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何喜欢酷吏?清明时期反而更流行酷吏?他们的结局为何通常都很惨

寻根拜祖 2024-03-12 10:56:26

酷吏不是官职,也不是什么“新物种”,而是指审讯手段极其残忍的一类官员,这类官员极受皇帝的宠幸,但结局往往又非常凄凉。

“酷吏”这个词的发明人是司马迁,他特地在《史记》中为这类人单独设立了《酷吏列传》,首批“光荣入选”的有侯封、晁错、郅都、宁成、周阳由、赵禹、张汤、义纵、王温舒、尹齐、杨仆、减宣、杜周等13人。

《汉书》又增补了四位,分别是田广明、田延年、严延年、尹赏。

01.酷吏的共性特点

既然酷吏被划归一类,就应该有显著的共同点,总结如下:

审讯手段极其残忍

酷吏的精髓就是一个“酷”字,他们审讯嫌疑人的手段往往突破人性的认知范畴,受刑者往往一见到那些骇人的刑具就魂飞魄散,宁可选择含冤而死也不敢申诉半句。

比如周兴的“请君入瓮”,将嫌疑人装进大缸,四周点火,活活烤干。来俊臣的“玉女登梯”,让女犯爬挂满荆棘的梯子,衣不蔽体,上下不能。

大名鼎鼎的“神探”狄仁杰见了这个架势也腿软,他被来俊臣审讯时不敢做任何辩解,承认所有强加在他头上的罪名。

后来武则天问他:你既然是被冤枉的,为何承认?狄仁杰说,我要是不承认还能活到现在吗?

酷吏办案杀人如草芥,有时候一个案件就杀掉数千,甚至数万人。张汤审淮南王案、衡山王案,两次都杀人两万以上。

常常践踏法律

您可能会问,古代法律那么残忍吗?还真不是,古代虽然支持肉刑,但有严格的限制,什么人允许用刑、什么人不允许用刑,可以打几板、打什么部位,板子的长度、厚度都有限制,多少天之内只能打一次、一个案件允许用刑的上限,等等。

很显然,酷吏是一群知法犯法的人。你可能又好奇,既然他们违法了,怎么就没人管他们?这就是酷吏的狡猾之处,他们往往是法律专家,擅长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为他们的行为做掩护。

比如张汤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能把普通的纠纷说成是谋反案,谋反案的用刑就可以放宽了。最关键的是,他们的背后有大人物支持,没人敢说不字。

唯皇帝之命是从

这个大人物就是皇帝,没错,大多数酷吏都是皇帝御用的打手,他们通常是“奉旨办差”,即所谓的钦差。

“钦差”听起来很威风,其实是一种皇帝破坏正常司法、行政体系的越权行为,那些钦差大臣可以突破法律边界行事,他们的行为只对皇帝一个人负责。

按照正常程序,官员被逮捕审讯必须获得丞相的许可,由刑部负责,但司隶校尉、刺史、绣衣使者可以执行皇帝的命令直接抓捕,并由中都官狱审理。咋审都行,打死都行,有的官员连尸首都找不到。

是豪强势力的天敌

当然,酷吏不都是坏人,甚至说他们大多是“好人”,那种“奉公不守法”的人。这群人最喜欢跟豪强贵族过不去,是一群擅长“啃骨头”的铁齿铜牙。

比如张汤,审讯过陈阿娇,郅都审讯过废太子刘荣,杜周抓不过卫子夫、桑弘羊的家人,一年内逮捕一百多位二千石高官。

大多清正廉洁

这一点让人很意外,也让人们对酷吏的印象分提高不少。比如张汤死后没有留下任何家产,下葬时只有棺没有椁。赵禹一生廉洁,穷得养不起门客,也不敢跟朋友交际。尹齐死后家里只有五十金,妻子只身扶棺还乡。

当然,酷吏也不都是那么清廉,贪官也不少,比如王温舒、义纵。

结局往往很凄凉

所谓玩火者自焚,酷吏们杀人无数,甚至制造了无数的冤案,但他们的结局又通常是含冤而死,有点死后还遭到残忍的报复。

比如张汤,被人诬告下狱,被逼自杀。来俊臣死后被人挖眼剥皮、掏心碎骨,最后连骨头渣子都没剩下。

02.历史上有名的酷吏

介绍几位西汉历史上著名的酷吏

张汤

张汤是西汉历史第一位知名酷吏,他幼年“审老鼠”的事迹至今成为一段佳话。

张汤熟读《尚书》、《春秋》,精通法律,又擅长揣摩汉武帝的心思,由此深得龙宠。汉武帝想做什么事,张汤总能从经典中找到法律依据,为汉武帝独揽皇权、打击豪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后来,张汤构陷丞相庄青翟,致使他含冤而死。庄青翟的三位长史为了替庄青翟复仇,设计陷害张汤,逼迫他自杀而死。

