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孩子腺样体肥大,鼻涕倒流、食欲差、腹胀,中医巧用二陈汤调

瀚维养护 2025-01-25 05:59:27

鼻涕倒流,也称为鼻后滴漏或鼻后滴漏综合征,是指鼻腔内的分泌物从鼻咽部流入喉部,引起不适感和咳嗽等症状。以下是导致鼻涕倒流的主要原因:

鼻炎或鼻窦炎:这是导致鼻涕倒流最常见的原因。鼻炎或鼻窦炎会导致鼻腔内的黏液或分泌物增多,进而引起鼻涕倒流。特别是当鼻腔前端堵塞或引流不畅时,更容易出现该现象。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鼻喷激素、减充血剂等,缓解鼻腔炎症和鼻塞症状。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的患者可能会由于腺体肥大阻塞后鼻孔、压迫咽鼓管,导致鼻涕倒流刺激呼吸道黏膜。治疗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切除腺样体等。过敏:过敏性鼻炎患者由于鼻部症状的存在,也可能继发出现鼻涕倒流的症状。过敏原的刺激会导致鼻腔黏膜充血、水肿,进而产生大量分泌物。治疗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过敏药物和鼻喷激素等,缓解过敏症状和减少分泌物产生。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会导致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分泌增多,从而引起鼻涕倒流。对于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鼻涕倒流,可以通过休息、多喝水等方式缓解症状。喉咽反流:喉咽部括约肌功能受到影响时,可能有酸性物质反流至鼻腔和咽腔,从而刺激鼻腔产生分泌物并导致鼻涕倒流。治疗方法可能包括改善饮食习惯、使用抗酸药物和促动力药物等,减少酸性物质的反流和刺激。环境因素:严重的环境污染刺激、吸烟、空气污染、干燥的气候,以及辛辣的食品、香水等刺激因素,都可能引发鼻涕倒流。外出戴口罩、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等措施,有助于缓解鼻涕倒流的症状。鼻腔结构异常:鼻息肉、鼻腔内异物等异常结构或物体也可能导致鼻腔内的分泌物无法正常流出,从而倒流至喉咙。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保持鼻腔清洁和湿润等,以减少鼻涕倒流的发生。如果鼻涕倒流症状严重或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医案分享

患儿小康,7岁,长期遭受腺样体肥大带来的鼻塞、鼻涕倒流之苦,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家长曾尝试西医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于是决定寻求中医的帮助。

辩证分析

中医对患儿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辩证分析。患儿鼻塞、鼻涕倒流,舌苔白腻,脉象缓弱,同时伴随肢体倦怠、食欲不振、腹胀以及大便溏泄等症状。根据中医理论,这些症状被诊断为肺脾气虚型腺样体肥大。中医认为,肺主鼻,开窍于鼻,肺脾气虚导致气道防御功能减弱,易受外邪侵袭,从而引发鼻塞、流涕等症状。此外,脾虚湿困,湿浊上犯,痰湿蒙蔽头面清窍,停聚于鼻窍,进一步加剧了鼻塞和鼻涕倒流的症状。

治疗方案

基于以上辩证分析,中医为患儿精心开具了玉屏风散合二陈汤加味的方子,具体药物包括:

党参、石斛、陈皮、半夏:益气健脾,燥湿化痰。升麻、桔梗、柴胡:升提中气,宣通肺气。辛夷花、白芷、细辛:宣通鼻窍,缓解鼻塞。黄芪、炒白术、茯苓:增强免疫力,固表止汗。山海螺、炙甘草:调和诸药,增强药效。

治疗过程与效果患儿服用此方7剂后,鼻塞和鼻涕倒流的症状有所减轻,但睡觉时仍有鼾声。复诊时,中医根据患儿的症状变化,对方子进行了调整,去掉了白芷、细辛、辛夷花,加入了僵蚕、川贝母、夏枯草、生山楂等药物,以加强化痰散结的功效。继续服用调整后的方子7剂后,患儿的症状明显好转,呼噜声逐渐消失。后续建议与巩固疗效

为了巩固疗效,中医建议患儿继续服用原方2周,并注意饮食调理和休息。同时,中医还强调了日常护理的重要性,包括注意饮食清淡、避免甜食和油腻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以及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等。

本医案充分展示了中医在调理腺样体肥大、解决鼻涕倒流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精准的辩证施治,中医能够准确把握患儿的病因病机,并开具针对性的方子,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同时,中医还注重整体调理,通过益气健脾、化痰散结等方法,增强患儿的免疫力,改善体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请注意,每个患儿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中医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辩证施治。

0 阅读:0
瀚维养护

瀚维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