但落地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即使有延迟退休政策作为辅助,用人单位的接受度、政策支持不足、社会观念阻碍等问题依然是阻碍。

因此,要真正实现再就业,需要政策、社会观念和市场环境的多方配合,否则难免成为一种理想化的讨论。

对于老年人而言,再就业虽值得鼓励,但更重要的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晚年生活,避免盲目追求再就业而带来不必要的身体和经济压力。

0 阅读:3

海蓝聊房

简介:说说房产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