郅都

在审讯废太子刘荣侵占太庙案件中,刘荣自杀身亡,郅都因此遭到窦太后的打击,被贬为庶民。明眼人都知道,郅都其实是在替真凶汉景帝背锅。

后来汉景帝重新启用郅都,出任雁门太守。窦太后得知后,逼迫汉景帝杀害了郅都。郅都的死是一件令人扼腕叹息的事,他也是最让人敬仰的酷吏。

义纵

义纵本是个强盗,他的姐姐是个女医,得幸于王太后,因为这层关系他成了汉武帝的侍从。后来汉武帝发现义纵胆大,冷血,做事不留情面,便一步步将他提拔为县令、太守、内史、中尉。

义纵每到一处都以铁腕手段治理地方,大批的豪门子弟遭到他的逮捕、杀害,很多家族一夜破碎。他曾经创下一天杀四百人的记录,吓得豪族们噤若寒蝉。

后来义纵因为未经请示抓捕主持告缗的官员,被汉武帝毫不留情地处死了。

尹赏

尹赏是汉成帝时期的酷吏,永始、元延年间,京城治安恶化,大白天竟然有盗贼当街杀人,连官员也不能幸免。

这些盗贼团伙作案,形成了严密的分工。很显然,在他们的身后有豪族势力做背书,因此没有一个官员敢出任长安县令。

在这种情形下,朝廷想到了以严酷著称的尹赏。尹赏到任后,一边派出大批暗探,一边让人挖了数十个深洞,号称“虎穴”。

完工后,尹赏立刻开展抓捕行动,将那些豪门子弟、不法青年全部抓捕审讯。然后根据他们的案情,十个放走一个,帮他检举抓捕新的罪犯,剩余的全都推进“虎穴”,每个洞一百人,并封死洞口。

几天后打开洞口,里面的人全都死了。尹赏又令人将他们挖出,统一埋在一个地方,过了一百天才允许他们的家人挖开收尸。那副惨景,搞得长安城内到处是嚎哭声。

几个月后,长安城内贼盗绝迹,秩序井然。

03.酷吏为何大行其道

是不是很奇怪,皇帝为何喜欢用酷吏?按照法律规范做事不行吗?

我们发现,但凡酷吏横行的时代都是豪族势力强盛的时期,他们相互勾结,掏空了法律,甚至让法律成了他们的护法。

同时,但凡酷吏横行的时代一定是皇权与豪族势力斗争最激烈的时期。豪族势力试图获得更多的权益,甚至架空皇权。

如果是相对孱弱的皇帝,只能选择妥协,而像汉武帝、武则天这样的铁腕皇帝当然不会允许这种情形的发生,于是他们就发明了超越司法体系的“酷吏政治”,依靠那些不畏权贵,不惧生死,唯皇命是从的酷吏替他们当打手。

所以,我们又发现一个令人无语的现象,但凡酷吏横行的时期,反而是一个相对清明的历史时期。当然,这个“清明”可能不符合现代人的标准,对那些豪强势力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也就是说,酷吏横行只是表象,背后其实是皇权与豪族势力斗争的结果,是衍生品。

04.酷吏的结局为何都很惨

按理来说,酷吏是皇权最忠实的打手,那么他们的结局为何大多是都很悲凉呢?其实原因并不复杂。

其一,酷吏的出身大多不好,是豪族集团的天然敌,他们逃不脱被清洗的命运。

前面我们讲过,酷吏的出身相对较低,有的甚至是来自于最底层。在古代阶级分层特突出的社会,这个群体是没办法被豪族集团接受的。

再加上酷吏站在皇权一边,打压豪族集团的立场,导致他们必然遭遇豪族集体不眠不休的打压和迫害。

其二,酷吏永远不可能形成阶层,更不可能形成政治势力,没有自卫能力。

酷吏不是“新物种”,不具备代表性,也不能成为某个利益阶层的代言人,这就注定他们永远只是个体,形不成势力。

一个没有势力的个体,是没办法抵御集团利益的打击的。

其三,酷吏的手段过于残忍,也因此仇人过多,必然也会遭遇更惨烈的报复。

所谓打死会拳的,淹死会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酷吏用了多少残忍的手段在别人身上,也必然结下多少仇怨,其遭遇的报复是叠加态的。

比如前面提到的来俊臣,还有被来俊臣“请君入瓮”的周兴都是如此。那位廉洁一生尹齐,死后被一群豪族“惦记”,差点被焚尸灭迹。

其四,酷吏本质上只是皇帝的工具,在必要的时候随时可以被抛弃。

皇帝们虽然很喜欢酷吏,但本质上他们不是喜欢酷吏这个人,而是喜欢他们的工具属性,能提自己解决问题。

既然是工具,用之则取,不用则舍,没什么舍不得的,而且酷吏也不是个稀缺资源,扔了旧的还有新的。

尤其是皇帝达到目的后,为了平息豪门势力的怒火,总得有所抚慰吧?那么,酷吏就是皇帝扔给他们的最佳慰问品。

0 阅读:13

寻根拜祖

简介:汲取先人营养,滋润后世之根!