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吴谢宇案告诉母亲们的一个道理:保护好自己很重要

沧海野客 2020-12-24 11:30:16

专注中学教育,探索教育本质,愿与您一同解决教育难题,欢迎多多关注

于今日上午九时整,福州人民法院对北大学子吴谢宇故意杀母案进行审理。

事情是这样的:2016年2月14日被害人谢天琴被发现死在了福州市晋安区某中学教职员工宿舍。根据警方的调查,这起凶案却发生在2015年7月11日,早在2015年6月,吴谢宇就已网购到刀具、防水塑料布、防油桌垫、防潮剂、吸湿器等物品。同时为了防止邻居闻到臭味,他用塑料膜、活性炭等物,将自己母亲裹得结结实实,正因为如此,半年多来,没有人知道谢天琴正躺在自己家里。

作案后,吴谢宇在福州、北京等地活动,伪造母亲的辞职信,骗取亲人巨额钱财。一直到2019年4月21日,警方在重庆江北机场抓获了吴谢宇。

看到这则消息的同时,不由得又让人想起来就在刚刚过去的几天,南京一高三学生杀死陪读母亲。而根据新闻里介绍,该生是同学口中成绩很优异的学生,曾在年级表彰大会上发表过激情澎湃的演讲。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学生,却因和陪读母亲因口角发生冲突,最终致其母死亡。

这到底是怎么了?为何给了我们生命的母亲却屡屡被自己的儿女所杀害。美国有项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家庭里面有几个上学的孩子,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母亲要付出许多许多。因为她们不光光是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有时甚至要放弃自己的职业与爱好。爱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马里奇,在上学时是班里唯一一个在数学成绩上能超过爱因斯坦的女生。她还是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数学与物理专业的第一名女学生,在理科方面的天赋丝毫不逊色于爱因斯坦。

在和爱因斯坦成婚后,米列娃因为儿女的到来和沉重的家务而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试想下,如果米列娃一心搞研究的话,或许成就不见得会低。因此对于子女的长大成人来说,母亲往往比父亲要做出更多的牺牲。但是,反而是这一奉献最多的角色一直在遭受着最残酷的伤害,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到底怎么了,又该如何去做?

其实,从生理的角度来说,这也不难解释。因为父亲相较于母亲来说,身体更加的强壮,对于孩子的突然袭击有着本能上的应对。同时,就运动上的天赋来说,父亲也要优于母亲,有更多参与竞技性运动的机会,所以他们的身体素质从各个方面都要远强于母亲的。反过来,有很多母亲本来就不喜欢运动,在体力和应对突发情况时也不如父亲,所以面对已成为青少年的孩子有着天然的劣势。

另外,从心理角度来说,父亲在我们的文化中一直是严厉的象征,小孩子天生对父亲就有一种畏惧感。而母亲呢?一直是孩子心灵的依靠,在我们传统认知中也一直是慈母的定位。对于孩子,和父亲往往产生距离,和母亲却亲近了许多。但是就像古话说的那样,近而无礼。正因为有时太近甚至娇惯孩子,反而让这些孩子觉得母亲也就这样,从心里面缺少尊重。

母亲们,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累死累活付出了很多,却不被孩子理解,甚至还遭到怨恨。不要过度的娇惯,不要过度的放任,不要过度的严厉。

你认为还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可以保护母亲,防止被伤害呢?

0 阅读:140
沧海野客

沧海野客

读世间书,梳胸中理,悟尘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