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说李白不能称为济世之才,苏轼说,我不得不为他辩解!

求知问 2024-05-16 11:54:32

大约苏轼所处时代,有人对李白的人品才能产生怀疑,说他是一个“狂士”,又曾在永王李璘反叛(后来证明为冤案)唐肃宗李亨时,依从于李璘,为李璘作《永王东巡歌》。像这样的人,怎么可以称为治世之才呢?

(在李璘失败被杀后,李白在浔阳入狱。后被御史中丞宋若思、宰相崔涣营救。但后来还是因为参加永王东巡而有“失节”“从逆”之嫌,被判罪长流夜郎。)(夜郎,今贵州桐梓)

宋真宗朝的宰相毕士安(938—1005)为李白墓碑上题字,后来诗人郭祥正(1035~1113)在李白墓碑背面题刻了他的诗《题毕文简公撰李太白碑阴》,诗中称赞李白有“王佐之才”。(清风无根长不死,太白高名亦如此。何人谓是王佐才,文简雄词泻秋水。)

这是不是又太过誉了呢?

于是,苏轼(1037年—1101年)在读过郭祥正的诗后,作了《李太白碑阴记》一文,为李白作辩解。文中写道:

李太白,狂士也。又尝失节于永王璘,此岂济世之人哉? 而毕文简公以王佐期之,不亦过乎?

曰: 士固有大言而无实,虚名不适于用者,然不可以料天下之士; 士以气为主,方高力士用事,公卿大夫争事之,而太白使脱靴殿上,固已气盖天下矣。使之得志,必不肯附权幸以取容,其肯从君于昏乎?

夏侯湛赞东方生云:“开济明豁,包容宏大。陵轹卿相,嘲哂豪杰。笼罩靡前,跆藉贵势。出不沐显,贱不忧戚。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介。雄节迈论,高气盖世。可谓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也。”吾于太白亦云。

太白之从永王璘,当由迫胁;不然,璘之狂肆寝陋,虽庸人知其必败也。太白识郭子仪之为人杰,而不能知璘之无成,此理之必不然者也。吾不可以不辨。

按苏轼所说,李白,李太白是个狂士,没错。又曾经失节于永王李磷,这怎么能称为济世之才?文简公毕士安在碑上又称他为“王佐之才”,是否是称誉过当?

苏轼首先解释这狂士一词,他说:确实有“大言而无实,虚名不适于用”的外强中干、无才可取之士,但这并不能说,天下所有的士人都是这样。

士人就是以身心内的浩气为主导的,唐玄宗时,高力士受宠,大权在握,朝内朝外公卿大夫大都争相巴结于他。可初作翰林的李白,却让高力士在大殿上当众为他况靴,这时的李白真的是“气盖天下”了。

如果李白当时受到重用,他怎么会依附取悦于权势,能容忍皇帝的昏庸呢?

苏轼说,西晋文学家夏侯湛曾著文盛赞汉朝豪杰东方朔,他认为这些赞语用来称赞李太白也适合。

他说,李白“失节于永王李璘是因为受了“迫胁”,不然,连一般人都能看出狂妄恣肆的李璘必败,而能早年就鉴识出郭子仪为人杰的李白,怎么能看不出李璘会一事无成呢?这个道理是讲不通的。

因此,他说,我不得不为李白作个辩解。

——正是因为苏轼爱李白的“才”,李白的“狂”,李白的“正直”,和他本人多有相似之处,因此让使他不得不为李白作这个辩解。

惺惺相惜之意,浓融于其中了!

0 阅读:6

求知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